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21

[題組:第20題到第23題]
21. 若依上文對賈母宅院的敘寫來推斷,垂花門的區隔作用應是:
(A)門內為女眷主要活動區域
(B)門內為下人禁止進入區域
(C)乘車限門外,門內須搭轎
(D)園林在門外,門內為房舍

答案

答案:(A)。略解:賈母宅院垂花門內由婆子扶黛玉,小廝在門外,體現門內是女眷活動區;B「下人禁止進入」錯誤(婆子在門內);C「門內須搭轎」錯誤(黛玉下轎進門);D「園林在門外」未體現,故A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22

[題組:第20題到第23題]
22. 上文提到:「黛玉便知這方是正經正內室」,影響黛玉如此判斷的因素是:
(A)正門前坐著華冠麗服之人
(B)若乘坐騾車可直入南大廳
(C)進堂屋前須通過三層儀門
(D)屋宇宏闊且直通榮府正門

答案

答案:(D)。略解:黛玉判斷依據是「五間大正房、四通八達、軒昂壯麗、甬路直接大門」,即屋宇宏闊且通正門;A、B、C文中未體現,故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23

[題組:第20題到第23題]
23. 古代豪門的居所安排,通常與位階、身分密切相關。下列敘述,最不適當的是:
(A)賈政住在榮國府正門內的宅院,顯示賈政在榮國府居於當家地位
(B)賈母和賈政住的正房皆是「五間」,顯示二人在榮國府地位崇高
(C)賈母住在垂花門內的宅院,暗示賈母完全隱退,不過問榮府事務
(D)賈赦住在小巧別致的宅院,暗示賈赦雖是兄長,但權力不及賈政

答案

答案:(C)。略解:C賈母住垂花門內是女眷主位,非「完全隱退」,文中未提其不過問事務,不適當;A、B、D均符合居所與位階的關系,故C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24

[題組:第24題到第25題]
某聞古之君子立而相天下,必因其材力之所宜、形勢之所安而役使之,故人得盡其材,而樂出乎其時。今也某材不足以任劇,而又多病,不敢自蔽,而數以聞執事矣。而閣下必欲使之察一道之吏,而寄之以刑獄之事,非所謂因其材力之所宜也。某親老矣,有上氣之疾日久,比年加之風眩,勢不可以去左右。閣下必欲使之奔走跋涉,不常乎親之側,非所謂因其形勢之所安也。伏惟閣下由君子之道以相天下,故某得布其私焉。論者或以為事君使之左則左,使之右則右,害有至於死而不敢避,勞有至於病而不敢辭者,人臣之義也,某竊以為不然。上之使人也,既因其材力之所宜、形勢之所安,則使之左而左,使之右而右,可也。上之使人也,不因其材力之所宜、形勢之所安,上將無以報吾君,下將無以慰吾親,然且左右惟所使,則是無義無命,而茍悅之為可也。(王安石〈上曾參政書〉)
24. 依據上文,王安石上書曾參政的主要目的是:
(A)自薦其才,望獲破格拔擢
(B)乞求辭官,準許還鄉終老
(C)敘述理由,婉拒長官任命
(D)增設官職,廣納天下賢才

答案

答案:(C)。略解:王安石以「材不足、親老多病」為由,婉拒「察一道之吏、掌刑獄」的任命;A「自薦」、B「辭官還鄉」、D「增設官職」均錯誤,故C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25

[題組:第24題到第25題]
25. 依據上文,王安石認同的人臣之義是:
(A)臣多病而不敢欺君,薦以有才之人
(B)臣為君奔走跋涉,不敢常事親之側
(C)君之使人,害有至於死而臣不敢避
(D)君盱衡情勢以擢才,臣遵行以為報

答案

答案:(D)。略解:王安石認為「君應因才、因勢用人,臣才遵行」,即D;A「薦有才之人」、B「不事親」、C「死不敢避」均非其主張,故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26

[題組:第26題到第30題]
齊王惑於秦、楚之毀,以為孟嘗君名高其主而擅齊國之權,遂廢孟嘗君。諸客見孟嘗君廢,皆去。馮驩曰:「借臣車一乘,可以入秦者,必令君重於國而奉邑益廣,可乎?」孟嘗君乃約車幣而遣之。
馮驩乃西說秦王曰:「天下之遊士馮軾結靷西入秦者,無不欲強秦而弱齊;馮軾結靷東入齊者,無不欲強齊而弱秦。此雄雌之國也,勢不兩立為雄,雄者得天下矣。」秦王跽而問之曰:「何以使秦無為雌而可?」馮驩曰:「王亦知齊之廢孟嘗君乎?」秦王曰:「聞之。」馮驩曰:「使齊重於天下者,孟嘗君也。今齊王以毀廢之,其心怨,必背齊;背齊入秦,則齊國之情,人事之誠,盡委之秦,齊地可得也,豈直為雄也!君急使使載幣陰迎孟嘗君,不可失時也。如有齊覺悟,復用孟嘗君,則雌雄之所在未可知也。」秦王大悅,乃遣車十乘黃金百鎰以迎孟嘗君。
馮驩辭以先行,至齊,說齊王曰:「天下之遊士馮軾結靷東入齊者,無不欲強齊而弱秦者;馮軾結靷西入秦者,無不欲強秦而弱齊者。夫秦齊雄雌之國,秦強則齊弱矣,此勢不兩雄。今臣竊聞秦遣使車十乘載黃金百鎰以迎孟嘗君。孟嘗君不西則已,西入相秦則天下歸之,秦為雄而齊為雌,雌則臨淄、即墨危矣。王何不先秦使之未到,復孟嘗君,而益與之邑以謝之?孟嘗君必喜而受之。秦雖強國,豈可以請人相而迎之哉!折秦之謀,而絕其霸強之略。」齊王曰:「善。」乃使人至境候秦使。秦使車適入齊境,使還馳告之,王召孟嘗君而復其相位,而與其故邑之地,又益以千戶。秦之使者聞孟嘗君復相齊,還車而去矣。(《史記‧孟嘗君列傳》)
26. 秦王以「跽」姿問馮驩「何以使秦無為雌而可」,透露出秦王的態度是:

(A)驚慌焦慮
(B)敬慎關切
(C)倨傲輕蔑
(D)猶豫戒懼

答案

答案:(B)。略解:「跽」是挺身跪坐,表恭敬,秦王關切如何使秦為雄,故態度是敬慎關切;A「驚慌」、C「倨傲」、D「猶豫」均不符,故B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27

[題組:第26題到第30題]
27. 「無不欲強秦而弱齊」句中的「強」與「弱」屬於使動用法,「強秦」、「弱齊」意謂「使秦強」、「使齊弱」。下列文句「」內,屬於相同用法的是:
(A)天下有公利而莫或「興」之
(B)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
(C)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D)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

答案

答案:(B)。略解:B「活之」是「使之活」,使動用法,與「強秦」「弱齊」一致;A「興」是「興辦」(一般動詞);C「異」是「以之為異」(意動);D「小」是「以之為小」(意動),故B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28

[題組:第26題到第30題]
28. 上文第三段畫底線處為馮驩所言,下列文句最接近馮驩之意的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
(C)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
(D)相秦而顯其君於天下,可傳於後世,不賢而能之乎

答案

答案:(B)。略解:馮驩謂齊王若不覆用孟嘗君,孟嘗君入秦將助秦弱齊,即「借寇兵」;A「因人之力」、C「狡兔三窟」、D「顯君」均不符,故B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29

[題組:第26題到第30題]
29. 依據上文,關於孟嘗君廢而復相一事,敘述最適當的是:
(A)孟嘗君因政敵謗其廣納客卿,意欲奪權而被廢
(B)孟嘗君被廢後,門下諸客共議由馮驩西向說秦
(C)馮驩以策士的動向,分析當前國際角力的局勢
(D)馮驩以害說秦、以利說齊,終使孟嘗君復相位

答案

答案:(D)。略解:D馮驩對秦說「得孟嘗君可弱齊得地」(害),對齊說「覆用孟嘗君可折秦霸」(利),正確;A「廣納客卿」未提及;B「諸客共議」錯誤,是馮驩主動;C「策士動向」非核心,是分析秦齊雄雌,故D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指考國文考科-30

[題組:第26題到第30題]
30. 《戰國策》載孟嘗君被廢,馮諼西向事如下:「西遊於梁,謂(魏)惠王曰:齊放其大臣孟嘗君於諸侯… … 」,《史記》卻說馮驩去的是「秦國」。司馬遷的寫法,可能另有史實依據,也可能是有意改寫。若為有意改寫,依據上文推論,最可能的理由是:
(A)秦、齊二國勢均力敵,可凸顯「延攬孟嘗君的重要性」
(B)秦、齊二國東西對峙,可凸顯「孟嘗君和齊王的衝突」
(C)秦國有併吞天下之志,可襯托「馮驩建功立業的企圖」
(D)秦國廣納各國人才,可襯托「孟嘗君食客眾多的豪氣」

答案

答案:(A)。略解:A秦齊勢均力敵,馮驩說秦更能凸顯孟嘗君對兩國強弱的影響,即延攬的重要性;B「君臣沖突」、C「馮驩企圖」、D「食客豪氣」均非改寫核心,故A正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