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選題>9-10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9-10題。
甘蔗是煉糖原料。溫暖潮濕的臺灣適合甘蔗生長,元朝汪大淵《島夷志略》即有
「釀蔗漿為酒」的記載。荷蘭占領臺灣後,引進製糖技術,將成品銷往日本。日本因地理
環境,長期以來大量依賴外國的進口糖。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積極推動糖業現代化,
成立新式製糖廠。發達的糖業帶動了甜點、煉乳相關產業的發展。現今頗受歡迎的日本
明治巧克力,其製造商「明治製菜」,其實創立於臺灣。
市面上常見的甘蔗,有供榨汁用的白甘蔗與可直接啃食的紅甘蔗。啃甘蔗在焦桐
眼中,是複雜的口腔運動。《晉書》載名士顧愷之「每食甘蔗,恆自尾至本,人或怪之。
云:『漸入佳境』。」余光中〈埔里甘蔗〉認為吃甘蔗:「無論是倒喫或者順吃/每一口
都是口福/第一口就咬入了佳境/卻笑東晉的名士/嚼來還是太拘謹。」同時分享心得:
「而真要喫得痛快/就務必冰得徹底/嚐到那樣的甜頭,幾乎/捨不得吐掉渣子/
直到嚥最後的一口/還舔著黏黏的手指頭/像剛斷奶的孩子。」
大伙一起啃甘蔗曾是許多人共同的回憶。洪愛珠在〈蘆洲老區涼水兩味〉中,憶起
幼時家族老小並肩而坐啃甘蔗,覺得「於當間礙緊,吮汁,樂呵呵吐出一碗渣來,是一種
粗爽樸素的消遣。」但現在如果突然想啃,也不易買到。因而不禁說道:「時間這躡步
之賊,是如此將一個許多人啃甘蔗的社會,置換成甘蔗難尋的社會。」
根據上文,關於甘蔗食用與糖業發展,敘述最適當的是:
(A)根據文獻記錄,元代即已種植甘蔗並熬蔗漿為糖
(B)臺灣製糖工業濫觴於日治時期,生產的糖銷往日本
(C)「明治製菜」創立於臺灣,以進口糖為原料生產巧克力
(D)日本積極在殖民地推動糖業現代化,期能解決對進口糖的依賴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