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文,最適合填入□內的詞依序是:
甲、當你工作時,你是一管蘆笛,通過笛心,將時光的□□演奏成樂音。(紀伯倫《先知》)
乙、山坡上偶爾有幾隻黑白相間的花牛和綿羊,在從容□□草野的空曠。(余光中〈風吹西班牙〉)
丙、植物的綠色色合千言萬語,但又可以將世間無盡喧囂,□□為深沉的靜謐。(徐國能〈蒲葵〉)
(A)歌唱/呼吸/幻化 (B)歌唱/咀嚼/收攏
(C)呢喃/咀嚼/收攏 (D)呢喃/呼吸/幻化
國文學測
110學測國文試卷-05
關於下文意象,說明最適當的是:
在每一個烈陽如翼的白日裡,祖母在田畝中伺候耕種。在每一節翻土、播種、除草、施肥的動作間,揮汗如雨。強大的日光,攫取祖母髮中的黑色素與汗水蒸成墨汁下熱,經過時間的消化後排泄出來,叫做黑夜。
濃稠的黑夜在暗中默默的成長,流淌於小溪底院、谷舍柴坊、豬舍雜家,並不斷的擴張向田畝間的菜園和水塘。夜色如墨,圓圈緊緊的包圍村莊,但它卻鎮不住祖母的雙腳,她背負著浩大的夜色,如同白日頂著烈陽,仍不斷的在田畝間穿梭,在豬舍雜家間忙碌著。(蔡國昌〈醫藥花〉)
(A)烈陽如翼:形容祖母對子孫們的深厚關愛,仿如陽光般溫暖
(B)髮中的黑色素與汗水蒸成墨汁:暗喻祖母勞動且漸老的身影
(C)濃稠的黑夜:凸顯祖母農務負擔沉重,不敢寄望光明的未來
(D)背負著浩大的夜色:對比祖母日夜忙碌,卻收成有限的辛酸
110學測國文試卷-06
依據下文,最符合作者對「心結」看法的是:
人都說,心結宜解不宜結。又說,解開心結就是海闊天空。可是,人生怎麼少得了心結?一旦海闊天空,人心又將空懸何處?
許多人心裡都有心結的場所,例如:故鄉的母校——初戀、體罰、模擬考,都在那裡發生。有些人每次回到故鄉,就一定要去母校走走;有些人卻一定要避開母校。心結可能是甜美的,也可能是痛苦的。不管心結的場所被珍愛,還是被憎惡,此等強烈的愛憎情緒,都證明了心結有多要緊。心結的場所,是數學X軸Y軸交叉的原點,有了原點,我們才知自己置身哪一個座標格子裡,才覺得踏實。
心結是一支大頭針,可以把一張地圖釘在牆上。如果大頭針掉失了,牆上的地圖也就垮下來。(改寫自紀大偉〈心結〉)
(A)心結或甜美或痛苦,美者宜留,苦者宜解
(B)產生心結的場所總令人卻步,不願再接近
(C)人生因心結而有支點、能定著,不致虛空
(D)生命不斷前行,無須回首心結,自招煩惱
110學測國文試卷-07
110學測國文試卷-08
下文——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甲、上書陳事,起自戰國,遂於兩漢,風流彌廣。原其體度:攻人主之長短,______之徒也;訐群臣之得失,______之類也;陳國家之利害,______之伍也;帶私情之與奪,______之儔也。總此四塗,賈誠以求位,鬻言以干祿,或無絲毫之益,而有不省之困。(顏之推《顏氏家訓》)
乙、大凡為文,須要有溫和敦厚之氣,______告君文字,蓋尤不可無也。(吳訥《文章辨體序》)
(A)諫諍/對策/遊說/章疏
(B)諫諍/章疏/遊說/對策
(C)遊說/對策/諫諍/章疏
(D)遊說/諫諍/章疏/對策
110學測國文試卷-09
110學測國文試卷-10
關於下文〈烏鵲歌〉的解釋,最適當的是:
韓憑,戰國時為宋康王舍人。妻何氏美,王欲之,捕舍人,築青陵台。何氏作〈烏鵲歌〉以見志,遂自縊死:「南山有鳥,北山張羅。鳥自高飛,羅當奈何。烏鵲雙飛,不樂鳳凰。妾是庶民,不樂宋王。」(《九國志》)
(A)以「鳥」暗指宋康王的邪惡
(B)以「羅」比喻利誘韓憑的圈套
(C)以「高飛」凸顯何氏的自主意志
(D)以「鳳凰」形容韓憑夫婦情意堅貞
110學測國文試卷-11
依據下文,最符合主旨的敘述是:
天下有可為其半而不可為其全者,偏枯之藥可以治偏枯,倍其偏枯之藥不可以起死人也。天下有可為其全而不可為其半者,惟夫擔薪而汲,捷步以趨,去其半而不能行,非力不足,勢不便也。(章學誠《文史通義》)
(A)再珍貴的藥材亦無法起死回生,面對死生窮盡,當樂天知命
(B)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成事者多因半途而廢,並非力不能及
(C)應世處事不能拘執一方,必須衡量狀況,審時度勢以制其宜
(D)完滿或缺殘非由表象判斷,而是取決於主體如何處理和定義
110學測國文試卷-12
關於下文王若虛的論述方式,說明最適當的是:
「郊寒白俗」,詩人類鄙薄之。然鄭厚評詩,荊公、蘇、黃輩曾不比數,而云:「樂天如柳陰春鶯,東野(郊)如草根秋蟲,皆造化中一妙」,何哉?哀樂之真,發乎情性,此詩之正理也。(王若虛《濟南詩話》)
(A)運用對比映襯以凸顯詩人品格上的差異
(B)藉物象之喻強調詩人長於自然草蟲之詠
(C)先述習見論評,再引前人說法表達觀點
(D)先分述各家短長,再總論詩歌創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