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9


<單選題>【題組29-30】朱一貴事件後,隔年(1722)某官員於《論國粵民人》的文告中提及:「以後不許再分黨羽,再尋仇釁,各釋前怨,共救新好。」1764 年《重修鳳山縣志》收錄這份文告時,不僅將篇名改為《國粵相似論》,內容也改成:「以後不許再分黨羽,再尋仇釁。清、泉、海豐(廣東惠州府)、三陽(廣東潮州府)之人經過客莊,客民經過洋、泉村落,宜各息前怨,共救新好。」請問:根據《論國粵民人》所述,族群衝突的起因應與下列何者有關?
(A)朱一貴事件係因為國粵城門而起,故事件後國粵族群關係緊張
(B)事件時粵籍移民協助官府鎮壓朱一貴,導致國粵族群關係緊張
(C)事件後官府屬行渡臺禁令,粵籍移民僅能偷渡來臺故多有衝突
(D)事件後官府劃設番界,卻無力約束外界不同族群私鑿者的衝突

答案

B。朱一貴事件中粵籍義民協助清軍鎮壓,導致閩粵族群對立加深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