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指考國文
107指考國文考科-32
107指考國文考科-33
[題組:第33題到第34題]
南唐彭利用對家人奴隸言,必據書史以代常談,俗謂之掉書袋,因自謂彭書袋。其僕有過,利用責之曰:「始予以為紀綱之僕,人百其身,賴爾同心同德,左之右之。今乃中道而廢,侮慢自賢。若而今而後,過而弗改,當撻之市朝,任汝自西自東,以遨以遊而已。」鄰家火災,利用望之曰:「煌煌然,赫赫然,不可向邇,自鑽燧以降,未有若斯之盛,其可撲滅乎!」(獨逸窩退士《笑笑錄》)
人百其身:出自《詩經》,指自身願死百次以換回死者的生命,在此處指願竭盡心力為對方付出。
同心同德:出自《書經》。
中道而廢:出自《禮記》。
以遨以遊:出自《詩經》。
33. 下列文意解釋,最適當的是:
(A)「賴爾同心同德,左之右之」,指僕人耍賴失德,三心二意
(B)「今乃中道而廢,侮慢自賢」,指因僕人半途辭職,有損主人的賢名
(C)「任汝自西自東,以遨以遊而已」,指將僕役逐出家門
(D)「自鑽燧以降,未有若斯之盛,其可撲滅乎!」指彭利用讚嘆火勢盛大,阻止鄰人將其撲滅
107指考國文考科-34
107指考國文考科-35
35.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適當的是:
(A)學書法的要訣無他,就是師心自用,先師法前人再用心創造
(B)感謝米其林大廚親臨指點,讓學生登時蹞步千里,功力大增
(C)說話千萬要謹慎,想清楚再出口,以免駟不及舌,後悔莫及
(D)文化保存僅靠個人力量,猶如杯水車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E)詩人洛夫的天涯美學,追求具超越性的詩思,可謂不刊之論
107指考國文考科-36
36.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詞,前後意義相同的是:
(A)斧斤以「時」入山林/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
(B)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雲者/「族」庖月更刀,折也
(C)夫「然」,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
(D)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四人對饌訖,「陳」女樂二十人,列奏於前
(E)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
107指考國文考科-37
37. 〈醉翁亭記〉:「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句中「賓客」所「從」有其對象(即「太守」),故相當於「太守歸而賓客從『之』也」。下列文句畫底線的動詞之後,也省略對象的是:
(A)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B)及期,入太原候之,相見大喜
(C)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
(D)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
(E)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叩而與語,理甚玄妙
107指考國文考科-38
38. 有五位學生嘗試分析右詩,其中適當的是:
黃滔〈賈客〉
大舟有深利,滄海無淺波。
利深波也深,君意竟如何?
鯨鯢齒上路,何如少經過□(A)甲生:□的標點符號如果是句號,表示作者認為大利多風險,少碰為妙
(B)乙生:□的標點符號如果是問號,表示作者想知道怎樣既獲大利又不涉風險
(C)丙生:本詩將行商比為行船,商人謀生如同在鯨鯢齒上行走般艱險
(D)丁生:本詩警告行商艱險難測,提醒世人不貪眼前小利,方能獲取大利
(E)戊生:本詩期許商人應擁有鯨鯢般的雄心壯志,切莫因處境兇險便膽怯
107指考國文考科-39
39. 依據下文,關於國君治術的敘述,適當的是:
人主之道,靜退以為寶。不自操事而知拙與巧,不自計慮而知福與咎。是以不言而善應,不約而善增。言已應則執其契,事已增則操其符。符契之所合,賞罰之所生也。故群臣陳其言,君以其言授其事,事以責其功。功當其事,事當其言,則賞;功不當其事,事不當其言,則誅。明君之道,臣不得陳言而不當。是故明君之行賞也,曖乎如時雨,百姓利其澤;其行罰也,畏乎如雷霆,神聖不能解也。故明君無偷賞,無赦罰。賞偷則功臣墮其業,赦罰則奸臣易為非。是故誠有功則雖疏賤必賞,誠有過則雖近愛必誅。疏賤必賞,近愛必誅,則疏賤者不怠,而近愛者不驕也。(《韓非子‧主道》)
(A)不自操事、不自計慮,顯示法家的治術也重虛靜無為
(B)行時雨之賞、雷霆之罰,根於法家趨利避害的人性論
(C)因臣子之言而授其事、責其功,循名責實以施行賞罰
(D)嚴罰以防奸,偷賞以勵善,建構恩威並施的管理方法
(E)賞疏賤、誅近愛,令疏賤者自戒不驕,近愛勤勉不怠
107指考國文考科-40
40. 依據下文,關於「被動句」的敘述,適當的是:
現代漢語的被動句,常以「被」加在動詞前,如「被騙」;或是用「被」把施動者(動作的發出者)引出加於動詞前,如「被人騙」。文言的被動句,可將「見」加在動詞前,如〈漁父〉:「是以見放」;也可用「於」引出施動者,如〈赤壁賦〉:「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也可「見」和「於」兼用,如「蔡澤見逐於趙」,意謂蔡澤被趙國趕走。可見,「見」在動詞前只能表被動,若要引出施動者,動詞之後還需有「於」。此外,也可用「為」引出施動者後,再加上動詞,如「為天下笑」;或是將施動者省略,如「使身死而為刑戮」;也可「為」和「所」合成表被動,如〈晚遊六橋待月記〉:「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這種「為… … 所」式,也可將「為」後的施動者省略,如〈鴻門宴〉:「若屬皆且為所虜」。
(A)用「被」表被動,施動者的位置無論在動詞前或後皆可
(B)「見」和「為」表被動,都可直接將施動者加在動詞前
(C)文言被動如施動者出現在動詞後,可以用「於」字引出
(D)「為」後的施動者若省略,只能出現在「為… … 所」式
(E)「為」和「被」出現在被動句,施動者可出現也可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