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37


<單選題>【題組37-38】某生進行社會領域探究學習時,蒐集到下列資料:
資料一:「二次戰後初期紡織業的政策,受到政府的保護和扶植,官員表示『進口布,不如進口紗;進口紗,不如進口棉花』,此方向為紡織工業奠定基礎和後來的發展榮景。」
資料二:「1988年,大稻埕布匹零售市場蕭條。臺灣很多紡織工廠都關門,直接到中國、東南亞投資生產布匹,導致布匹只剩國內市場;同時貿易商又從國外進口大批廉價布匹,……,最後臺灣布匹市場供過於求,嚴重失衡。」
資料三:「2021年,市場裡賣布的『老字號』已經逐漸凋零,其中某布莊第二代老闆表示:『能夠存活是因我們懂得不斷改變經營策略,過去我們是以內銷居多,現在則以經營布料出口為主,包括防水布料、抗菌保溫布料、排汗衫布料等機能性布匹。』」
請問:根據資料一,當時政府所推行的紡織業政策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以美援購入原料發展代紡代織
(B)增設新廠並擴大舊廠生產規模
(C)用田賦徵實鼓勵農民轉種棉花
(D)開放布料進口以刺激國內生產

答案

A。戰後初期利用美援進口棉花,發展代紡代織,建立紡織產業基礎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