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8學測國文試卷-33


<單選題>

依據上文,今日世風之弊在於:
上蔡先生云:「透得名利關,方是小歇處。今之士大夫何足道,真能言之鸚鵡也。」
朱文公曰:「今時秀才,教他說廉,直是會說廉;教他說義,直是會說義。及到做來,只是不廉不義。」此即能言鸚鵡也。夫下以言語為學,上以言語為治,世道之所以日降也。而或者見能言之鸚鵡,乃指為鳳凰、鴛鴦,唯恐其不在靈囿間,不亦異乎!(羅大經《能言鸚鵡》)

(A)禁養珍禽,玩物喪志
(B)模仿剽竊,寡廉鮮恥
(C)蔽於表象,不辨虛實不務隱隱
(D)器識福祿,唯學鸚鵡不慕鳳凰

答案

(A)錯誤。禁養珍禽是比喻,非實指。
(B)錯誤。文中批評的是言行不一,非模仿剽竊。
(C)正確。文中批判世人只重表面言辭(能言),不辨內在實質(不行),且不務根本(隱,指內在德行)。
(D)錯誤。偏離文中對「言行不一」的核心批判。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