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組:第30題到第31題]
31. 若要從《舊唐書》找一段記載,做為「靖雖貧,亦有心者焉」的註解,下列最適合的是:
(A)靖曰:「王者之師,義存弔伐。百姓既受驅逼,拒戰豈其所願?」
(B)太宗顧謂侍臣曰:「得李靖為帥,豈非善也!」靖乃見房玄齡曰:「靖雖年老,固堪一行。」
(C)靖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材略,每謂所親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
(D)高祖克京城,執靖將斬之,靖大呼曰:「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
109指考國文(補考)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32
[題組:第32題到第34題]
盛唐開始了詩的散文化,到宋代而大盛,以詩說理,成為風氣。於是有人出來一面攻擊當代散文化的詩,一面提倡風人之詩。這種意見北宋就有,而南宋中葉最盛,這是在重振溫柔敦厚的《詩》教。與此同時,道學家也論及《詩》教,道學家既主張「文以載道」,自然也主張「詩以言志」。當時《詩》教既經下衰,詩又散文化,單說「溫柔敦厚」已經不足以啟發人,所以他們更進一步,以《論語》所記孔子論《詩》的「思無邪」一語為教。他們所重在道不在詩,南宋呂祖謙是這一說的重要代表,他以為「《詩》人以無邪之思作之,學者亦以無邪之思觀之,閔惜懲創之意自見於言外。」朱熹卻覺得如此論《詩》牽強過甚,以為不如說「彼雖以有邪之思作之,而我以無邪之思讀之,則彼之自狀其醜者,乃所以為吾警懼懲創之資。」又道:「曲為訓說而求其無邪於彼,不若反而得之於我之易也。」這便圓融得多了。(改寫自朱自清《詩言志辨》)
32. 依據上文,下列關於「溫柔敦厚」詩教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宋代部分文士藉此扭轉詩歌流於說理之風
(B)宋代道學家藉此強調詩應載道而無須言志
(C)呂祖謙為提倡「思無邪」而重新發揚此說
(D)朱熹藉此以說明詩歌應具警懼懲創的功效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33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34
[題組:第32題到第34題]
34. 下列詩歌,最符合上文所述「以詩說理」的是:
(A)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百群。前山槎牙忽變態,後嶺雜沓如驚奔
(B)海浪如雲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鈎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C)身前身後與誰同,花落花開畢竟空。千里追奔兩蝸角,百年得意大槐宮
(D)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蘄三折肱。想得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煙藤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35
35. 下列各組「」內的字,前後意義相同的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B)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
(C)客曰:飢甚!靖出「市・胡餅/匣而埋諸土,期年出之,抱以適「市」
(D)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
(E)蓋君子審己以「度」人,故能免於斯累/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36
36.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適當的是:
(A)他的演技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總令戲迷愛不釋手
(B)婚宴上的新娘打扮得美輪美奐,吸引全場賓客的目光
(C)來臺灣觀光,絕不可錯過夜市裡汗牛充棟的美味小吃
(D)制定規範應掌握寬猛相濟的原則,否則容易引起民怨
(E)憲兵站崗時目光如炬,流露出令人不敢逼視的威嚴感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37
37. 下列敘述,符合本文觀點的是:
許多現代詩人不願解說自己的作品,就是因為對於已完成而獨立的作品,他也只能抒一己之見而已,當作者一己之見被懶慵的人持之為唯一見解,就扼殺了詩篇作多義解說之可能。假使作者見解被眾人視為唯一權威,該作品之解說欣賞便永遠結束了,它還可以對不同時代的人不斷提供新感受嗎?一個作品的某一種解說,應是讀者、作品與作家三方面的結合,只要讀者能按作品脈絡找出一個較吻合的解說,這便是一個可以成立的解說。文學生命的常新,便存於作品解說的更新之中。(改寫自顏元叔〈現代主義與歷史主義〉)
(A)作者因無法客觀評論,所以不願解說自己的作品
(B)作者不斷調整其解說,可引領讀者重新領略作品
(C)作品意義的解讀雖然向讀者開放,仍有一定限制
(D)閱讀作品時若能得知作者原意,宜以其解說為準
(E)古代作品所以歷久彌新,乃因讀者總能讀出新意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38
38.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運用對比手法加強表達效果。下列文句,採用此種手法的是:
(A)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淨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蟬亦是禪
(B)尹雪艷總也不老。十幾年前那一班在上海百樂門舞廳替她捧場的五陵年少,有些天平開了頂,有些兩鬢添了霜
(C)那時我們有夢,關於文學,關於愛情,關於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們深夜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破碎的聲音
(D)秀潔抑制著內心的激動,轉頭去看戲臺。在剛暗下來的天色裡,猶未燃燈的單薄的戲臺,便在她的眼中逐漸模糊起來
(E)長城擺出一副老資格等待人們的修繕,它(都江堰)卻卑處一隅,像一位絕不炫耀、毫無所求的鄉間母親,只知貢獻
109指考國文考科(補考)-39
39. 下列有關古典小說的取材與特色,敘述適當的是:
(A)《三國演義》根據《三國志》改編,是古代第一部歷史章回小說,二者皆展現了以曹魏為正統的歷史觀
(B)《水滸傳》本於《大宋宣和遺事》,主角宋江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梁山泊則是虛構,用以隱喻烏托邦之意
(C)《西遊記》本於玄奘取經的歷史故實,以及民間流傳的相關故事,憑藉作者想像力,呈現幽默詼諧的風格
(D)《儒林外史》假託明代讀書人追求功名利祿的種種醜態,對人情世態有深入的刻畫
(E)《紅樓夢》以賈府的興衰為故事主軸,是曹雪芹融合一生見聞的章回小說創作,後世研究者眾多,形成「紅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