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31

30-31為題組

乙、丙文發行後,杭州旅店若提供「跟著袁進士、王進士遊西湖」自助行程建議,符合
乙、丙文的介紹文字是:
(A)首選貴遊方案:畫舫周遊,盡覽湖光山色
(B)彈性食宿規劃:依航線或個人喜好,安排餐飲住宿
(C)專屬加碼行程:山僧相伴同遊,觀鷗驚高飛,陶然忘機
(D)誠心推薦:六橋侍月、岳墳尋幽訪古
(E)貼心提醒:喜好清靜者,切忌午後遊錢塘門

答案

(A)乙、丙文皆不喜豪華畫舫,不符合。
(B)丙文提及「可信可宿」、「柳堤魚酒,僧屋飯蔬」,符合彈性食宿。
(C)乙文提及「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丙文提及「侶同鷗鸞」,符合。
(D)乙文推薦六橋侍月,丙文推薦岳墳,符合。
(E)丙文指出錢塘門「苦僧,苦客」,午後遊人眾多,符合提醒。
答案:(B)(C)(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32

32-36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32-36題。
張氏以髮長委地,立梳床前。靖方刷馬,忽有一人,中形,赤髯而封,乘蹇驢而來,投草囊於爐前,取枕轅臥,看張氏梳頭。靖怒甚,未決,猶刷馬。張氏熟視其面,一手握髮,一手映身搖不靖,令勿怒。急急梳頭畢,欲插前問其姓。臥客答曰:「姓張。」對曰:「妾亦姓張,今是妹。」遂拜之。……張氏遙呼曰:「李郎且來拜三兄!」靖駭拜之,遂獲坐。曰:「煮者何肉?」曰:「羊肉,計已熟矣。」答曰:「飢甚!」靖出市胡餅。客抽腰間匕首,切肉共食。……答曰:「觀李郎之行,貧士也,何以致斯異人?」曰:「靖雖貧,亦有心者焉。他人見問,固不言,兄之問,則無隱耳。」具言其由。曰:「然則將何之?」曰:「將避地太原。」答曰:「然,吾故謂非君所能致也。」曰:「有酒乎?」靖曰:「主人西則酒肆也。」靖取酒一斗,酒既巡,答曰:「吾有少下酒物,李郎能同之乎?」靖曰:「不敢。」於是開草囊,取一人頭並心肝,卻頭囊中,以匕首切心肝共食之。曰:「此人天下負心者,銜之十年,今始獲,吾憾釋矣。」又曰:「觀李郎儀形器宇,真丈夫也。」
貼這段《判髯客傳》,是打算討論明天的報告?
有默契。我們現在完全沒主題、沒框架……
那就拿「概念框架」當框架吧!
什麼?不懂!
凡是理解、思考,都需要概念框架。剛才你說「有默契」,就是明白對方有相同的理解框架;又說「不懂」,則是缺乏理解對方的框架。框架不同的人,很容易難同時講。若不試著接近對方的框架,就無法消除隔閡。
這麼說,《西遊記》的唐僧剛收孫悟空為徒時,曾因為孫悟空打死強盜大吵一架,就是沒有相同理解框架。孫悟空強調那是正當防衛,唐僧則認為打劫罪不致死,不該傷人性命。
唐僧斥責孫悟空沒有慈悲好善之心,「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也出自特定的身分框架。
哈!你們不打遊戲去看《西遊記》?不過,身分確實是人際關係的常見框架。「你是哥哥,怎不讓弟弟?」就是在設定兄長本分框架。紅拂去找李靖並說「願託喬木」,則是引導對方走進終身伴侶的框架。
孫悟空氣得丟下師父,本想回花果山,但東海龍王提醒他:若不保護唐僧,「到底是個妖仙,你想得成正果」。孫悟空想了想,選擇回唐僧身邊。
當初他大鬧天宮,得到「獨鳥溫」一職,又棄官自封「齊天大聖」,應該也是找合適的身分框架。
人們常說要跳脫框架,活出自我。但孫悟空若不走進「西天取經」的框架,就成了「鬥戰聖佛」。人們即使能擺脫一個框架,也無法擺脫所有框架。甚至可以說,若沒活在某個框架裡,可能也不知道什麼是自我肯定的方式。

下列①、②「→」後,是就前人名言所提出的看法。關於這兩項看法是否符合上文觀點,
最適當的研判是:(占2分,單選題)
①「你可以從外表的美評論一朵花或一隻蝴蝶,但不能以此評論一個人。」→人其實
不適合以任何框架「評論」,有框架反而會壓抑才能的發揮。
②「這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發現與否,其實無關眼睛構造,
而是得先具備「看見」某個事物的概念框架,才能發現它的美。
(A)①、②皆符合 (B)①、②皆不符合
(C)①符合、②不符合 (D)①不符合、②符合

答案

①上文認為人無法擺脫所有框架,且框架有助自我肯定,故「不適合以任何框架評論」不符合上文觀點。
②上文強調理解需要概念框架,與「發現美需要先具備概念框架」的觀點相符。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33

32-36為題組

下列文句,意在表達「有其他概念框架可以選擇」的是:(占2分,單選題)
(A)河內山,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山,亦然
(B)霧靄管夫人之墨竹,紙上生風;敢藉陶彭澤之黃花,圖中寫影
(C)彼節者有問,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人有問,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D)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答案

(D)燭之武提出「亡鄭無益反有害」的不同思考框架,說服秦穆公退兵,表達有其他框架可選擇。
(A)為政策執行;(B)為藝術創作;(C)為處世哲學。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34

32-36為題組

上文中,卽賢客、孫悟空的一些行為,曾讓李靖、唐僧動怒,請回答下列問題:
(1)李靖基於什麼身分框架,對卽賢客「取枕鼓臥,看張氏梳頭」動怒?卽賢客這項
舉動為何讓李靖如此介意?(占4分,作答字數:30字以內。)
(2)唐僧對孫悟空打死強盜如此介意,是因為此舉損害了他所認定的什麼身分框架與
特質?(占2分,作答字數:15字以內。)

答案

(1)李靖基於丈夫身分框架,介意虬髯客對妻子無禮注視,侵犯隱私與尊嚴。
(2)佛教徒身分框架與慈悲特質。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35

32-36為題組

上文中,紅拂、東海龍王均曾以身分框架來引導卽賢客、孫悟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紅拂對於卽賢客鼓臥相視,採取什麼身分框架來界定彼此?她「遽拜之」的舉動,
是什麼用意?(占4分,作答字數:30字以內。)
(2)東海龍王的提醒,讓孫悟空在「仙」的身分框架下,有何取與捨的領悟?(占4分,
作答字數:30字以內。)

答案

(1)紅拂採取兄妹身分框架界定彼此,「遽拜之」是主動結拜以化解衝突。
(2)孫悟空領悟應取「正果」仙位,捨「妖仙」身分,需保護唐僧完成取經。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36

32-36為題組

上文中,紅拂、東海龍王均曾以身分框架來引導卽賢客、孫悟空,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紅拂對於卽賢客鼓臥相視,採取什麼身分框架來界定彼此?她「遽拜之」的舉動,
是什麼用意?(占4分,作答字數:30字以內。)
(2)東海龍王的提醒,讓孫悟空在「仙」的身分框架下,有何取與捨的領悟?(占4分,
作答字數:30字以內。)

上文中,卽賢客一度看不見李靖,後來才改變看法,請回答下列問題:
(1)卽賢客問李靖「何以致斯異人」,透露了他推測李靖也許不是等閒之輩,他如此
推測的前提是什麼?(占2分,作答字數:15字以內。)
(2)卽賢客進一步觀察李靖的「儀形器宇」,認為他的哪些表現符合「真丈夫」框架?
請舉出一項,參考下表中示例,填寫①、②。(占4分,作答字數:①10字以內;
②20字以內。)

李靖的表現 這項表現,符合「真丈夫」的什麼特質
示例 自言貧而有心 雖然尚未顯達,卻胸懷大志。
作答
答案

(1)紅拂女非凡俗女子,卻願追隨李靖。
(2)①面對虬髯客從容應對
②臨危不亂,展現大將風範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