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題>[題組:第40題到第43題]
海洋表面顏色(水色)的觀測,在海洋生態系的生物地球化學現象研究上極為關鍵。生態系的基礎生產力是指初級生產者所生產的有機物質。植物性浮游生物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進行光合作用,是海洋生態系主要的生產者,其數量多寡影響該海域各級消費者之生物量。
通常表層營養豐富的海域,有利於生產者行光合作用及繁殖,可增加基礎生產力。植物性的生產者之間含有葉綠素會使水色從偏藍色轉向偏綠。因此,利用衛星遙測水色之變化,即可以推估當地海域的基礎生產力,進一步估計該海域之資源量。
然而,海水中葉綠素的濃度會受到海洋或大氣環境的影響而有很大的變化,圖 10 顯示某聖嬰兒及其反聖嬰兒十二月時(圖 10 甲與圖 10 乙並未直接對應何者為聖嬰兒或反聖嬰兒),由太平洋水色影像轉換的葉綠素濃度灰階圖,它能夠明顯反映海表面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多寡。圖中灰階愈接近黑色(灰階值愈小)代表葉綠素濃度愈高,反之灰階愈接近白色(灰階值愈大)代表葉綠素濃度愈低。

(a) 圖10甲為______(聖嬰、反聖嬰)年之水色影像圖。(1分)
(b) 圖10甲中,美國本土西岸近海有很______(高、低)的葉綠素濃度。(1分)
(c) 圖10甲與圖10乙可知,不論在聖嬰年或反聖嬰年,美國本土西岸近海的葉綠素濃度主要受到何種海水運動的影響?(2分)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