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2分科公民考科-38


<題組題>[題組:第38題至第39題]
◎ 圖5為2017年全球四個區域的比較資料,分別為:
Ⅰ、各區域GDP占全球比例(依PPP指數轉成美元);
Ⅱ、各區域GDP占全球比例(依匯率轉成美元);
Ⅲ、各區域人口占全球比例。
某學生閱讀資料後,認為東亞及亞太人民的生活水準高於中東及北非,但老師卻認為剛好相反,並指出該生依據的資料組合不適合用來判斷人民生活水準的高低,而是應該依據其他的資料組合。請問:

若僅根據圖5資訊比較「歐洲及中亞」與「北美」整體物價水準的差異,結合供需架構和物價相關知識,下列推論何者最合理?
(A)歐洲及中亞因較多人口刺激消費使物價水準高於北美
(B)歐洲及中亞因較高所得刺激消費使物價水準高於北美
(C)北美央行執行較多寬鬆貨幣政策而使物價水準高於歐洲及中亞
(D)北美央行出售較多債券或定期存單使物價水準高於歐洲及中亞

答案

略解:比較GDP(PPP)與GDP(匯率)占比:北美GDP(PPP)占比(17.8%)低於GDP(匯率)占比(26.6%),顯示北美物價水準相對較高(因PPP已考慮物價差異,占比反而較低)。央行寬鬆貨幣政策可能推升物價(C合理)。人口多寡(A)或所得高低(B)與物價無直接必然關係。出售債券或定存單為緊縮性政策,會壓低物價(D錯誤)。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