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分科歷史考科-31


<多選題>31. 1948年臺灣省政府公布《化學肥料配銷辦法》實施肥料換穀政策,該制度於1972年廢止。以下是兩則「肥料換穀」資料:資料一、肥料換穀制度施行後,肥料不再以現金交易,農民需以稻穀向糧食局肥料運銷處換取肥料,稻穀與肥料的相對價格公定。但是公定肥料價格被高估,而稻米價格被低估。資料二、肥料換穀辦法「用肥料定量分配使家家戶戶都有肥料」,可促進糧食生產,「同時使得軍民有糧並可平衡米價,因此肥料換穀制在當時對安定人民生活有很大的關係」,後來也用來補貼及鼓勵臺灣本土肥料生產,成為產業政策一部分。根據上述資料及你的歷史知識,我們應如何理解「肥料換穀政策」?
(A)目的主要是為了徵集糧食支援國共內戰
(B)有助於稻米生產,掌握糧食與穩定糧價
(C)使農民負擔一種隱藏稅,損害農民權益
(D)穩定軍公教人員生活,有助於社會安定
(E)控制現金的流通,影響到臺灣工業發展

答案

答案:(B,C,D)。政策提供肥料促稻米生產、穩定糧價(B)正確;肥料高估、稻米低估使農民負擔隱藏稅(C)正確;掌握糧食可穩定軍公教生活(D)正確;1948年國共內戰接近尾聲,非主要目的(A)錯;未提及控制現金影響工業(E)錯,故選(B,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