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學測國寫試題-01

一、
$2007$ 年臺灣的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推出「不老騎士」計畫,帶 $17$ 位平 均 $81$ 歲的爺爺奶奶,花費 $13$ 天自行騎著摩托車環島 $1139$ 公里。這群「不老騎士」中,有 $2$ 位曾罹患癌症、$4$ 位需戴助聽器、$5$ 位患有高血壓,即使其中有人三進三出醫院,但還是 完成了險峻路途的挑戰。這些騎士們曾是警察、軍人、牧師、老師或理髮師等,在不同人 生經驗的交流中,豐富了彼此的視野。
$2012$ 年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則有「樂齡卡打車」(Cycling Without Age)運動。哥本 哈根一位中年上班族奧利(Ole Kassow)有感於安養機構的老人家行動不便,於是利用下 班時間,用三輪車載老人家外出兜風。老人開心地要求回到他們充滿回憶的地方,有些多 年不說話的老人,開始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與地方的故事;失智症患者變得不再暴躁;盲 人對志工訴說他們聞到花香、聽到鳥鳴,感覺微風吹拂過耳際。志工駕駛員因此聽到許多 生命故事,更進一步認識自己的城市,也彷彿和老人形成了某種奧秘的聯繫。

請分項回答下列問題:
問題(一):臺灣與丹麥的樂齡活動案例,都有堅定的推動者。請分析上文所述兩件案例,活動內容的關鍵差異是什麼?用意有何不同?文長限80字以內(至多4行)。(占4分)

答案

關鍵差異在活動形式與主導性:臺灣「不老騎士」是長者「主動」騎車完成環島挑戰,意在「自我實現」與「體能突破」;丹麥「樂齡卡打車」則由志工「被動」載長者外出兜風,意在「社會參與」與「情感回憶」的觸發。前者強調長者的主體能動性,後者著重跨代互動與心靈陪伴。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國寫試題-02

問題(二):如果要帶長者在臺灣進行樂齡之旅,一定有許多待注意事項。請以「樂齡出遊」為題,寫一篇短文,說明樂齡出遊的意義,並思考如何照顧到長者在生理與情感上的需求。文長限400字以內(至多19行)。(占21分)

答案

樂齡出遊的意義非凡,它不僅是身體的移動,更是心靈的甦醒與社會連結的再造。對長者而言,走出慣常環境能刺激感官、活化心智,重燃對生活的熱情,並在與他人互動中找回歸屬感與自我價值,對抗孤獨與老化無力感。

要妥善照顧長者的生理與情感需求,需周詳規劃:
生理層面:1. 行程設計應「緩慢而深入」,避免緊湊勞累,預留充分休息時間。2. 交通選擇舒適平穩的交通工具,無障礙設施必須完善。3. 餐飲安排需考量牙口、慢性病飲食限制,力求軟質、清淡、營養均衡。4. 隨行應備妥常用藥物、簡易醫療用品,並有基本急救知識人員陪同。

情感層面:1. 行程可融入「懷舊元素」,如探訪其成長地、品嘗古早味,觸發美好回憶,滿足情感寄託。2. 鼓勵「分享與傾聽」,創造機會讓長者訴說生命故事,使其感覺被重視。3. 促進「跨代或同儕互動」,安排家人陪伴或同齡友伴共遊,強化社會支持網絡。4. 尊重長者意願,給予選擇權(如去哪裡、待多久),維護其自主與尊嚴。

總之,樂齡出遊的成功關鍵在於「以長者為中心」的貼心設計,讓這趟旅程既安全舒適,又充滿溫情與意義,真正達到身心共好的目標。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1學測國寫試題-03

二、
關於地球的記憶
被文字固禁在課本裡
我們的筆尖游走在山脈和海洋
翻譯每片花瓣的嬌嫩和露水的清新
所有的言語 答案
都靜放在我們的課本裡
等待我們翻起這一切的序幕(節錄自薛憶婷〈我們的課本〉)

以上這首詩,從課本啟動天馬行空的遐想,瞥見知識豐富的樣貌。科學頑童費曼 (Richard P. Feynman)曾說觀察轉動的餐盤,讓他得到很大的啟發,領略了興之所至的樂 趣。物理課可讓我們發現萬物運行的迷人,生物課帶領我們進入細胞核遊歷,外語課讓我 們聽見世界不同的文化。國文課堂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或「輕羅小扇撲流螢」, 詩中情境也往往能讓人神遊於現實之外。中學教育的課程內容,是否曾經點燃你對知識的 熱情?打開課本時,不知能否如〈我們的課本〉所述,揭開知識想像的序幕。

 

請回答下列問題:
如上文所述,若能從不同角度切入課本,進入知識的想像,或許可以讓課本帶領我們經歷驚奇的旅程。請以「當我打開課本」為題,寫一篇文章,敘述任一學科課本對你的意義,書寫你探索課本內容、知識的經驗與體會。(占25分)

答案

此題要求以「當我打開課本」為題,書寫特定學科課本對個人的意義與探索經驗。略解方向如下:
1. 破題與學科選擇:開門見山,說明當你打開某一學科(如國文、歷史、物理、生物、地理、外語等)的課本時,它對你而言不僅是考試的教材,更是通往一個廣闊迷人世界的入口。點明你將書寫的具體學科。
2. 具體探索經驗描寫:生動描述你如何「進入」這本課本的知識想像。例如:
- 若選擇國文課本:描述如何從陶淵明的詩句「採菊東籬下」神遊至田園的靜謐,或從「輕羅小扇撲流螢」體會古典夏夜的幽情,文字如何激發你的畫面感與共鳴。
- 若選擇歷史課本:描述如何從冰冷的年代事件中,想像古人的生活、情感與抉擇,彷彿與歷史人物對話,理解時代的波瀾壯闊。
- 若選擇物理課本:描述如何從公式定律中,看見宇宙運行的奧秘,如費曼觀察轉動餐盤般,對萬物規律感到驚奇與著迷。
- 若選擇生物課本:描述如何將細胞結構想像成微觀城市,一次生態系的介紹彷彿帶領你進行了一場紙上森林探險。
3. 意義與體會闡述:深入談論這番探索帶給你的收穫與體悟。這本課本如何點燃你對該領域知識的熱情?它如何改變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是讓你更懂得欣賞文字之美、理解人性與社會的複雜、驚嘆自然與科學的法則,還是開拓了你的文化視野?說明課本作為知識的載體,如何成為你心智成長、想像力飛翔的起點。
4. 結語:總結「打開課本」這個動作的豐富層次。它不只是學習的開始,更是一段段驚奇旅程的序幕,承載著知識的力量與想像的自由,邀請你不斷探索與發現。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