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學測
111學測國綜試卷37
35-37為題組。
37.下列2021年的新聞,能印證作者「悲觀面」想法的是:(占2分,單選題)
① 已開發國家承諾於 2023 年前,每年提供 1000 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因應氣候變遷
② 英、美等國承諾,2022 年底前終止海外未減排化石燃料的直接投資,日、韓等大金主國未加入連署
③ 懸壺多年的《巴黎協定》全球碳交易市場規則,於氣候峰會確立架構,有助於政府與企業交換碳權
④ 印度提議將氣候峰會協定的措辭,由碳排放「逐步淘汰」改為「逐步減少」,獲中國、伊朗、南非等國支持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03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最適當的是:
(A)這宗戀案經專案小組擘肌分理,已掌握部分有利線索
(B)經理很欣賞這名愛將,但也常愛屋及烏地相護其過失
(C)新品銷量短期內便來者可追,超越廣受好評的老品牌
(D)闖過準決賽就能占到得籠望蜀的位置,可望角逐冠軍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04
關於表一、表二,最適當的解讀是:
| 詩人 | 孟浩然 | 王昌齡 | 王維 | 李白 | 杜甫 |
|---|---|---|---|---|---|
| 人數 | 178 | 104 | 159 | 333 | — |
| 詩數 | 255 | 114 | 247 | 460 | — |
| 占現存詩總量的比率 | 92.73% | 62.64% | 65.34% | 43.27% | — |
| 孟浩然 | 王昌齡 | 王維 | 李白 | 杜甫 | |
|---|---|---|---|---|---|
| 孟浩然 | — | 0 | 3 | 5 | 0 |
| 王昌齡 | 4 | — | 1 | 2 | 0 |
| 王維 | 2 | 1 | — | 0 | 0 |
| 李白 | 0 | 1 | 0 | — | 3 |
| 杜甫 | 0 | 0 | 0 | 3 | — |
(A)孟浩然、王昌齡、杜甫皆認識王維,故於表一數字「159」中各計一次
(B)孟浩然較另四位詩人尤好寫詩交友,王昌齡給每名親友的詩至多兩首
(C)杜甫的親友比孟浩然少,他與孟浩然的熟識度,比與王維來得高
(D)李白有不少詩是因問候、懷想親友而寫,但對象不含王維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05
溝通交涉時,說話者會自居某個角色,或讓受話者處於某個角色,以利達成目的。下列關於甲、乙的解說,最適當的是:
甲、獨之或謂泰穆公:「且君嘗為吾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吾,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關秦,將焉取之?」
乙、樊曾謂項羽:「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
| 甲 | 乙 | |
|---|---|---|
| (A) | 說話者自居旁觀者的角色 | 受話者處於被嫉妒的角色 |
| (B) | 說話者自居的人情的角色 | 受話者處於被辜負的角色 |
| (C) | 受話者處於被嫉妒的角色 | 說話者自居旁觀者的角色 |
| (D) | 受話者處於被辜負的角色 | 說話者自居的人情的角色 |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06
依據下文,□□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乾姜纖白,甚美。其部人曰:「將軍何為翠麗人經此?地有神,善霜少女,而美者□□□□,宜謹護之。」乾姜□□□,夜勤兵環其廬,匿鄉密室中,謹閉其目,而以女奴十餘□之。爾夕,陰風晦黑,至五更,寂然無聞。守者急而假寐,忽若有物驚寤者,即已失妻矣。(〈補江總自猿傳〉)
(A)其來有自/疑懼/迎候
(B)其來有自/倨傲/伺守
(C)尤所難免/倨傲/迎候
(D)尤所難免/疑懼/伺守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07
關於下文「做菜」與「作文」之間的譬喻,說明最適當的是:
滿洲菜多燒煮,漢人菜多糞湯,童而習之,故擅長也。漢詩滿人,滿詩漢人,各用所長之菜,轉覺入口新鮮,不失邯鄲故步。今人忘其本分,而要格外討好。漢詩滿人用滿菜,滿詩漢人用漢菜,反致依樣葫蘆,有名無實,畫虎不成反類犬矣。秀才下場,專作自己文字,務極其工,自有過合。若逢一宗師而舉仿之,逢一主考而舉仿之,則擬皮無真,終身不中矣。(袁枚《隨園食單》)
(A)學做料理須知各地菜餚特色,習文當須辨宗門流派
(B)做菜須向前輩方家學習以精進,為文當須追摹宗師
(C)漢人未自幼學習而做不好滿菜,學寫文章亦宜趁早
(D)料理講究發揮個別的特長,作文亦以呈顯本色為尚
112學測國文國綜試卷08
8-9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8-9題。
經保育人士多年努力,黃石公園終於在1995年放生14隻灰狼。灰狼進入生態系統後,開始獵捕加拿大馬鹿。鹿群為了生存,便減少出現在河谷。當河谷的植物不再成為鹿群的螢甲,就逐漸恢復原先的茂盛,有些樹甚至以五倍速度成長。環境學家蒙比爾特在YouTube介紹上述這一連串的改變,並指出因鹿減少而增生的植被,使河岸不易被沖刷成曲折的模樣。
2010年有所研究發現:雖然鹿在幾年內減少60%,但樹木從未迅速長高,且鹿仍到狼群出沒頻繁的區域見食,因為他們在遼闊的黃石公園裡相遇機率極低。動物學家米德爾頓引述這項研究,認為狼群絕跡確實衝擊黃石公園生態,但過去因此而產生的巨變,不可能藉狼群重返而在短時間內復原。生態學家參可奈弟也指出,鹿的減少確實讓樹木變多,但1990年代末大會則已開放獵捕加拿大馬鹿,而黃石公園的美洲獅與灰狼也對鹿群減少有所貢獻。所以,他認為「『狼改變了河流』」,此外,米德爾頓承認這個案例讓大家意識到肉食物物對生態系統的重要,但他強調,提供正確訊息仍是環境學家的職責。(改寫自〈「改變美國自然生態的狼英雄」是事實還是神話?〉)
上文______內,最適合填入的文句是:
(A)其中雖有些許真相,但似乎過於誇大
(B)是不折不扣的假新聞,完全缺乏實證
(C)將來可能推翻,但在目前可信度最高
(D)不可等閒視之,而是應該追蹤的警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