<綜合題>37-40為題組
溫室效應是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氣中能夠吸熱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尤其是碳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甲烷等,不但吸熱效率高而且也因人類活動而持續攀升中。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有多種來源,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燒、碳酸鹽受熱、動植物的呼吸作用、酵母菌發酵以及火山爆發等。圖 6 為溫室效應的簡化模型之一(圖中數據的單位為 W/m\(^2\)),展現了自然界,包含了太空、大氣與地表(水、陸平均)之間的能量流向與功率,以及溫室效應。極地環境對於暖化極為敏感,因為只要溫度稍高於冰點,水就從固相轉變為液相,整個極地環境則以維繫的冰與凍土,就開始瓦解。封存於冰與凍土中大量的碳,也將會以二氧化碳或甲烷等溫室氣體形式大量釋出;此外,有機物如長毛象等動植物遺體,不僅因升溫而露出或解凍,亦將被微生物分解而釋放出大量溫室氣體。極地因暖化解凍釋出的溫室氣體,雖不在早期溫室效應危害的預估之中,但因其量大而且是個惡性循環,大大的增強了溫室效應對全球環境的危害程度與速率。依據以上敘述,回答 37-40 題。
下列有關微生物分解長毛象遺體的因素,何者的影響最小?
(A)光照度 (B)曝氣度 (C)溫度 (D)溼度 (E) pH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