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31

31-32為 題 組 。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31-32題 。

上文______內最適合填入的文句是:
夫足下之書,始所云者欲至乎道也,而所質者則辭也,無乃務其淺,忘其深,當急者反徐之歟!夫道之大歸非他,欲其得諸心,充諸身,擬而被之國家天下而已,非汲汲乎辭也。其所以不已乎辭者,非得已也。孟子曰:「______」此其所以為孟子也。今足下其自謂已得諸心,充諸身歟?擬而被之國家天下而有不得已歟?不然,何遽急於辭也?(曾鞏《答李沿書》)
(A)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B)無辭讓之心,非人也
(C)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D)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答案

(A)正確。孟子自言好辯是不得已,與曾鞏強調「其所以不已乎辭者,非得已也」相呼應。
(B)錯誤。談辭讓之心
(C)錯誤。談文辭與心志關係
(D)錯誤。談讀書態度
故正確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32

依據上文,曾鞏主要是想提醒李沿:
(A)治天下應恤民重諾
(B)寫文章應深入淺出
(C)讀書不宜欲速躁進
(D)為學不宜捨本逐末

答案

(D)正確。曾鞏批評李沿追求文辭(末)而忽略求道(本)。
(A)錯誤。非談治國
(B)錯誤。非談寫作技巧
(C)錯誤。非談讀書速度
故正確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33

33-34為 題 組 。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33-34題 。

上文特意描繪季梁往見魏王時「衣焦不申,頭塵不去」的形象,主要在凸顯:
魏王欲攻邯鄲,季梁聞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頭塵不去,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於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駕,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臣曰:『馬雖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雖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數者愈善,而離楚愈遠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王之動愈數,而離王愈遠耳,猶至楚而北行也。」(《戰國策》)
(A)個性率真,不重外貌衣著
(B)君臣親密,不拘繁文縟節
(C)事態緊急,不暇梳洗更衣
(D)旅途艱辛,不辭跋山涉水

答案

(C)正確。季梁聽聞魏王欲攻邯鄲,急忙返回勸諫,來不及整理儀容,凸顯事態緊急。
(A)錯誤。非關個性率真
(B)錯誤。非關君臣關係
(D)錯誤。非強調旅途辛苦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34

下列敘述,最符合上文所欲表達觀點的是:
(A)前車之鑑,可以為師
(B)欲速不達,弄巧成拙
(C)緣木求魚,徒勞無功
(D)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答案

(C)正確。季梁用「南轅北轍」比喻魏王攻邯鄲之舉與稱霸目標背道而馳,如同緣木求魚。
(A)錯誤。未提及借鑑歷史
(B)錯誤。非關速度或巧拙
(D)錯誤。非關堅持不懈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35

下列各組「」內的詞語,意義前後相同的是:
(A)山川相繆,鬱乎「蒼蒼」/兩鬢「蒼蒼」十指黑
(B)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心神恍惚,「惛惛」如醉
(C)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奚必於「區區」耳目之所及,度量世外事乎
(D)自余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其隟也,則「施施」而行/達官坐享俸祿,「施施」自得
(E)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某也,遠方之鄙人,家居「碌碌」,無所稱道

答案

(A)前者「蒼翠」,後者「灰白」,不同義
(B)前者「專默精誠」,後者「昏亂」,不同義
(C)前者「小小」,後者「狹小」,同義
(D)前者「緩行貌」,後者「得意貌」,不同義
(E)前者「平庸」,後者「平庸」,同義
故正確答案為(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36

對偶有「正對」「反對」之別。「正對」的特徵是事異義同,上下句意思雷同,例如「不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反對」的特徵是藉由具質或相反事物的並列對照,凸顯意旨,例如「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下列對偶的歸類,完全符合上述定義的是:
(A)正對: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反對: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
(B)正對:物窮必變,修極知悔;反對: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C)正對:塞客衣單,孀閨淚盡;反對: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D)正對: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反對:脣蘭芳靄斜陽院,杜若香飄明月洲
(E)正對: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反對: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

答案

(E)正確。
正對:「一死生」與「齊彭殤」同斥虛妄
反對:「竭誠」與「傲物」結果相反
(A)錯誤。「日星隱耀」與「山岳潛形」為正對,但「西伯幽」與「周旦顯」為對比,非典型反對
(B)錯誤。「物窮必變」與「修極知悔」為正對,但「敗軍之際」與「危難之間」為正對
(C)錯誤。「塞客衣單」與「孀閨淚盡」為正對,但「桃李春風」與「江湖夜雨」為對比,可視為反對
(D)錯誤。「位卑則足羞」與「官盛則近諛」為正對,但「脣蘭芳靄」與「杜若香飄」為正對
故正確答案為(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37

古文表達兩事物相比較時,常運用「形容詞+於+名詞」的句型,例如:「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多於堤畔之草」即「比堤畔之草多」的意思。下列含有「於」的句子,屬於此種表意方式的是:
(A)松柏後凋於歲寒
(B)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C)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
(D)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E)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答案

(C)「長於臣」即「比臣年長」
(D)「賢於弟子」即「比弟子賢能」
(A)「於」表在…時
(B)「於」表被動
(E)「於」表對…
故正確答案為(C)(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38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適當的是:
(A)終場哨聲響起前,林書豪以一記強弩之末的絕殺球,助球隊逆轉勝
(B)多年未見的同學在小陳的婚宴上歡聚,筵席上觥籌交錯,熱鬧無比
(C)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須具縱橫捭闔、折衝樽俎的智慧和能力
(D)小華遭指控偷竊金錢,因此深感憤怒,極力申辯此為絕無僅有之事
(E)老張八面玲瓏,不輕易表露真實想法,總是首鼠兩端,誰也不得罪

答案

(B)正確。「觥籌交錯」形容宴飲熱鬧
(C)正確。「縱橫捭闔」指外交手段,「折衝樽俎」指外交談判
(A)錯誤。「強弩之末」喻力衰,與絕殺球矛盾
(D)錯誤。「絕無僅有」形容稀少,應用「子虛烏有」
(E)錯誤。「首鼠兩端」指猶豫不決,與八面玲瓏矛盾
故正確答案為(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39

關於下列小說中文句的解讀,適當的是:
鄭大全覺得一座內臟都餓得亂拱,發出很醜惡的聲響。他想,把這樁推銷做成,馬上去吃個九角九的漢堡。
茉莉並沒察覺鄭大全的笑與搭腔都是在為他下一次進攻做準備。她只認為這推銷員的笑十分友善體貼。已經很久沒有這麼一張臉如此近地對著她,容她盡興地東拉西扯。
鄭大全急得猛出汗,卻怎樣也插不上嘴。老婦人的話似乎是堵在肚中的棉花絮,此刻全從嘴紡出線來。有的紡呢。妻子這時一定連午飯還看著天色,一分一秒地在巴望他。妻子七月身孕就那麼壓在大腿上,拼裝出上百件塑料玩具,直到腿腫得如兩截橡皮筒。他非讓這老婆婆子買下一張床,她已經耗掉他四小時了!(嚴歌苓《茉莉的最後一日》)
(A)「發出很醜惡的聲響」表現鄭大全對茉莉的不耐和厭惡,覺得她聲音難聽刺耳
(B)「為下一次進攻做準備」描寫鄭大全雖滿臉堆笑,其實只在盤算如何打動茉莉
(C)「堵在肚中的棉花絮」敘寫茉莉心中積累許多話語,也表現她期待傾吐的心情
(D)「此刻全從嘴紡出線來」形容茉莉口才便給,可以將尋常事物描繪得引人入勝
(E)「拼裝出上百件塑料玩具」描繪鄭大全妻子為生計勞苦,暗示經濟壓力沉重

答案

(B)正確。鄭大全的笑是銷售策略
(C)正確。茉莉孤獨,渴望傾訴
(E)正確。描寫底層生活艱辛
(A)錯誤。聲響是鄭自己飢腸轆轆
(D)錯誤。茉莉是絮叨,非口才好
故正確答案為(B)(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40

依據下文,符合故事內容的敘述是:
魯國有善相者,能視盜之貌,察其眉睫之間,而得其情。魯侯使視盜,千百無遺一焉。魯侯大喜,告趙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國盜為盡矣,奚用多為?」文子曰:「吾若恃伺察而得盜,盜不盡矣。且郄雍必不得其死焉。」俄而群盜謀曰:「吾所窮者,郄雍也。」遂共盜而殘之。魯侯聞而大駭,立召文子而告之曰:「果如子言,郄雍死矣!然取盜何方?」文子曰:「周諺有言:『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且若欲無盜,莫若舉賢而任之,使教明於上,化行於下,民有恥心,則何盜之為?」於是用隨會知政,而群盜奔秦焉。(《列子》)
(A)郄雍善於鑒人,能由人物的面目氣質判斷其是否為盜賊
(B)郄雍善於察盜,魯侯大喜而授以專權,魯國亦因而大治
(C)郄雍的表現引起同儕的嫉妒而遭殺害,符合文子的預言
(D)文子認為過於善察和用智並非好事,將會為己招來災禍
(E)文子將善於教化百姓的隨會推薦給魯侯,盜賊因而遷善

答案

(A)正確。郄雍能由相貌察盜
(D)正確。文子引用諺語說明察見隱微不祥
(E)正確。隨會施教化解盜患
(B)錯誤。魯國未大治,郄雍反被殺
(C)錯誤。非同儕嫉妒,是盜賊合謀
故正確答案為(A)(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