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選擇題>二、以下是兩則關於八、九世紀間(唐後期)長安和汴州的資料:資料甲:唐代白居易詩描述長安「百千家似圍棊局(棋盤),十二街如種菜畦」,城內官署、 道觀、佛寺、民房、市集分區而立、格局方正,區外有坊(圍牆)環繞,坊上有門 稽查出入,日出而啟,日入而閉,盜賊宵小無處藏身;坊臨街道,街道筆直通達。資料乙:汴州(今河南開封)地處黃河與運河之交。唐代王建詠汴州詩雲:「草市迎江貨, 津橋稅海商」、「水門向晚茶商鬧、橋(畔)市(集)通宵酒客行」,雖然街道紊亂、 坊牆傾毀,但經濟活動熱絡。1. 比較同時期的長安與汴州,從城市空間區劃與管理的角度看,兩則資料反映唐後期何種 「城市制度」的變化?(2 分)2. 這種變化反映在兩座城市的生活景象上。參考下表,從資料乙摘出適當的文字,作為反 映汴州生活景象的判斷依據,並書寫於答案卷上。(2 分)
| 城市 | 生活景象 | 判斷依據 |
|---|---|---|
| 長安 | 城市管理森嚴 | 坊門日出而啟,日入而閉 |
| 汴州 | 生活秩序自由 |
3. 汴州地勢平坦,無險可守,但五代和北宋卻都選擇作為都城。根據上述資料與你的 歷史知識推斷,其最主要考量為何?(2 分)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