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學測
114學測國綜試題18
114學測國綜試題19
114學測國綜試題20
20-21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0-21題。
應聲不宜太素,亦忌太華。名人尺幅,自不可少,但須濃淡得宜,錯綜有致。予謂
裱軸不如實貼;軸應風起動搖,損傷名跡,實貼則無足患,且覺大小成宜也。實貼
又不如實畫,何年無虎頭,滿堂畫潦倒!自是高人韻事。
予謂頑固仿此制,而又變幻其形,良朋至止,無不耳目一新,
低回留之不能去者。
因予性嗜禽鳥,而又最惡樊籠,二事難全,終年搜索枯腸,一悟遂成良法。乃於
鷹旁四壁,倚四名手,盡寫著色花樹,而繞以雲煙,即以所愛禽鳥,蓄於虯枝老幹之上。
畫止空跡,鳥有實形,如何可言?曰:不難,當之須自鸚鵡始。從來當鸚鵡者必用銅架,
即以銅架去其三面,止存立腳之一條,並飲水啄粟之二管。先於所畫松枝之上,穴一小小
壁孔,後以架鸚鵡者插入其中,務使極固,底往來跳躍,不致動搖。松為著色之松,
鳥亦有色之鳥,互相映發,有如一筆寫成。
良朋至止,仰觀壁畫,忽見枝頭烏動,葉底翎張,無不色變神飛,說為仙筆;乃驚疑
未定,又復載飛載鳴,似欲朝翔而下矣。諦觀熟視,方知個裡情形,有不抵掌叫絕,
而稱巧奪天工者乎?(節錄自李淵《閒情偶寄·鷹壁》)
關於上文對鷹壁壁面的設計,敘述最適當的是:
(A)風格極簡或華麗皆可接受,但不能缺少名人書畫作品
(B)書畫貼於壁面以免風吹損傷,且可依喜好來裁切尺寸
(C)將油漆直接繪於鷹壁壁面,藉此懷念當年相識的舊友
(D)邀請名家實畫景物於壁面,並融入個人喜好選擇題材
114學測國綜試題21
114學測國綜試題22
22-24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22-24題。
甲
《小兒雜證直訣》匯集北宋兒科大家錢乙的醫療觀點與方法,是世界現存最早的兒科專著。錢乙注重五臟、五行間的生地關係,並提出相應的治法和方劑,而小兒臟腑柔弱,故主張用藥應避免強攻。
書中保存了二十多個醫療案例與一百多種方劑。這些方劑或以五臟與五色的對應關係命名,如導赤散、益黃散、瀉白散、瀉青丸;或以方中主要藥材阿膠命名,如阿膠散。
阿膠散是錢乙研創新方的代表,注重補肺止咳的主要療效,又用甘草、糯米糞脾胃以培土生金。至於化痰古方,如香連丸,主治熱痢。古制用黃連苦降以清熱,木香芳烈以行滯。錢乙則加入豆蔻溫溫止瀉,命名豆蔻香連丸。雖同樣治療腹痛腹瀉,但寒熱通澀之性有別。
乙
東都張氏孫,九歲,病肺熱。……其證:嗽喘,悶亂,飲水不止,全不能食。錢氏用使君子丸。張曰:「本有熱,何以又行溫藥?他醫用涼藥攻之,一月尚無效。」
錢曰:「涼藥久則來不能食。小兒虛不能食,當補脾,候飲食如故,即瀉肺經,病必愈矣。」服補脾藥二日,其子欲飲食。錢以______瀉其肺,遂愈。張曰:「何以不虛?」錢曰:「先實其脾,然後瀉其肺,故不虛也。」(《小兒雜證直訣》)
甲文敘及「豆蔻香連丸」,主要是為了強調錢乙:
(A)不拘限於傳統,合宜調整用藥 (B)善於改變藥性,易溫澀為寒涼
(C)致力考察古今方劑藥材的差異 (D)積極保存古代醫典所載的名藥
114學測國綜試題25
下列各組「」內的詞,意義前後相同的是:
(A)刑仁講讓,示民有「常」/自後余多在外,不「常」居
(B)人煙「猶」是,而蕭條矣/同居一府,「猶」同室之兄弟至親也
(C)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師略授小技,此來為不「負」也
(D)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竟「率」意而獨塗,莫自知其鳩拙云爾
(E)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巾箱披簷「冠」鏡首飾之盛,非人間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