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分科歷史考科-35


<題組題>[題組:第35-37題]一、以下兩則關於臺灣茶葉栽種與運銷的資料:資料甲、「臺北產茶近約百年,嘉慶時有柯朝者歸自福建,始以武彜(夷)之茶植於𫙮𫙮魚坑(今瑞芳),發育甚佳……遂互相傳植。……道光間,運往福州,每擔需納入口稅銀二圓。……滬尾開口,外商漸至。時英人德克來設德記洋行……深知茶葉有利。乃自安溪配至茶種,勸農分植,而貸其費。收成之時,悉為採買,運售海外。」資料乙、「淡北石碇、拳山二堡,居民多以植茶為業。道光年間,各商運茶往福州售賣;每茶一擔,收入口稅銀二圓,方準投行售賣。迨同治元年,滬尾開口通商,茶葉遂無庸運往省城。省中既無入口稅銀可徵,臺地亦無落地釐銀可抽,而茶葉出產,遞年愈廣。」35. 根據這兩則資料,清代臺灣茶葉的貿易型態,經歷怎樣的變化?
(A)從國際貿易到兩岸貿易
(B)從兩岸貿易到國際貿易
(C)從島內貿易到走私貿易
(D)從走私貿易到合法貿易

答案

答案:(B)。道光年間臺灣茶葉運往福州(兩岸貿易),同治元年滬尾開港後,外商直接採買運售海外(國際貿易),貿易型態從兩岸轉為國際,故選(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