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8學測國文試卷-08


<單選題>下列敘述,最符合「破碎的雞蛋殼怎麼拼得圓滿光滑呢」的體會是:
馬勒的旋律哀傷又優美,A段完了換B段,B段完了換C段,再回到A段B,頂多稍微變化一下,不像貝多芬那樣苦心經營,一小段、一小段往前推,像數學證明題,一步錯不得。聽貝多芬,你不能分神,錯過一段都不行。聽馬勒,你可以隨時分神,隨時回來,因為每一段都很動人,而且每一段似乎都很熟悉。馬勒教導我們,不一定要貝多芬的邏輯和意義,生活可以每一段都很愉快,不一定要逼成一整塊。我以前太愛這了,這來過去,怎麼也拼不出一整塊來。破碎的雞蛋殼怎麼拼得圓滿光滑呢?(改寫自己正意〈馬勒拯救我於炎炎夏日〉)
(A)品味人生,無須求全
(B)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C)破鏡難圓,殘缺不全
(D)一絲不苟,責備求全

答案

本題旨在測試對文中隱喻和核心思想的理解能力。解題關鍵在於理解「破碎的雞蛋殼」比喻的是強求完美、試圖將零散片段拼湊成完整整體的徒勞。
作者通過對比貝多芬(嚴謹邏輯、不容分神)和馬勒(段落優美、可隨時進出)的音樂,引申到生活態度:不必像貝多芬那樣追求嚴密的整體性,可以像欣賞馬勒的音樂一樣,接受並享受生活中各個獨立而美好的片段,不強求將其拼合成一個完美無缺的整體。「破碎的雞蛋殼怎麼拼得圓滿光滑」正是對這種強求完美之徒勞的生動比喻。
(A)正確。符合作者領悟到的生活態度:品味人生的各個片段,無須強求整體的圓滿。
(B)錯誤。強調的是為堅持氣節而犧牲,與文意不符。
(C)錯誤。雖涉及「破碎」,但側重於關係破裂難以修復的負面意涵,與文中接納片段的積極態度不同。
(D)錯誤。意指過分要求完美,正是作者所反思和摒棄的態度。
故正確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