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0指考生物考科-非選二


<非選擇題>二、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time PCR)是在 DNA 擴增反應過程,以螢光染劑與擴增的 DNA 進行結合,整個 PCR 反應過程會搭配即時螢光偵測來判斷目標 DNA 片段含量多寡的技術。判讀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的數據是需先設定螢光閾值(threshold),超過此閾值代表有訊號出現,而超過閾值時的 PCR 循環數數目就稱之為 Ct(Cycle threshold; Ct)值,由 Ct 值可推算病毒/病毒核酸濃度高低,例如 Ct 值 17 表示病毒核酸要擴增為原來的 2^17 倍才能被偵測到。某研究員取相同量的樣本甲~丙,利用 Real-time PCR 進行新冠病毒篩檢,螢光閾值設為 15,所得訊號如圖 14 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 哪一個樣本病原帶原量最高?為什麼?(2分)
2. 樣本乙與樣本丙的病毒量相差多少(倍)(2分)
3. 若針對新冠病毒進行藥物治療而呈現療效,病人開始復原,請問該病人治療前及治療後的 Ct 值變化情形為何?(2分)為什麼?(2分)

答案

1. 甲:因為PCR循環數(Ct值)最低,即可偵測到病毒的序列片段,代表病毒數量最高。
2. 2^{10}倍(若乙Ct值比丙早10個循環)。
3. 治療前Ct值低(病毒量高),治療後Ct值升高(病毒量下降)。因為經治療後,體內病毒量減少,需要更多PCR循環才能達到偵測閾值。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