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5學測國文試卷第19題


<多選題>儒家認為人擁有主體性和道德意志,故能志學進德、踐仁臻聖;此亦孔子「仁慈
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之意。下列文句,表達上述意涵的選項是:
(A)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
(B)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C)譬如為山,未成一簟,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簟,進,吾往也
(D)興新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
也,非不能也
(E)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
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

答案

(B)強調有為者皆可成舜,(C)強調為學在己,(D)強調王之不王是「不為」非「不能」,(E)強調用力於仁無力不足,皆體現道德主體性。故正確選項為(B)(C)(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