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5指考國文考科-21

21.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恰當的選項是:
(A)這份文件纖芥不遺地記錄當天所有人的進出時間,從中必能找出線索
(B)雖然案情一度陷入膠柱鼓瑟,但在偵探柯南的努力下,終於出現曙光
(C)格雷操作雷射切割加工已遊刃有餘,但仍不斷在精密技術上尋求突破
(D)土壤液化潛勢區公布後,不少人安土重遷,打算搬遷到較安全的地區
(E)服務人員因路上塞車而延誤時程,但客戶不以為然,仍願意繼續等候

答案

答案:(A,C)。略解:A「纖芥不遺」指細節無遺漏,適用文件記錄;C「遊刃有餘」指技藝熟練,適用操作雷射;B「膠柱鼓瑟」指固執,不適用案情;D「安土重遷」指戀故土,與「打算搬遷」矛盾;E「不以為然」指不以為對,不適用「願等候」,故選A,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指考國文考科-22

22. 曹丕〈典論論文〉中「常人貴遠賤近」的「貴」,是「以… … 為貴」的意思。下列文句「」內的字,與「貴」字用法相同的選項是:
(A)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B)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
(C)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D)「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E)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答案

答案:(B,D,E)。略解:B「怪」(以…為怪)、D「甘」(以…為甘)、E「樂」(以…為樂)均為意動用法,與「貴」相同;A「美」(使…美)、C「弱」(使…弱)為使動用法,故選B,D,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指考國文考科-23

23. 琦君〈髻〉:「她剪去了稀疏的短髮,又何嘗剪去滿懷的愁緒呢」,以「剪」的動作將「愁緒」具象化。下列文句,具有此種表現手法的選項是:
(A)就這麼淡淡啜飲伊的心事,且佐以唐人小說
(B)那一陣的快樂,便是環遊世界一圈,恐怕也撿不回來了
(C)那個流浪漢以愈來愈瘦長的影子,在沒有盡頭的街上拋售寂寞
(D)不由得想起以前教戲給她時的威嚴自信的臉色,兩相對照之下,使她內心悸動不已
(E)我記憶裡的白芒花,愛的見證,信念,和毅力-一種無窮盡的象徵,永不止息的啟示

答案

答案:(A,B,C)。略解:A「啜飲心事」將「心事」具象為可飲之物;B「撿快樂」將「快樂」具象為可撿之物;C「拋售寂寞」將「寂寞」具象為可售之物;D、E無具象化手法,故選A,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指考國文考科-24

24. 閱讀下文,選出正確的選項:
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少有神道。嘗在司空曹操坐,操從容顧眾賓曰:「今日高會,珍羞略備,所少吳松江鱸魚耳。」慈於下坐應曰:「此可得也。」因求銅盤貯水,以竹竿餌釣於盤中,須臾引一鱸魚出。操拊掌大笑,會者皆驚。操曰:「一魚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慈乃更餌鈎沈之,須臾復引出,皆長三寸餘,生鮮可愛。操使目前鱠之,周浹會者。操又謂曰:「既已得魚,恨無蜀中生薑耳。」慈曰:「亦可得也。」操恐其近即所取,因曰:「吾前遣人到蜀買錦,可過勑使者,增市二端。」語頃,即得薑還,並獲操使報命。後操使自蜀反,驗問增錦之狀及時日早晚,若符契焉。(《後漢書‧方術列傳》)

(A)「操拊掌大笑,會者皆驚」是說左慈的表現讓曹操拍案叫絕,讓與會者相當訝異
(B)「一魚不周坐席」是指魚的分量太少,不夠在場的賓主食用
(C)「操使目前鱠之」是要求左慈當下變出魚羹,以防他作弊
(D)「語頃,即得薑還,並獲操使報命」是指話講完不久,曹操的使者已經買回生薑
(E)「若符契焉」是指曹操派去蜀地的使者,好像被施過符咒一般

答案

答案:(A,B)。略解:A曹操因左慈釣出魚大笑,賓客驚訝,正確;B「不周坐席」指魚不夠賓主吃,正確;C「使目前鱠之」是讓人當場切魚,非變魚羹;D「獲操使報命」是左慈帶回使者消息,非使者買薑;E「若符契焉」指增錦之事與左慈所言吻合,故選A,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指考國文考科-25

閱讀框線內的文字,回答問題。答案請標明(一)、(二)書寫,(一)、(二)合計文長約200-250字(約9-11行)。
(一)甲文為何認為老莊和孟子不夠幽默?
(二)依據甲文的觀點,為何乙文「吾與點也」可以呈現孔子的幽默?
甲:幽默本是人生之一部分,是一種從容不迫的達觀態度。人之智慧已啟,對付各種問題之外,尚有餘力,從容出之,遂有幽默,-或者一旦聰明起來,對人之智慧本身發生疑惑,處處發現人類的愚笨、矛盾、偏執、自大,幽默也就跟著出現。我們讀老莊之文,想見其為人,總感其酸辣有餘,溫潤不足。老子多苦笑,莊生多狂笑。老子的笑聲是尖銳的,莊生的笑聲是豪放的,容易流於憤世嫉俗,失了幽默溫厚之旨。幽默是溫厚的,超脫而同時加入悲天憫人之念。孔子溫而厲,恭而安,無適,無必,無可無不可,近於真正幽默態度。我所愛的是失敗時幽默的孔子,是吾與點也幽默自適的孔子。孔子既歿,孟子猶能詼諧百出。齊人一妻一妾之喻,大有諷刺意味,然孟子機警犀利,理智多而情感少,所以不近於幽默。中國人往往未明幽默之義,認為幽默必是諷刺,其實幽默非輕快自然不可,所以特別標明閒適的幽默。(改寫自林語堂〈論幽默〉)
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居則曰:『不吾知也!』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子路率爾而對曰:「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由也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 (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三子者出,… …(曾皙)曰:「夫子何哂由也?」曰:「為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論語‧先進》)

答案

答案:(一)甲文認為幽默需溫厚、超脫且含悲天憫人。老莊之文酸辣豪放,老子苦笑尖銳、莊子狂笑豪放,易流於憤世嫉俗,缺溫厚;孟子雖詼諧,卻機警犀利、理智多情感少,不符幽默輕快自然之義,故皆不夠幽默。(二)甲文認為幽默是從容達觀。乙文中,曾皙述浴沂風雩之願,孔子贊「吾與點也」,不執著於建功立業,顯現從容自適;其態度溫厚超脫,不偏執、不強求,契合幽默含悲天憫人、輕快自然的特質,故能呈現幽默。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5指考國文考科-26

「舉重若輕」是一種應世的態度。人生中遇到重要的事或面對困難時,可以用審慎但泰然、輕鬆的態度處之;或者凡事善用智慧,便能輕而易舉,勝任愉快。請根據自身經驗或見聞,以「舉重若輕」為題,寫一篇文章,論說、記敘、抒情皆可,文長不限。

答案

答案:#舉重若輕
去年校運會,我意外被推選參加800米長跑。站在起跑線上,看著對手們健碩的體型,我心裡直打鼓——從未接受過系統訓練的我,怎麼可能應對這場硬仗?

訓練初期,我總是緊張得節奏紊亂,才跑兩圈就氣喘籲籲。體育老師看出我的焦躁,拍著我的肩說:「別把它當成負擔,就當是每天傍晚和風兒的遊戲。」我試著調整心態,不再執著於「一定要跑贏」,而是專注於呼吸與步伐的配合。放鬆後,我發現自己能更清晰地感受身體的節奏,甚至能在跑步時欣賞操場旁漸變的晚霞。

比賽當天,槍聲響起,我不慌不忙地跟隨節奏奔跑。面對對手的衝刺,我也沒有亂了陣腳,憑藉穩定的步伐堅持到最後。雖然最終只獲得第三名,但這次經歷讓我明白:所謂舉重若輕,從不是輕視困難,而是以從容的心態拆解挑戰,用智慧與堅持將「重擔」化為「輕舟」,在人生的賽道上從容前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