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26-28為 題 組 。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26-28題 。
甲文朱光潛「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的理由是:
一般人以為更改文字只是要文字順暢或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例如韓愈建議賈島「敲」字比「推」字佳。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義上的分別。
「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他彷彿是乘月夜訪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攪擾。
所 以 我 很 懷 疑 韓 愈 的 修 改 是 否 真 如 古 今 所 稱 賞 的 那 麼 妥 當。究 竟 哪 一 種 意 境 是 賈 島 當 時 在 心 裡 玩 索 而 要 表 現 的 ,只 有 他 自 己 知 道。「 推 」字 和「 敲 」字 哪 一 個 比 較 恰 當,關 鍵 在 於 哪 種 境 界 是 他 當 時 所 要 說 的 且 與 全 詩 調 和 的。在 文 字 上 推 敲 , 骨 子 裡 是 在 思 想 情 感 上 「 推 敲 」 。 ( 改 寫 自 朱 光 潛 《 談 文 學 》 )
(A)用「敲」字不能展現詩人的胸襟氣度
(B)用「推」字與全詩冷寂的氛圍更相應
(C)「敲」字有聲響感,攪擾寺內的莊嚴氣氛
(D)「推」字雖魯莽,但能表達僧人訪友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