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來找 > 國文 > Page 63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34

32-36為題組

廉外而潺潺,春意闌珊。羅素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李煜
南唐最後一位國君,在位十五年,國滅被俘入宋。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塵下矣,五十絲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虛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辛棄疾《破陣子》)
辛棄疾
生於北方,二十餘歲聚眾加入義軍抗金,後率軍投奔南宋。南歸後,為當權者所忌,或放廢家居,或沉淪下僚。

關於丙、丁二詞中的夢與現實,解讀最適當的是:(占2分,單選題)
(A)夢中皆突破局限,穿梭過去,現在與未來,虛實相生
(B)皆自歡快的夢境中醒來,從而生發想望落空的幻滅感
(C)李煜夢醒覺知「身是客」,辛棄疾夢中自憐「白髮生」
(D)夢醒後,對照夢境與當前的境遇,皆萌生壯志未酬之嘆

[單選題]
答案

丙詞李煜夢醒覺知身為俘虜,丁詞辛棄疾夢醒感嘆年老志未酬,均為夢醒後對比現實的失落。故(B)正確。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35

32-36為題組

若綜合甲、乙、丙、丁文提出下列理解,對①、②是否適當的研判應是:(占2分,單選題)
①丙詞以「一晌」形容「貪歡」,此散雜既足片刻的,應屬於短期記憶。
②丁詞寫吹角、塞外聲、點兵,融入年少抗金記憶的斷片,並潛藏夢想。
(A)①、②皆適當
(B)①、②皆不適當
(C)①適當、②不適當
(D)①不適當、②適當

[單選題]
答案

①「一晌貪歡」是夢中短暫歡樂,非指記憶類型,不適當;②丁詞融入過去軍旅記憶斷片,並潛藏夢想,適當。故(D)正確。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國綜試題36

32-36為題組

若參照甲文理解丙、丁二詞,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丙詞以「天上人間」的對比表達感受,亦暗示作者意識到怎樣的「自我」的變化?
(占2分,作答字數:20字以內。)
(2)夢是文學家表述記憶的一種手法。假設丁詞「夢回」後所寫的夢境,屬於「不由自主的回憶」,詞中何者是「提醒物」?它與作者回憶起的往事有何關聯?(占4分,作答字數:30字以內。)

[混合題]
答案

(1) 從君王到俘虜,身分與處境的巨大轉變。
(2) 提醒物是「劍」;與作者回憶起的戰場往事密切相關,觸發軍旅記憶。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01

下列「」內的字,讀音前後相同的是:
(A)「舁」出寶貨/吾生須「與」
(B)切而「哂」之/「諂」詞令色
(C)「迦」邏而行/外「地」內張
(D)若分「唸」域/暴「殄」天物

[單選題]
答案

(B)「哂」讀音為ㄕㄣˇ,「諂」讀音為ㄔㄢˇ,讀音不同。
(C)「迦」讀音為ㄐㄧㄚ,「地」讀音為ㄉㄧˋ,讀音不同。
(D)「唸」讀音為ㄓㄣˇ,「殄」讀音為ㄊㄧㄢˇ,讀音不同。
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02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是:
(A)辯論比賽上,辯士伶牙利齒能言善道
(B)老張刻意賣弄學問,反顯得矯柔造作
(C)科學交流會後,李同學覺得大有展獲
(D)他剽竊別人智慧,還恬不知恥地炫耀

[單選題]
答案

(A)「伶牙利齒」應為「伶牙俐齒」
(B)「矯柔造作」應為「矯揉造作」
(C)「大有展獲」應為「大有斬獲」
(D)完全正確無錯別字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03

依據下文,□□內最適合填入的詞語依序是:
月亮從大大小小的雲朵裡照下來,就像是從厚薄不勻的□□中滲出來的,滴到
柏油路上,濃一塊,淡一塊,成了深深淺淺的□□。□□的城市。街上的人都那麼匆匆地
趕路,各找各的營養。(聶華苓〈月光.枯井.三腳貓〉)
(A)破海綿/皎潔/貪婪
(B)破海綿/青蒼/貧血
(D)舊報紙/皎潔/貧血

[單選題]
答案

「厚薄不勻」對應「破海綿」的吸水性,「深深淺淺」對應「青蒼」的顏色層次,「各找各的營養」對應「貧血」的城市隱喻。故選(B)。
答案:(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04

丘成桐是知名數學家,下文將數學與文學並談,主要用意是強調:
《詩經》的「北風其涼」,假風以刺威虐;「雨雪霏霏」,因雪以怒征役──皆興發
於此而義歸於彼。有深度的文學作品必須有「義」、有「比興」,數學亦如是。我們
在尋求真知時,往往只能依循研究的大方向,憑著對大自然的感覺邁進,這種感覺因個人
的修養而定。文學家為了描述最佳意境,不見得忠實描寫現象界。如賈島追究「僧推
月下門」與「僧敲月下門」的區別,並不在乎所說的是不同的事實。數學家創造美好的
理論,也不必依隨大自然的規律,只要邏輯推導沒有問題,就可以盡情發揮想像力。
(改寫自丘成桐〈數學和中國文學的比較〉)
(A)數學家若兼具文學修養,即可將寫作原理轉用於創造數學理論
(B)數學家雖可不依大自然規律,但無法如詩人般不忠實描寫現象
(C)數學家在論證有效下,可如詩人般馳騁想像,憑感覺創造理論
(D)數學家的意圖,如同「比興」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待讀者解謎

[單選題]
答案

文中強調數學與文學創作都需要想像力與感覺,數學家在邏輯有效的前提下可以像詩人一樣發揮創造力,不必拘泥於自然規律或事實描寫。故選(C)。
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05

下文_____處,若要填入使文章前後連貫的文句,最適當的是:
吾聞之,六國合從,而辨說之材出;劉、項並世,而籌畫戰鬥之徒起;唐太宗欲治,
而諫議諫諍之佐來。此數輩者,方此數君未出之時,蓋未嘗有也。____。天下之廣,
人物之眾,而曰果無材可用者,吾不信也。(王安石〈材論〉)
(A)人君苟欲之,斯至矣
(B)古之人,於材有以致育成就之
(C)人之有異能於其身,猶維之在囊
(D)後之在位者,蓋未嘗求其說而試之以實也

[單選題]
答案

前文舉例說明人才因時勢需求而出現,後文強調天下人才眾多,中間應填入承上啟下之句。(A)「人君苟欲之,斯至矣」意為君主若想要人才,人才就會出現,與前後文意貫通。
答案:(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06

6-8為題組。閱讀下文,回答6-8題。
深夜,斜臥床榻,隨手抽取一本小几上疊放的書漫讀助眠,已是長年習慣。書宜輕巧易掌握,內容勿過於深奧嚴肅,否則刺激興奮,反失效果。那夜,從書堆抽出體積特小的日本岩波書店口袋望書,曾閱讀過部分而未竟,書頁間夾著一張書籤,姑且從有書籤的那頁讀起來。翻閱兩三頁後,忽有一張小小的短笺滑下,上面印著淺淺好看藍紫色的鉛印字:
山笑——根據《廣解苑》
併句的季節語。謂眾樹一齊吐芽的春季華麗景致。相對的,「山眼」指枯槁尖卻精采的山,「山麓」則是被紅葉裝扮的山,各為冬、秋季節語。見於北宋畫家、兼山水畫理論家郭熙的「四時山」。《廣解苑》雖未採入,但青青的夏季的山是「山滴」。
這幾行文字與我手中捧讀的書全不相關。把紙片反過來看,正中央印著岩波書店新印製的辭典《廣解苑》書脊樣本,原來正面文字是為第五版《廣解苑》做的廣告。
廣告何以題為「山笑」,又引用郭熙「四時山」的字句呢?根據《廣解苑》,「山笑」一詞,是併句(日本古典短詩)的季節語,典出於北宋郭熙的《山水訓》。按捺不住好奇,索性走到書房去查究。《山水訓》的原文是這樣的:「真山水之煙風,四時不同。春山淡泊而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淨而如粒,冬山慘淡而如瞳。」雖然日文廣告詞引述的文字,把原文的「如笑」、「如滴」、「如粒」、「如瞳」改為「山笑」、「山滴」、「山粒」、「山眼」,以適合其語言習慣,且文章次序也略有變動,但郭熙的絕妙比喻,卻被生動地化為一副含帶高粱性質的文字裡,不得不令人佩服!至於在四季不同山色中擇取「山笑」為題,從我正在閱讀的書印刷發行時間推斷,應是配合此書是春季版的效果,也是神來之筆。
日本的文士不僅寫作漢詩文,即使和歌、併句也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這段廣告詞可以為證。查得這些飛燕大脈,我心中釋然,雖則睡意全消,卻經驗了一次愉悅的失眠。
(改寫自林文月《山笑》)

有關書中紙片訊息的解讀,敘述最適當的是:
(A)為目前正在閱讀之書的廣告文案
(B)《廣解苑》收錄併句四季的季節語詞條
(C)以「山笑」為廣告主題,是依循季節的順序
(D)《廣解苑》對季節語的解釋,和《山水訓》不完全相同

[單選題]
答案

紙片是《廣解苑》的廣告,非正在閱讀之書的廣告,故(A)錯。《廣解苑》未完全採入四季語,故(B)錯。選「山笑」是因配合春季版,非依季節順序,故(C)錯。《廣解苑》將「如笑」改為「山笑」等,解釋與《山水訓》不完全相同,故(D)正確。
答案:(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國綜試題07

6-8為題組

文本作者說自己「經驗了一次愉悅的失眠」,最可能的原因是:
(A)受到廣告的吸引而渴望讀完此書
(B)併句優美典雅文詞讓人陶醉不已
(C)驚佩郭熙的文句化用於廣告之妙
(D)能盡窺併句的發展脈絡而感到驕傲

[單選題]
答案

文中作者因好奇而查證,發現廣告巧妙化用郭熙文句,對此深感佩服,因而雖失眠卻感到愉悅。故選(C)。
答案:(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