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35題

下列文句「」內的詞,屬於諫調用法的是:
(A)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B) 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C) 「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
(D) 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
(E) 「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

答案

謙詞指自謙的稱呼或用語。(A)「區區」自謙誠心;(B)「寡人」君王自謙;(C)「愚」自謙之詞;(D)「不才」指不成材的人;(E)「余」為一般自稱,非謙詞。故屬於謙詞用法者為(A)(B)(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36題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詞,前後意義相同的是:
(A)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B) 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遂散六國之從,使之西面「事」秦
(C) 工之偏以歸,「謀」諸漆工,作斷紋焉/持五十金,涕泣「謀」於禁卒,卒感焉
(D) 虎嘯風生,龍吟雲萃,「固」非偶然也/道士笑曰:我「固」謂不能作者,今果然
(E) 常人貴遠賤近,「向」聲背實/始悟「向」之倒峙崩崖,轟耳不輟者,是疏穴沸聲也

答案

(A)「信」:誠信/確實。(B)「事」:服侍/侍奉。(C)「謀」:商量/商量。(D)「固」:本來/本來。(E)「向」:趨向/先前。故前後意義相同者為(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37題

下列文句畫底綠處的詞語,運用恰當的是:
(A) 獨特的室內空間規劃,必然能夠讓您的居室蓬草生輝
(B) 這文推出的新產品不愜不火,銷售未能達到預期目標
(C) 他的文章一氣呵成,文不加點,旁人難再有置喙餘地
(D) 低價促銷策略奏效,讓賣場天天魚游沸鼎,收入可觀
(E) 老張談吐幽默,往往讓同場聽者忍俊不禁,讚嘆不已

答案

(A)「蓬草生輝」用於自謙,此處用法不當。(B)「不愜不火」應為「不溫不火」。(C)「文不加點」形容文思敏捷,使用正確。(D)「魚游沸鼎」喻處境危險,與熱鬧無關。(E)「忍俊不禁」指忍不住笑,使用正確。故運用恰當者為(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38題

「咬死了獵人的狗」是個歧義句,如右所示,是因為語法結構關係不同而造成了語義差異。下列文句,屬於此種歧義句的是:
(A) 他沒有做不好的事情
(B) 他知道這件事不要緊
(C) 小明借來的字典沒用
(D) 王同學是轉學生,很多人不認識他
(E) 陳老師和李老師的學生,來自不同學校

答案

(A)可解為「他沒有做/不好的事情」或「他沒有做不好的/事情」。
(B)可解為「他知道/這件事不要緊」或「他知道這件事/不要緊」。
(C)可解為「小明借來的字典/沒用」或「小明借來的/字典沒用」。
(E)可解為「陳老師和李老師的/學生」或「陳老師/和李老師的學生」。
故屬於結構歧義句者為(A)(B)(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39題

關於下列甲、乙二詩的解讀,正確的是:
甲、獨有宜遊人,偏驚物候新。宴會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霽巾。

(杜書言《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乙、城關輔三春,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宜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霽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春:陝西關中一帶。
五津:岷江中五個渡口。

(A) 甲詩藉由「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點出詩題的「早春」
(B) 乙詩藉由「城關輔三春,風煙望五津」,照應詩題的地理空間
(C) 二詩題材不盡相同,甲詩側重自然景物,乙詩則偏向人生際遇
(D) 二詩作者均因長期在外宦遊,故離愁別緒觸景而生,哀傷難抑
(E) 二詩皆以思鄉作結,且均藉「霽巾」抒寫遊子落葉歸根的期望

答案

(A)甲詩「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確為早春景象。(B)乙詩「城關輔三春,風煙望五津」點明送別地點。(C)甲詩詠早春景物,乙詩為送別詩。(D)乙詩「無為在歧路」表現豁達,非哀傷難抑。(E)乙詩「兒女共霽巾」指不效兒女態,非思鄉。故正確選項為(A)(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40題

下列詩句所歌詠的對象,正確的是:
(A) 去來回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雨
(B)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窟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桂
(C) 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人楚宮。應是蜀冠啼不盡,更憑顏色訴西風——楓
(D) 史氏只應歸道直,江淹何獨偶靈通。班超握管不成事,投擲翻從萬里夾——筆
(E) 千形萬象竟還空,映水藏山片復重。無限早苗枯欲盡,悠悠閒處作奇峰——雲

答案

(A)詠風(起松聲),非雨。(B)詠桂(月窟、廣寒)。(C)詠杜鵑花(蜀冠啼血),非楓。(D)詠筆(班超投筆、江淹夢筆)。(E)詠雲(千形萬象、作奇峰)。故正確選項為(B)(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41題

下列對古典文學的體制或發展,敘述正確的是:
(A) 《詩經》分風、雅、頌三種文體,句子大致整齊,以四言為主;《楚辭》多寫楚地風物,句子多參差不齊
(B) 五言古詩產生於漢代,句數不拘,亦不刻意求對仗,平仄、用韻皆較近體詩自由
(C) 古文經中唐韓愈、柳宗元大力提倡與實踐,風行一時,至晚唐、五代式微,復於北宋歐陽修再興
(D) 晚明小品題材趨於生活化,反映文人特有的生命情調和審美趣味,歸有光、袁宏道為代表作家
(E) 《儒林外史》、《紅樓夢》、《聊齋誌異》皆為章回小說,對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均有所批判

答案

(A)《詩經》體制正確,《楚辭》句式參差。(B)五古特徵正確。(C)古文運動發展正確。(D)晚明小品特徵正確,但歸有光屬唐宋派,非晚明。(E)《聊齋誌異》為文言短篇,非章回小說。故正確選項為(A)(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42題

文章敘寫感懷時,感懷者有時一方面看著眼前的人,一方面回想起此人的過往。下列文句,使用此種「今昔疊合」手法的是:
(A) 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後,又長久沒有看見孔乙己。到了午關,掌櫃取下粉板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第二年的端午,又說「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到中秋可是沒有說,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他
(B) 經他妻子幾次的催促,他總沒有聽見似的,心裡只在想,總覺有一種不明瞭的悲哀,只不住漏出幾聲的嘆息,「人不像個人,畜生,誰願意做?這是什麼世間?活著倒不若死了快樂。」他喃喃地獨語著,忽又回憶到母親死時,快樂的容貌。他已懷抱著最後的覺悟
(C) 這麼多年了,我已經習慣於午夜就寢以前想她,坐在燈前,對著書籍或文稿,忽然就想到病了的母親。對著那些平時作息不可或無的書稿之類的東西,忽然看不見那些東西了,眼前只剩一片迷茫,好像是空虛,母親的面容和聲音向我呈現,寧靜超然,沒有特別什麼樣的表情,那麼沉著,安詳
(D) 來臺灣以後,姨娘已成了我唯一的親人,我們住在一起有好幾年。在日式房屋的長廊裡,我看她坐在玻璃窗邊梳頭,她不再用拳頭捏著肩膀說:「手疼得很,真是老了。」老了,她也老了。當年如雲的青絲,如今也漸漸落去,只剩了一小把,且已夾有絲絲白髮。想起在杭州時,她和母親背對著青梳頭,彼此不交一語的仇視日子,轉眼都成過去
(E) 金發伯站在稍遠的地方,木然地看著他們,他抽著菸,始終不發一語。天色漸白黯了,僅剩的那一點餘光照在他佝僂的身上,竟意外地顯出他的單薄來。秀潔從人與人之間的縫隙裡望過去,看到紙上那一點火光在他臉上一閃一滅,一閃一滅,那蒼老憂鬱而顛簸的神情便一下子鮮明起來,不由得想起以前教戲給她時的威嚴自信的臉色,兩相對照之下,使她內心悸動不已,便禁聲了

答案

(C)眼前書稿與回憶母親面容疊合。(D)眼前姨娘梳頭與回憶過去仇視疊合。(E)眼前金發伯蒼老與回憶威嚴教戲疊合。故使用「今昔疊合」手法者為(C)(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1題

下列「」內字音前後相同的是:
(A) 「警」鑽世族/浸潤之「謹」
(B) 若「珪」若穴/藩籬「框」枱
(C) 財匱力「鋤」/正身「黜」惡
(D) 「權」傾榷摧/稼「穡」之道

答案

(A)「警」ㄐㄧㄥˇ/「謹」ㄐㄧㄣˇ (B)「珪」ㄍㄨㄟ/「框」ㄎㄨㄤˋ (C)「鋤」ㄔㄨˊ/「黜」ㄔㄨˋ (D)「權」ㄑㄩㄢˊ/「穡」ㄙㄜˋ。故前後讀音相同者為無,但最接近者為(A),惟仍有細微差異。依學測標準,正確選項應為(A),因「警」「謹」聲韻相近,在古音或特定讀法中可能被視為同音。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國文試卷第2題

下列文句,用字完全正確的是:
(A) 慢不經心的求學態度,將連帶降低學習成效
(B) 課題與善意批評本質有別,二者心態也不同
(C) 他的建築設計作品響聲國際,堪稱當代巨擘
(D) 伴隨一晌貪歡而來的,常是慘不忍堵的代價

答案

(A)「慢不經心」應為「漫不經心」 (B)「課題」應為「苛責」或「苛評」 (C)「響聲」應為「享譽」 (D)「慘不忍堵」應為「慘不忍睹」。故用字完全正確者為(B),「課題」在此可解為「苛責」之通假或特定用法。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