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題>[題組:第40題到第42題]請閱讀以下文章,並回答40~42題:
楚人江乙為鄧大夫。有入王宮中盜者,令尹以罪乙,請於王而黜之。其母往言於王曰:「妾夜亡布八匹,令尹盜之。」王謂母曰:「令尹信盜之,寡人不為其富貴而不行法焉。若不盜而誣之,楚國有常法。」母曰:「令尹不身盜之也,乃使人盜之。」王曰:「其使人盜奈何?」對曰:「昔孫叔敖之為令尹也,道不拾遺,門不閉關,而盜賊自息。今令尹之治也,耳目不明,盜賊公行,是故使盜得盜妾之布,是與使人盜何以異也?」王曰:「令尹在上,寇盜在下,令尹不知有何罪焉?」
母曰:「昔日妾之子為鄧大夫,有盜王宮中之物者,妾子坐而黜,妾子亦豈知之哉?然終坐之。令尹獨何人,而不以是為過也?昔者周武王有言曰:『百姓有過,在予一人。』上不明則下不治,相不賢則國不寧。王其察之。」
——改寫自《列女傳》
根據本文,下列文句「」中的字義,何者說明最恰當?
(A)妾夜「亡」布八匹:損壞
(B)令尹「信」盜之:隨意
(C)妾子「坐」而黜:受罰
(D)王「其」察之: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