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選擇題>二、
甲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蘇軾〈臨江仙〉)
乙
山居中的恬靜最使人心生歡喜,覺得充滿了幸福。但這種感覺完全是屬於我個 人私己的,難以和他人分享。當深夜沉寂,偶爾會有一部卡車從山腰轟隆急馳而過, 聲音在峽谷間響應激盪,久久停留,我往往就會從安寧的心緒中驚覺過來。車上至 少有一個聚精會神在奔波的人,重山曲流外就是苦樂混合著沸騰的紅塵,那裡面也 有著我的妻女和親友,而我卻一個人上山來獨自享受清靜。那麼,我的幸福是不是 純由逃避式的懶散得來的呢?山居只是自己刻意經營的一種看似空靈其實奢侈的 生活?心安理得會不會是虛幻而脆弱的? 至少,我不希望如此,因為人間是我的根本用情處。(陳列《地上歲月‧山中書》)
請回答下列問題:
甲文中,蘇軾面對夜闌風靜,意欲「小舟從此逝」,遠離塵世;乙文中,陳列則從山居中的恬靜,興發「人間是我的根本用情處」的情思,二者顯然不同。請以「靜夜情懷」為題,連結甲文或乙文的體悟,寫一篇文章抒發你對靜夜的體驗及感受。(占25分)
此題要求以「靜夜情懷」為題,並連結蘇軾或陳列的體悟進行寫作。略解方向如下:
1. 破題與選擇:開篇點出靜夜常能引發人深沉的思考與情感。說明你將主要連結甲文蘇軾「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的超脫嚮往,或乙文陳列「人間是我的根本用情處」的塵世眷戀,作為你文章情感基調的參照。
2. 靜夜體驗描寫:細緻描繪一個或多個令你印象深刻的靜夜場景。可從環境著手:如月色、星光、晚風、夜燈、萬籟俱寂或細微聲響。再轉向內心:靜夜中思緒如何沉澱、紛擾如何暫歇、感官如何變得敏銳。描述時融入具體的感官細節,營造靜謐氛圍。
3. 情懷抒發與連結:這是文章核心。闡述在這樣的靜夜中,你產生了怎樣的情懷與思考。
- 若連結蘇軾:可抒發對現實束縛(「長恨此身非我有」)、世俗奔波(「營營」)的疲憊與厭倦,進而萌生暫時逃離、尋求精神自由與心靈歸宿(「江海寄餘生」)的渴望。談論靜夜如何成為你暫時卸下重擔、安頓心靈的空間。
- 若連結陳列:可抒發在享受靜夜獨處的安寧與幸福時,內心同時湧起的對紅塵人世、家人親友的牽掛與責任感。探討個人清靜與人間情緣的平衡,靜夜如何讓你更清晰地看見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堅定「根本用情處」就在人間煙火之中。
4. 體悟與總結:總結靜夜之於你的意義。它或許是洗滌心靈的驛站,或許是認清所愛的鏡子。透過對蘇軾或陳列體悟的參照與自身經驗的印證,表達你對生活、對自我、對世界的獨特感悟,完成「靜夜情懷」的書寫。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