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來找 > 國文 > Page 42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08

依據下文,最符合「康德看法」的敘述是:
有人天生熱愛助人,他們有惻隱之心,因助人而得到快樂。康德卻認為,出於慈悲心的行善,不論如何正確或如何溫柔敦厚,都沒有道德價值。這似乎違反一般見解。助人為快樂之本不是很好嗎?康德會說沒錯,他當然不覺得愚蠢慈悲心行事有何不對。他只是區別出助人的兩種動機,一是為了讓自己快樂,二是視為義務。康德堅持,只有視為義務的動機才具道德價值。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慈悲心是值得稱讚和鼓勵,卻不值得尊敬。(改寫自適可,桑德爾著,樂為良譯《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A)助人為樂涵具道德價值
(B)只要行善助人就具有道德價值
(C)出於慈悲心的行善不值得鼓勵
(D)值得尊敬的行善動機是出於義務

[單選題]
答案

康德觀點:
- 出於快樂的行善無道德價值
- 出於義務的行善才有道德價值
- 慈悲心行善值得稱讚但不值得尊敬
(D)正確表達康德觀點
故正確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09

依據下文,□□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甲、因聞得鹽政欲聘一□□,雨村便相托友力,謀了進去,且作安身之計。(《紅樓夢》第2回)
乙、空著我埋怨爹娘,選□□做婿,相貌堂堂,自一夜花燭洞房,怎提防這一場。(元雜劇《秋胡戲妻》)
丙、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長,周公反政成王,□□就群臣之位。(《史記·周本紀》)
(A)西賓/東床/北面
(B)西賓/西席/南面
(C)東道/東床/南面
(D)東道/西席/北面

[單選題]
答案

甲:西賓指塾師或幕友,符合賈雨村謀職情境
乙:東床指女婿,出自東床坦腹典故
丙:北面指臣子之位,周公還政後北面稱臣
故正確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10

依據下文,最符合主旨的是: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患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荀子》)
(A)王道無偏 (B)無欲則治 (C)爭起於分界 (D)禮源於治亂

[單選題]
答案

荀子觀點:
欲望→爭奪→混亂→制定禮義來治理
主旨是禮的起源在於治理混亂
故正確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11

某秀才參加鄉試,題目出自「四書」。他在文中闡釋題意:「人不能不與世為酬酢,言色恭行焉。」情之不可已,本自有當然之則也。乃巧好為言,容悅為色,周旋舉止,悉邪為之。」則試卷題目最可能是:
(A)色厲而內荏
(B)一言可以興邦
(C)巧言令色足恭
(D)名不正則言不順

[單選題]
答案

文中批評「巧好為言,容悅為色」即巧言令色,「足恭」指過分恭敬。對應《論語》「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12

關於下文陶、馬二人的對話,敘述最適當的是:
陶一日謂馬曰:「君家固不豐,僕日以口腹累知交,胡可為常?為今計,賣菊亦足謀生。」馬素介,聞陶言,甚鄙之,曰:「僕以君風流高士,當能安貧。今作是論,則以東離為市井,有辱黃花矣。」陶笑曰:「自食其力不為貪,賣花為業不為俗。人固不可苟求富,然亦不必務求貧也。」(《聊齋誌異·黃英》)
(A)陶以馬未能安貧為恥
(B)馬希望陶能自食其力
(C)陶與馬商議賣菊維生
(D)馬怕家貧而有辱於陶

[單選題]
答案

(C)正確。陶提議賣菊謀生,馬認為此舉庸俗。
(A)錯誤。是馬認為陶應安貧
(B)錯誤。馬反對賣花謀生
(D)錯誤。馬是覺得賣花辱沒菊花高雅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13

關於詩中石蒼舒之「病」,敘述最適當的是: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何用草書誇神速,開卷惝恍令人愁。我曾好之每自笑,君有此病何能瘳。自言其中有至樂,適意無異逍遙遊。近者作堂名醉墨,如飲美酒消百憂。乃知柳子語不妄,病嗜土炭如珍羞。(節錄自蘇軾〈石蒼舒醉墨堂〉)
(A)石蒼舒醉心翰墨成疾仍不改其樂,蘇軾擔心他過度沉迷而招禍
(B)石蒼舒嗜書與柳子嗜土炭如珍釐之病,蘇軾認為皆蘊不遇之憾
(C)蘇軾好書藝而與石蒼舒同病,但自慚不及石神速,故開卷惝恍
(D)蘇軾消遣石蒼舒病重難癒,意在稱美其癡迷書藝而能逍遙自樂

[單選題]
答案

(D)正確。蘇軾以幽默口吻稱石蒼舒嗜書如病,但實為稱讚其從書法中獲得至樂。
(A)錯誤。蘇軾並未擔心招禍
(B)錯誤。未提及不遇之憾
(C)錯誤。蘇軾自認同好,非自慚
故正確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14

14-15為 題 組 。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14-15題 。

下列關於牛仔褲的敘述,最符合上文內容的是:
一系列華美的修辭被時尚工業與大眾媒體用以頌揚牛仔褲——「自由無拘」「簡單率直」、「獨立反叛」……甚至有學術作品形容它是民主普及、平等擁有的意義載體。牛仔褲的特別,大概在於擁有某種難以駕馭、持續自我定義的矛盾性。20世紀初的美國,牛仔褲被打造成「新平民」階級的大眾認同,既依賴左派意象,卻又是流行商品;屬於普羅階級,卻訴諸個體叛逆。牛仔褲逐漸打破既定的衣著邏輯,既是流行裝扮但又隨意邏輯。如今,牛仔褲繼續自體矛盾、增生。在空間面向上,巴黎舞臺的走秀名模、倫敦廣場的抗議人士、紐約華爾街的小開、東京秋葉原的騷客都穿著它,各取所需,各盡所能;在時間面向上,即使不能穿的二手破褲,也擁有驚人的市場價值。(改寫自李明璁〈牛仔褲〉)

(A)難以駕馭的時尚衣著
(B)凸顯特異的小眾精神
(C)蘊含豐富的意義詮解
(D)追求品味的設計質感

[單選題]
答案

(C)正確。文中強調牛仔褲承載多種矛盾意義,可被不同群體賦予不同詮釋。
(A)錯誤。文中說它普及而非難以駕馭
(B)錯誤。它是大眾服飾非小眾
(D)錯誤。文中未強調設計質感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15

下列各組概念,最不適合用來解釋上文所指「牛仔褲的矛盾性」的是:
(A)左派意象/流行商品
(B)普羅階級/個體叛逆
(C)流行裝扮/隨意邏輯
(D)新平民階級/大眾認同

[單選題]
答案

(D)「新平民階級/大眾認同」是並列關係,不構成矛盾。
(A)(B)(C)三組皆呈現對立矛盾關係。
故正確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16

依據資料甲,關於陸游的煮粥祕訣,下列敘述最適當的是:

甲、陸游粥品私房筆記
烏豆粥:用新好大烏豆一斤,炭火煅一日,當糜爛。(此時)可作三升米粥,至極熟,下豆,入糖一斤和勻,又入細生薑茶子四兩。

地黃粥:用地黃二合,候湯沸,與米同下。別用酥二合,蜜一合,炒令香熟,貯器中,候粥欲熱乃下。

枸杞粥:用紅熟枸杞子,生細研,淨布絞汁,每粥一碗用汁一盞,加少煉熟蜜乃罷。

(A)煮粥時間長短,依序為地黃粥>烏豆粥>枸杞粥
(B)以烏豆、枸杞煮粥,烏豆和枸杞均須預先處理備用
(C)以地黃、枸杞煮粥,均須在起鍋後另加以蜜炒製的配料
(D)烏豆當於冷水時與米同煮,地黃則須待水沸後方與米入鍋

[單選題]
答案

(B)正確。烏豆需先炭火煅一日,枸杞需先研汁,皆需預處理。
(A)錯誤。無法比較時間長短
(C)錯誤。僅地黃粥需加蜜炒配料
(D)錯誤。烏豆是粥熟後下,非與米同煮
故正確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國文試卷-17

依據資料甲、乙、丙,關於陸游食粥與健康的敘述,最適當的是:

乙:陸游主張「若偶食一物多,則當減一物以乘除之」,又認為「養生所甚惡,旨酒及大肉」,提倡「食淡百味足」。不過,陸游的體質並不好,他曾提到自己「不進酒湯兼消渴」。古人所說的消渴,即今日所稱的糖尿病。陸游的牙齒也不好,有《齲齒》等一百多首與牙病相關的詩。其實,血糖控制不好的人,不但容易蛀牙,也會增加牙周破壞的程度。陸游晚年詩句「一齒屢搖猶決肉」、「欲墮不墮齒更危」,顯示他可能深為牙周病所苦。或許正因如此,陸游特別喜歡吃粥。

丙:掌握低 GI 飲食,遠離糖尿病!升糖指數(GI):是指食用食物後2小時內血糖增加值與基本值的比較。它顯示食物經腸胃道消化後產生的醣分所造成血糖上升的速度快慢。食物的GI值愈高會讓血糖上升的速度愈快。

(A)陸游曾向張耒求得煮粥筆記,鑽研粥品養生之道
(B)陸游吃粥雖可使牙齒免於咀嚼,卻不利於血糖控制
(C)吃粥兩小時內血糖波動小,能讓陸游的回籠覺睡得安穩
(D)加糖會讓陸游的粥品GI值上升,但長時間熬煮可減低粥品GI值

[單選題]
答案

(B)正確。粥品易消化,GI值高,不利血糖控制,與陸游的糖尿病矛盾。
(A)錯誤。文中未提及向張耒求筆記
(C)錯誤。粥GI值高,血糖波動大
(D)錯誤。長時間熬煮反而增加GI值
故正確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