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11

依據下文,最符合主旨的敘述是:
天下有可為其半而不可為其全者,偏枯之藥可以治偏枯,倍其偏枯之藥不可以起死人也。天下有可為其全而不可為其半者,惟夫擔薪而汲,捷步以趨,去其半而不能行,非力不足,勢不便也。(章學誠《文史通義》)
(A)再珍貴的藥材亦無法起死回生,面對死生窮盡,當樂天知命
(B)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成事者多因半途而廢,並非力不能及
(C)應世處事不能拘執一方,必須衡量狀況,審時度勢以制其宜
(D)完滿或缺殘非由表象判斷,而是取決於主體如何處理和定義

答案

(C)正確。文中以醫藥、擔薪為喻,說明處事需依具體情況權變,不能一概而論。
(A)錯誤。非討論生死觀
(B)錯誤。非強調堅持不懈
(D)錯誤。非主觀定義問題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12

關於下文王若虛的論述方式,說明最適當的是:
「郊寒白俗」,詩人類鄙薄之。然鄭厚評詩,荊公、蘇、黃輩曾不比數,而云:「樂天如柳陰春鶯,東野(郊)如草根秋蟲,皆造化中一妙」,何哉?哀樂之真,發乎情性,此詩之正理也。(王若虛《濟南詩話》)
(A)運用對比映襯以凸顯詩人品格上的差異
(B)藉物象之喻強調詩人長於自然草蟲之詠
(C)先述習見論評,再引前人說法表達觀點
(D)先分述各家短長,再總論詩歌創作之道

答案

(C)正確。先提「郊寒白俗」的普遍看法,再引鄭厚不同評價,最後提出自己「哀樂之真」的觀點。
(A)錯誤。非比較詩人品格
(B)錯誤。物象是比喻,非實指
(D)錯誤。未分述各家短長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13

施先生參加朋友舉辦的宴會,贈詩一首:「桂已飄香菊作花,門前遙駐七香車。競傳丰度誠端好,定卜咸宜到室家。」依據詩意,最適合這場宴會的題辭是:
(A)珠聯璧合
(B)椿萱並茂
(C)君子攸居
(D)望重桑梓

答案

詩中「七香車」指迎親車,「咸宜到室家」指婚姻美滿,應為婚宴。
(A)「珠聯璧合」賀新婚
(B)「椿萱並茂」賀父母壽
(C)「君子攸居」賀新居
(D)「望重桑梓」賀德望
故正確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14

依據下表的故事角色設定,推斷古代經典中的人物關係,最適當的敘述是:

(A)《史記》中,樊噲是劉邦的伙伴
(B)《楚辭》中,漁父是屈原的導師
(C)《紅樓夢》中,薛寶釵是林黛玉的伙伴
(D)《儒林外史》中,胡屠戶是范進的導師

答案

(A)正確。樊噲忠於劉邦,能力地位不如劉邦,符合伙伴設定。
(B)錯誤。漁父與屈原是思想交鋒,非師徒
(C)錯誤。薛林是情敵關係,非伙伴
(D)錯誤。胡屠戶勢利,非導師
故正確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15

15-17為 題 組 。 閱 讀 下 列 詞 選 資 料 , 回 答 15-17題 。

關於上表內容的探究,最適當的是:

(A)從四本明代詞選的備註「#」可知,部分署名為李清照的詞作,真正作者是朱淑真
(B)南宋詞選偏好孫夫人、魏夫人詞作的情況,到明代有所轉變,二位詞人的地位改由朱淑真取代
(C)《唐宋諸賢絕妙詞選》肯定女詞人,「閨秀」卷共收錄十位女詞人詞作,每位至少選錄二首作品
(D)參考備註「*」推算《梅苑》、《樂府雅詞》中每位詞人的獲選作品平均量,可對照出李清照詞頗受二書青睞

答案

(D)正確。《梅苑》僅1位女詞人(李清照)18首;《樂府雅詞》2位女詞人33首,李清照占23首,顯示其受青睞。
(A)錯誤。備註「#」指歸屬存疑,非指作者為朱淑真
(B)錯誤。明代詞選仍收錄魏夫人、孫夫人作品
(C)錯誤。10位女詞人29首作品,平均不足3首,非「每位至少二首」
故正確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16

若以上表為研判依據,關於甲、乙兩項推論,最適當的是:
甲、《花草粹編》選錄的詞人總數、詞作總數,均比《樂府雅詞》超出許多。
乙、《類編草堂詩餘》僅調整《草堂詩餘》的分類方式,未更動收錄的詞作。
(A)甲正確,乙錯誤
(B)甲錯誤,乙正確
(C)甲無法判斷,乙錯誤
(D)甲正確,乙無法判斷

答案

甲正確:《花草粹編》女詞人52位147首,《樂府雅詞》2位33首,數量明顯超出。
乙無法判斷:表中僅顯示兩書收錄女詞人及作品數相同,但無法推知是否「僅」調整分類而未更動詞作。
故正確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17

上表中的詞選多有收錄李清照〈武陵春〉。關於此詞的解讀,最不適當的是: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A)藉由「花已盡」、「日晚」象徵美好事物的凋逝和歲月的滄桑
(B)以「倦梳頭」、「淚先流」表現物是人非、世事無常的無力感
(C)以「聞說」、「也擬」、「只恐」層遞表現出愈益濃烈的遊興
(D)藉由「舴艋舟」之「載不動」,述說自我承受不住憂愁之深重

答案

(C)最不適當。「聞說」、「也擬」、「只恐」是轉折關係,表現從動念出遊到擔憂取消的心理變化,非「愈益濃烈的遊興」。
(A)(B)(D)解讀皆適當。
故正確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18

18-19為 題 組 。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18-19題 。

下列敘述,最符合乙文對甲文「人禽之辨」詮釋的是:
甲: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孟子》)
乙:「幾希」,言幾於無也,乃一線之象,非一點之象,凡事俱異。凡事之異無多,猶一差錯,則墮入彼中。如禽獸亦未嘗不知「庶物」,只是不「明」;亦未嘗不有「倫類」,只是不「察」;未嘗不有所愛,而不能「行仁」;未嘗不有所宜,而不能「行義」。舉凡日用飲食,俱有異處,而俱差不遠,此其所以必戰兢惕厲,無時無事不忍求其所以「異」也。「存之」,謂存其所以異者,以要言之,謂之人道。(《四書箋解》)
(A)人禽在道德意識和日用飲食等各方面,都有很大差異
(B)禽獸亦具對外在事物的認知能力,且擁有情感和好惡
(C)人只要稍有過錯,在價值層次上,即墮入禽獸的範疇
(D)禽獸未嘗無仁義之心,但缺乏追求仁義的意志和智力

答案

(B)正確。乙文闡釋禽獸亦有知覺、情感,但缺乏人的道德自覺與實踐能力。
(A)錯誤。乙文強調差異細微(「幾希」、「俱差不遠」)
(C)錯誤。過度推論
(D)錯誤。禽獸無仁義「之心」,僅有本能
故正確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19

依據甲、乙二文,君子面對「幾希之異」的態度是:
(A)嚴別差異,彰示人道的尊嚴和價值
(B)存同去異,建立物我共同遵循的仁義準則
(C)異中求同,探索萬物在紛殊表象下的共同本質
(D)尊重差異,體認萬物平等,脫離以人為本位的思考

答案

(A)正確。君子需時刻存養、擴充那細微的差異(仁義),以確立人道價值。
(B)錯誤。是「存異」非「去異」
(C)錯誤。非求同,是嚴辨差異
(D)錯誤。孟子主張人禽有別,非萬物平等
故正確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0學測國文試卷-20

20-21為 題 組 。 閱 讀 下 文 , 回 答 20-21題 。

下列敘述,最符合上文觀點的是:
我曾開玩笑說,專業經理人像哈士奇,吃的是每個月主人給的飼料;創業家像狼,必須聞得到血的味道,捕不到獵物就無法生存。哈士奇的時間是主人的,沒有了主人,他的時間就沒有價值,狼的時間則屬於自己。出售有限的時間,是上班族哈士奇的獲利模式。狼的視野不一樣,他們不會單獨行動,因為狩獵靠的是狼群,所以狼懂得購買別人的時間來做事。
哈士奇的時間如何計價?價格通常來自價值,而「to be(你是誰)」的價值比「to do(做的內容)」高很多。以演講為例,如果會製作精美的簡報,可能一小時計價千元;如果內容很有用,可能一小時值萬元。不過,如果請林志玲演講,企業願意付更高費用的理由,不是簡報精美或內容有用,而是因為演講者是林志玲。
雖然有血統的哈士奇也會看家的土狗值錢,但不斷學習成長的土狗,當他的價值被公司過度低估,那就是他出走的時候。出走的頂尖土狗沒有主人的飼料,很快就會變成狼。(改寫自盧希鵬《為什麼員工都是哈士奇,狼呢?》)
(A)創業家全憑視野,不需有專業經理人的學養
(B)人才若形成品牌,便難以用一般標準衡量其價值
(C)狼具有侵略性,迫使哈士奇以販售時間交換生計
(D)土狗靠出走成為狼,哈士奇靠時間熬得久而成為狼

答案

(B)正確。文中以林志玲為例,說明個人品牌(to be)的價值超越具體能力(to do)。
(A)錯誤。未否定專業學養
(C)錯誤。因果顛倒
(D)錯誤。哈士奇比喻安於現狀者,非靠時間成為狼
故正確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