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會考國文考題_34
<題組題>[題組:第34題到第35題]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4~35題:
「隱私」是一種多元流動的概念,窗簾代表一種隱私,提款卡密碼是一種隱私,筆電防窺貼片是一種隱私。在我讀高中的年代,「隱私」意謂著上鎖的日記本、父母進房間前先敲門。
如今在網路上,瀏覽紀錄、按讚喜好、地理位置、基本個資等這些看不到的數據,都是商業可變現、政治可操縱的黑箱資料。
以往,我們常嘲笑將網站密碼設為「1234」或自己生日的朋友,然而,真實世界更幽微:
你是否知道,Google的智慧音箱、臉書的語音通話,都被他們錄下來,並交由人力聽取並抄錄,理由是「優化人工智慧」?
你是否知道,YouTube因未經監護人同意,違法蒐集兒童隱私,被美國政府重罰?
你是否知道,看似無關隱私的掃地機器人龍頭iRobot,執行長一度動念將機器人蒐集的用戶往家平面圖出售作為「智慧家庭」的數據資料庫,後因輿論反彈才作罷?
這些例子,說明數位時代「隱私」的高度複雜性,更別提,我們點閱特定產品網頁後,不管逛到哪個網站,同一產品廣告如影隨形。未來可能無論我們走到哪裡,戶外廣告牆會自動掃描每個人的眼球,播放符合個人興趣特徵的廣告。
關於網路隱私,當前最重要的挑戰是,當我們同意使用某一網路服務,形同自願交出私密資料。然而,我們完全不知道,誰可能取得這些資料,又會用在哪些地方?
——改寫自黃哲斌〈個資可以吃嗎?給現代公民的網路隱私守則〉
根據本文,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智慧家庭」的數據資料庫能保護網路隱私
(B)網路上的瀏覽紀錄、按讚喜好具有商業價值
(C)只要設好高強度的密碼,就不用擔心個資外洩
(D)「優化人工智慧」是指電腦全面取代人類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