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11


<單選題>11-12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11-12題。
論小人者,必論其心。小人庸多善事,其心未有無所為而為者。若徒論外事人品真偽,
學術邪正,幾不可辨矣。論君子者,又不當徒論其心,心雖純正,而行事偶失,亦即
是過。故論小人以心者,所以防閑小人之法;論君子以事者,所以造就君子之方。
(魏禧《魏叔子目錄》)

關於「君子行事」,下列最符合上文觀點的是:
(A)縱有疏失也不易察覺
(B)必然具有良善的動機
(C)經常招致小人的詆譭
(D)能引領世風正向發展

答案

文中強調論君子要「以事」,即看其行為表現,即使動機純正,行為有失就是過錯。未提及(A)(C)(D),而(B)「必然具有良善的動機」過於絕對,不符合文中「心雖純正,而行事偶失,亦即是不」的辯證觀點。文中主要強調要通過具體行為來評判君子。
答案:本題各選項均不完全符合,但最接近文意的是應從行為表現來論君子,故選(B)較為接近,但嚴格來說皆不完全符合。建議重新審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