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18

18-20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18-20題。
情緒訊號系統有個特色,就是它總是「開啟」的。情緒開始時,幾乎會立刻出現訊
號。例如傷心時,眉毛內緣會向上拉,聲音會變得較輕柔低沉。最立即的情緒訊號是臉
部表情。人們常把生氣、害怕、嫌惡、哀傷和輕蔑視為負面情緒,驚訝和愉快是正面情
緒。這簡單的二分法有兩個問題,一是忽略所謂負面情緒並不總是令人不舒服,如許多
人看了一場哀傷的電影後,喜歡大哭一場。二是被視為正向情緒的快樂,也可能很殘忍,
如嘲笑別人。唯有檢視各種情緒事件的特性,才能分辨使人愉快還是不愉快。
聲音是另一種情緒訊號系統,與臉部表情有許多有趣的差別。臉部是可以觀察的,
聲音則是時斷時續的,可以憑意志完全關閉。想隱藏表情,可能是人常以電話取代面對
面溝通的原因。電子郵件甚至不需要說和聽,所以不會從聲音流露情緒。
身體動作也是情緒訊號:輕鬆時會出現放鬆身體的姿勢,輕蔑的動作是從上往下看
對方,驚訝則是把注意力固定在產生情緒的對象。身體動作雖然像臉部和聲音的情緒訊
號一樣是不由自主的,但對大多數人而言,控制身體的動作,比完全不露出臉部和聲音
的情緒訊號更容易。(改寫自保羅·艾克曼《心理學家的面相術》)

依據上文,關於情緒訊號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A)正向情緒會使人露出笑容,總能帶給他人愉快
(B)臉部表情比身體動作情緒訊號,更易惹怒志控制
(C)人們常以電話溝通,可能是因為聲音比表情容易隱藏情緒
(D)情緒訊號系統總是開啟的,通常從身體動作最先出現訊號

答案

文中指出聲音可憑意志完全關閉,想隱藏表情可能是人常以電話溝通的原因,故(C)正確。
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19

18-20為題組

依據上文,下列文句重錄處所暗示的情緒訊號,解讀最適當的是:
(A)其(嫦娥)聲清越,烈如蕭管。歌畢,盤旋而起,躍登凡上,驚醒之間,已復為響——眾人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而把目光集中在嫦娥身上
(B)客言而笑,洗盡更帥。看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蘇軾與客藉著疏狂的身體姿態表達對人生苦短的感傷
(C)言說,乘驢而去,其行若飛,回顧已失。晴與張氏且驚且喜,久之,曰:「烈士不欺人,固無畏!」促觀而行——李靖二人快馬加鞭的身體動作,表現二人驚懼之下急於離開
(D)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劉備低聲嘆息,凸顯其極力壓抑面部表情與聲調

答案

(A)「驚醒之間」表現驚訝情緒,符合文中「驚訝則是把注意力固定在產生情緒的對象」。故(A)正確。
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20

18-20為題組

某些心理學家認為:情緒調整模式可藉學習而來。下列最接近此一觀點的是:
(A)人卑仁惰,應物斯威,威物吟志,莫非自然
(B)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聖人法天真真,不拘於俗
(C)登山則憤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我才之多少,將與風雲而並驅矣
(D)聖人所以為大仁惰,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

答案

(D)強調透過禮儀教化來調整情緒行為,符合情緒調整模式可藉學習而來的觀點。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21

21-22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21-22題。
父子,人倫之大。父老而子不能事,則其罪在子;子幼而父不能養,則其責在父。劉瑾為衡州知郡孫,有男元老,幼不撫養,而貪與鄉民鄭七。案衣冠而服田畝,情亦可憐,此猶可諱也,曰劉瑾一時為貪之故。己而,元老不安於鄭七家,逃歸本父,劉瑾因宜復回天理,自子其子矣,乃復以元老貪與程十二,則其意安在哉?可謂敗人倫,滅天理之已甚者!今鄭七入詞,欲取四元老於己去三年後,此決無復合之理。……劉瑾兩將元老貪弄,為父不父,本合勸杖,且與從陸,決小杖二十。元老無押往族長劉萬二宣教宅,聽從收養。觀此子情貌好狡,兼所習己乖,請萬二宣教嚴與鈴束,庶免墮落下流,為衣冠之玷,亦一美事。(《名公書判清明集》)

入詞:具文陳述。宣教:宣教師,官名。

若依右框當代判決書要項,觀察上列古代判決書,最符合文中所述的是:
(A)當事人:程十二為原告,劉瑾、鄭七為被告
(B)事實:鄭七有償獲得元老,自認有理由繼續保有養子
(C)主文:劉瑾須賠償鄭七,並不得與元老恢復父子關係
(D)理由:鄭七已撫養元老三年;元老已對生父心懷不滿

答案

文中鄭七「欲取四元老於己去三年後」表示鄭七曾撫養元老三年,現想取回,但判決認為「決無復合之理」。故(B)正確。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22

21-22為題組

下列敘述,最符合上文寫作方式的是:
(A)全文大致先提出法律規定,再說明案件違背該法條,最後敘述判決結果
(B)說明案件時,先列被告自陳的事實,再敘原告的反駁,再舉證人的佐證
(C)以「其罪在子,其責在父」為綱領,依序指陳「子不子,父不父」之過
(D)時見教化口吻,除對悖倫者嚴辭訓斥,並期勉受託者負起維護禮教之責

答案

文中多處道德訓斥如「敗人倫,滅天理」,並期勉劉萬二「嚴與鈴束」,具教化口吻。故(D)正確。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23

23-24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23-24題。
唐代稱主掌考試為知貢舉。因知貢舉者有取捨大權,舉子便在考試前向其投詩獻文,
以博得青睺,一旦登第,感恩終生,於是產生特有的「座主」與「門生」關係。柳宗元
〈與顧十郎書〉中說:「凡號門生而不知恩之所自出者,非人也。」崔群的例子也反映
了當時這種社會意識。崔群在中唐時被譽為賢士,韓愈盛讚他「考之言行而無瑕尤」,
但他對座主與門生關係,卻表露出相當世俗的看法。《獨異志》云:
崔群為相,清名甚重。元和中,自中書舍人知貢舉,既罷,夫人李氏嘗
勸其樹莊田以為子孫之計。笑答曰:「余有三十所美莊良田遍天下,夫
人復何憂?」夫人曰:「不聞君有此業。」群曰:「吾前歲放春榜三十
人,豈非良田耶?」夫人曰:「若然者,君非陸相門生乎?然往年君掌
文柄,使人約其子(簡禮),不令就春闈之試。如君以為良田,則陸氏
一莊荒矣。」群惭而退,累日不食。
以莊園比喻門生,極易為唐代人所接受。及第的舉子若違世俗,就是柳宗元指斥
的「非人也」。(改寫自傳璇琮《唐代科舉與文學》)

下列敘述,可藉由上文判斷確知的是:
(A)韓愈、陸贊皆曾於唐代知貢舉
(B)柳宗元於顧十郎知貢舉時登榜及第
(C)韓愈肯定崔群言行,但不認同其拘守座主門生關係
(D)柳宗元、崔群對座主門生關係的認知,不脫時人之見

答案

文中柳宗元強調門生應知恩,崔群以門生為良田,均反映當時社會對座主門生關係的重視,故(D)正確。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24

23-24為題組

上文《獨異志》中的崔群之妻說「陸氏一莊荒矣」,最可能的原因是:
(A)譏嘲陸贊未曾知貢舉,缺乏門生
(B)暗諷崔群受陸贊提拔,卻不報恩
(C)感嘆陸贊子孫不上進,門庭漸衰
(D)提醒崔群以陸贊為戒,買田躬耕

答案

崔群受陸贊提拔(為陸贊門生),卻阻止陸贊之子考試,等於讓陸贊「門生莊園」荒廢,故(B)正確。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25

下列文句畫底線的詞語,運用適當的是:
(A)就算勉強通過安全檢查,但心存僥倖的防災態度,仍不足為訓
(B)世事變化如白雲蒼狗,刻骨銘心的情感與誓約,已成過眼雲煙
(C)這篇文章見解獨特,不同流俗,有如空谷足音,是難得的佳作
(D)萦待兄弟是發明飛機的始作俑者,拜其所賜,才使天涯若比鄰
(E)小陳做事胸無城府欠缺規劃,同事常須為其善後,而心生抱怨

答案

(A)不足為訓:不能作為典範,運用適當。
(B)白雲蒼狗:世事變化無常,運用適當。
(C)空谷足音:難得之音訊或言論,運用適當。
(D)始作俑者:創惡例者,含貶義,用於發明飛機不當。
(E)胸無城府:形容坦率真誠,非指缺乏規劃,運用不當。
答案:(A)(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26

中文文句中的「以」,可用於某項作為之後,表示該作為的目的,例如「保持距離(作為)」
以策安全(目的)。下列畫底線文句中的「以」,屬於此種用法的是:
(A)坦謫周庭,以當南日
(B)願陸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
(C)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D)挾飛仙以邀遊,抱明月而長終
(E)奈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答案

(C)「殺身」作為以達「成仁」目的;(E)「作師說」作為以達「貽之」目的。故(C)(E)正確。
答案:(C)(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27

下列各組「」內的詞,意義前後相同的是:
(A)三五年內,即「當」太平/快意「當」前,適觀而已矣
(B)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向」時佔帆所出人者,時已淡為沙灘
(C)聞其自欺「爾」手/蒙賜月明之照,乃「爾」寂飲,何不呼燭娘來
(D)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
(E)軒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護者/「得」比勁節長垂,千人共仰

答案

(B)向:先前/先前 (D)敢:冒昧地/膽敢。故(B)(D)前後意義相同。
答案:(B)(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