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來找 > 會考國文 > Page 12
Posted in

114會考國文試題_27

[題組:第27題到第28題]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27~28題:

灰面鷺鷹是過境臺灣的候鳥。每年十月起,牠們遠從日本、西伯利亞或中國東北而來,經過墾丁,前往菲律賓的度冬地,到了三月,再集結北返。

研究灰面鷺鷹十多年的人員曾經透過無線電追蹤,了解牠們的遷徙路線。春季牠們會從度冬地開始北遷,一條路線是從臺灣東南外海的蘭嶼,經過琉球北上,回到日本繁殖地。另一條路線則是從臺灣的西岸通過,回到中國東北、北韓或日本一帶。在臺灣中部的八卦山,因為地理位置而成為牠們重要的休息站。

每年春天,成千上萬的灰面鷺鷹從南方來,彰化人稱牠們「南路鷹」。八卦山的女生林環境,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來源。另外,猛禽遷徙過程依靠氣流滑翔,必須利用山脈地形,尋找上升氣流,再提升高度,八卦山正好就提供這樣的地理條件。

——改寫自《留住八卦驛站》

小原根據本文與圖(一)畫了一張灰面鷺鷹遷徙路線圖,如圖(二)。

小鼠認為小原在圖中標示的遷徙路線有疏漏和錯誤,他提出了下列說法。對照本文後,何者可以成立?
(A)北上的路線應該在臺灣南部出海
(B)北上的路線少畫了經由蘭嶼的這條
(C)南下的路線不應該經由墾丁出海
(D)南下的路線少畫了從中國來的這條

答案

文中提到北上路線有「從臺灣東南外海的蘭嶼」一條,若圖中未標示則為疏漏。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國文試題_29

[題組:第29題到第31題]
請閱讀以下兩則文本,並回答29~31題:

【甲】
電影大師希區考克曾說:「製作一部偉大的電影需要三樣東西:劇本、劇本、劇本。」由此可見劇本對電影的重要性。在劇本中,對白固然重要,但劇本必須深植於令人感覺真實的世界裡,才能有生命,也才能攫住觀眾。而視覺化寫作,就能創造出這個世界來。
劇本中的視覺化寫作指的是:除了對白之外的所有部分,亦即視覺描述。任何試圖藉由文字勾勒出圖像的描寫方式,就是視覺化寫作。視覺化寫作的要素有以下四種:
一、場景外觀:劇中的地點看起來如何?須具體寫出地點的獨特之處。別只是說廚房裡有爐子和冰箱,而要說出這個廚房的特色。
二、場景事件:場景中發生什麼事?火車呼嘯而過?小鳥飛過窗邊?角色周遭有什麼正在發生?
三、角色外貌:劇中角色看起來是整潔體面還是不修邊幅?雙眼有神還是疲憊?他們穿的是制服或是便服?劇本作者選擇的視覺細節會透露角色的性格及當下的狀態。
四、角色行動:角色如何行動?當這個角色聽見別人對他說「我愛你」,他是低頭沉默或歡喜地跳起來?角色的肢體動作可以反映出他們的心理。
——改寫自〈視覺化寫作:4個電影劇本範例〉

【乙】
室內 安德魯的練習室
安德魯正在陰暗狹小的練習室裡,試著打出雙跳。在他左前方銀灰色譜架上的電子節拍器,正在閃爍,紅色的電子數字顯示目前速度設定在380。
安德魯停下,重新設定為390。又繼續打擊。試著跟上。再調整節拍器到400。
現在完全跟不上。全力以赴、汗流浹背、雙手起泡,這時——

喀啦。安德魯的右鼓棒斷成兩半。
他停下來。疲憊。看著自己的手。渾身冒汗,雙手發痛。
回頭看節拍器。仍在嗶嗶作響。他將它關上。
抬頭看海報中的人物——巴迪.瑞奇俯在鼓上。

——改寫自電影劇本《進擊的鼓手》

根據甲文,關於劇本的創作,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增加對白的比例可讓電影更有視覺效果
(B)要看懂電影必須先學習視覺化寫作的技能
(C)視覺化寫作可讓讀劇本的人較容易掌握情境
(D)希區考克認為視覺化寫作是劇本最重要的部分

答案

甲文強調視覺化寫作能創造令人感覺真實的世界,讓讀劇本者容易掌握情境。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國文試題_32

[題組:第32題到第33題]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2~33題:

這個社會非常擔心沒有錢,所以實體化成一個「別人」,來問我們現在到底賺多少錢,將來能賺多少錢。問這些問題的人未必心裡有個數,知道多少錢叫做足夠。他們並不關切生活品質、工作熱忱、自我實現、健康狀態、人生信念,這些無形價值能不能在金錢天秤上等價換算,一心只想問出個金額,好與其他四處蒐羅而來的金額比大小。巨大的金額令他們心生美嫉,微薄的金額則引發他們的焦慮,並且順手潑進我們對未來的樂觀盼想。賺錢需要付出的代價從來都不便宜,要把「夠」放在哪個金額上,或許很難決定,但是出賣自我、夢想、健康、幸福、信念,到了「夠」的時候,沒有人能不說夠。

——江鶴《俗女養成記》

根據本文,那些人不停追問他人到底賺多少錢,其原因最不可能是下列何者?
(A)對貧窮的恐懼
(B)對未來想像的單一
(C)重視良好的生活品質
(D)認為工作的意義只在金錢

答案

文中指出追問者不關切生活品質等無形價值,故「重視良好的生活品質」最不可能是原因。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國文試題_34

[題組:第34題到第35題]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4~35題:

包裝袋裡的空氣比洋芋片多?盒內的數片變少了?這都不是你的錯覺,廠商這種「價格不變、分量減少」的「縮水式漲價」策略已重出江湖。近來許多商品以「偷斤減兩」的方式變相漲價,從衛生紙、早餐數片到貓罐頭都有。
某些品牌為了避免顧客看到售價上漲,採用「縮水式漲價」,讓顧客支付一樣的價格,但產品內容變少。甚至以更極端的手法「剋扣式漲價」,表面上價格不變,產品品質卻下降。
調查發現,62%受調者表示,如果採用縮水式或剋扣式漲價,他們可能停止購買該產品,比單純漲價的反應還激烈。與其再繼續使用變腳的漲價方式,一些企業選擇走另一條路,比如:推出銅板價格的小包裝新品項,或是用搭售方式,讓消費者誤以為買到更便宜的產品。如此一來,消費者不易與原先的價格比較,也就緩和了抗拒購買的心理。

——改寫自《商業周刊》

根據本文,下列店家的說明何者最不可能是「縮水式漲價」?

答案

縮水式漲價指價格不變但分量減少。選項A為價格調整,非分量減少,最不符合定義。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國文試題_35

[題組:第34題到第35題]
根據本文,消費者對企業選擇的「另一條路」較不抗拒的原因,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 較可感受廠商回饋的誠意
(B) 較符合實際上的使用需求
(C) 較能與同類產品產生區隔
(D) 較難直觀察覺價格的改變

答案

文中指出新包裝或搭售方式讓消費者「不易與原先的價格比較」,故較難察覺價格變化。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國文試題_36

[題組:第36題到第37題]
五代十國是指唐亡後至宋建國前,在各地分立興亡的諸國。當時北方有五個政權遞趨的王朝,稱為「五代」。南方有十個並存的國家,稱為「十國」。以下短文是根據這樣的時代背景論述,請閱讀並回答36~37題:

南唐 後主 李煜跪在明德樓前,白衣素袍,向宋太祖 趙匡胤歸降時,內心肯定百感交集。他想過以後的歷史,怎麼寫他嗎?《舊五代史》直接把十國裡凡稱帝的都貶為「僭偽列傳」,南唐當然也逃不了。《新五代史》稍稍客氣,但也僅以「世家」定位。《舊五代史》南唐部分只寫到烈主 李昇、中主 李璟,並沒有後主 李煜。《新五代史》雖提及李後主,但入宋的部分不寫。
為何新、舊《五代史》如此定位?這就必須了解中國史家重視傳統王朝興替的「正統情結」。趙匡胤是借「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當上皇帝,其政權正當性,乃繼承北方中原的政權更替。以此史觀來看,唐朝滅亡後在中原相繼更迭的北方政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便被視為正統,其他政權則被視為僭越。
然而紛亂的五代十國,主戰場就在北方中原。五代國祚最短的是後漢,三年多換了兩個君主。最長的是後梁,十七年四個皇帝。何況,五代王位之爭,經常是血腥暴力、骨肉相殘,朝廷難有建樹,更談不上人文建設、經濟民生。
「君王唯兵強馬壯者得之」,五代帝王幾乎沒幾位是有高度文化修養的。反倒是十國裡的南唐前後維持近四十年,只經歷三個皇帝,沒有繼承權的紛亂,政權相對穩定。且南唐三位國君都重視文教,珍藏圖書,蒐羅書畫,建立教坊,網羅畫師,一時之間南唐成了文化重鎮。宋朝雖然滅了南唐,可是汴京皇城裡的文化資產,有多少是來自南唐啊!

——改寫自蔡詩萍《李後主事件簿》

關於文中新、舊《五代史》對南唐君主的記載,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舊五代史》記錄李昇,是因為認同他的正統地位
(B)新、舊《五代史》都不肯承認南唐君主的帝王身分
(C)南唐君主在《舊五代史》的定位比在《新五代史》高
(D)《新五代史》不承認北方政權,故未提及李後主入宋

答案

兩史書均未將南唐君主列入帝王本紀,僅列為僭偽或世家,表明不承認其帝王身分。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