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會考社會考題_31

莎綺去北大武山登山的時候,看到山路上有一些歷史建築如圖(十五)所示。根據圖中碑文摘譯的內容判斷,若莎綺上網檢索這些歷史建築興建的時局背景,最可能會出現下列何者?

圖示:大武祠紀念碑,碑文提及「政府召募高砂族青年組成義勇隊,在南洋戰場服役,建碑祭祀陣亡者,高雄州知事撰」
選項:
(A)強化皇民化運動的推展
(B)宣傳日俄戰爭即將勝利
(C)實施開山撫番推動漢化
(D)發起原住民族正名運動

答案

碑文提及「高雄州」「高砂族義勇隊」「南洋戰場」,為日本統治台灣時期的用語。當時日本為動員台灣原住民參戰,透過建碑祭祀等方式強化皇民化運動。選項B日俄戰爭與南洋戰場無關;選項C是清朝政策;選項D是戰後運動。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社會考題_32

理加頭目所屬部落與鄰近部落衝突頻繁,而荷蘭人未能妥善協助調停,心生不滿的他在日本人勸說下,帶族人前往日本尋求援助。理加返鄉後,立即遭到荷蘭人的監禁,進而引發日人挾持臺灣長官的衝突事件,更導致江戶幕府一度關閉荷蘭在日本的商館以作為制裁。上述事件最可能發生於下列何時何地?
備註:江戶幕府:明治天皇親政以前,實際統治日本的機構。
選項:
(A)十六世紀的澎湖
(B)十七世紀的大員
(C)十八世紀的淡水
(D)十九世紀的卑南

答案

事件涉及荷蘭統治台灣、江戶幕府時期的日本,時間應為十七世紀(荷蘭統治台灣為1624-1662年)。地點大員(今台南)是荷治時期台灣行政中心。選項A十六世紀荷蘭尚未占台;選項C、D時間不符荷治時期。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社會考題_33

表(四)是某一時期臺灣鳳梨罐頭銷售至美國、日本、中國大陸及西德的官方統計數據。根據表中內容判斷,甲、乙、丙、丁何者最可能是中國大陸?

單位:箱
選項: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1949年後兩岸處於分隔狀態,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貿易往來中斷。表中丁在1946年有銷售量,1950年後為0,符合此時間節點的貿易中斷特徵。其他選項1950年後仍有銷售量,與兩岸貿易中斷不符。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社會考題_34

圖(十六)是某大學公布欄所張貼的海報,根據圖中所列的演講者經歷判斷,下列何者最可能是他曾經行使過的職權?

選項:
(A)為審核各機關送交的決算挑燈夜戰
(B)提請總統任命行政院所屬部會首長
(C)對司法院院長被提名人行使同意權
(D)在掌握事證後彈劾違法失職的法官

答案

立法委員的職權包括對司法院院長等重要官員被提名人行使同意權(選項C)。選項A是監察院職權;選項B是總統職權;選項D是監察委員彈劾權。主講者曾任立法委員,故最可能行使同意權。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社會考題_35

甲、乙二則資料呈現不同時代官方興建公共建設的相關情況:
甲資料:統治者為了加強對國內各地的控制,便於運送物資及兵力,下令修鑿運河,強行徵召數百萬人民從事勞役。
乙資料:某地方政府研擬興建社會住宅,當地議會要求依法召開公聽會聽取附近居民的意見,作為後續制定政策的參考。
根據甲、乙二項資料判斷,關於不同時代官方興建公共建設作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最適當?
選項:
(A)甲資料顯示當時的市場勞動權利受法律保障
(B)乙資料顯示當時的政府權力受到約束與制衡
(C)二則資料皆顯示公共建設以促進公平正義為主要考量
(D)二則資料皆顯示公共意見是經由大眾反覆討論而形成

答案

甲資料強行徵召勞役,無勞動權利保障(A錯),考量的是統治控制而非公平正義(C錯);乙資料透過議會要求、公聽會聽取民意,體現政府權力受約束與制衡(B正確);甲資料未反映大眾討論(D錯)。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社會考題_36

老師安排同學至地方法院參觀,並讓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在模擬法庭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圖(十七)所示。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及圖中情境判斷,下列關於他們四人的臺詞,何者最適當?

選項:
(A)甲:我依據相關犯罪事證依法起訴乙
(B)乙:我承認錯誤,我會儘早償還借款
(C)丙:我希望甲審酌證據後判決乙無罪
(D)丁:我判決原告勝訴,撤銷行政處分

答案

甲扮演檢察官,職權包括依據犯罪事證提起公訴(選項A正確)。選項B償還借款屬民事糾紛,與被告角色的刑事法庭情境不符;選項C判決權屬法官,非檢察官;選項D撤銷行政處分是行政訴訟,與模擬刑事法庭情境不符。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社會考題_37

「社會企業」是近年頗受關注的概念,其中公司型的社會企業透過商業活動營利,以改善社會或環境問題為目標,並非以讓出資者獲利為唯一考量,而企業獲得的利潤,也將繼續投入改善社會或環境問題的商業活動,希望讓社會企業得以永續經營。下列何種作法與上述提及的企業經營模式最相符?
選項:
(A)運用低價策略創造企業優勢
(B)制定法律推行友善勞工政策
(C)提倡公平貿易幫助小農發展
(D)募集善心捐款扶助弱勢群體

答案

社會企業的核心是「商業營利+改善社會/環境問題」。選項C提倡公平貿易幫助小農,既透過貿易營利,又解決小農發展問題,符合社會企業模式。選項A僅追求企業優勢;選項B是政府行為;選項D是捐款而非商業營利。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社會考題_38

某日新聞報導有位失智症患者將土地、房屋贈送給陌生人的糾紛,由於小明的爺爺是中度失智症患者,家人擔心爺爺也會做出類似行為而導致權益受損,便向律師諮詢。律師建議家屬可向法院提出聲請,對爺爺作出監護宣告。上述律師的建議內容應是希望達成下列何項法律效果?
選項:
(A)讓爺爺成為無行為能力人,以保障其財產
(B)讓爺爺成為限制行為能力人,以保障其財產
(C)讓爺爺成為無行為能力人,以保障其契約自由
(D)讓爺爺成為限制行為能力人,以保障其契約自由

答案

中度失智症患者經監護宣告後為限制行為能力人,其重要民事行為需由監護人代理,可避免自行處分財產(如贈送土地房屋)導致權益受損。監護宣告的目的是保障財產而非契約自由(C、D錯),中度失智不構成無行為能力(A錯)。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社會考題_39

2020年之前,臺灣與日本都面臨勞力短缺的問題,但日本提供比臺灣更高的薪資吸引國際移工,因此許多菲律賓籍移工較願意前往日本工作。不過2022年底時,許多在日本工作的菲律賓籍移工發現,雖然每個月都拿出相同金額的日幣兌換成菲律賓披索匯回家鄉,但年底換到的菲律賓披索卻比年初減少了約10%,因此他們打算改往澳洲工作。上述國際移工變更工作地的考量,其原因之一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備註:菲律賓披索:菲律賓貨幣名稱。
選項:
(A)菲律賓披索相對日幣升值
(B)菲律賓披索相對新臺幣貶值
(C)去臺灣工作的機會成本比去日本低
(D)去澳洲工作的機會成本比去日本高

答案

相同日幣兌換的披索減少,表示日幣相對披索貶值(或披索相對日幣升值)。移工匯款收益減少,因此考慮更換工作地。選項B與新臺幣無關;選項C、D機會成本變動未在題中體現。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Posted in

114會考社會考題_40

「俄烏戰爭以來,歐盟對俄羅斯採取大規模的制裁措施,其中立陶宛於2022年6月18日,對經其領土進出俄羅斯加里寧格勒的貨運火車實施限制,因而引發俄羅斯強烈不滿。此一事件也凸顯出加里寧格勒的重要性。」圖(十八)顯示加里寧格勒的位置,根據上文及圖中資訊判斷,其重要性可用下列何者來說明?

選項:
(A)作為俄羅斯與東北亞國家間的貿易前哨站
(B)為俄羅斯貨物經波羅的海出太平洋的港口
(C)位處俄羅斯天然氣輸送至芬蘭的最短路徑上
(D)是俄羅斯對抗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軍事基地

答案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位於波羅的海的飛地,鄰近北約成員國,戰略位置重要,是俄羅斯對抗北約的軍事基地。選項A與東北亞貿易無關;選項B波羅的海出太平洋路徑不符;選項C天然氣輸送最短路徑未經此地。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114會考答案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