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21

21. 依據下文,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紅樓夢》作者透過神話與寓言的層層架構,創造了一個開天闢地的頑癡情種賈寶玉,以這個踽踽於洪荒的第一畸零人,來傳達他對生命的孤奇領悟。
凡讀《紅樓夢》而真能為解人者,必能體味作者徘徊掙紮於傳統文化激流中之無奈與痛楚。作者創造了一個獨步古今的賈寶玉,其靈奇乖僻,完全處於傳統法度之外;其耽情溺色,更使天下視之若魔。這個賈寶玉是被幽禁於傳統文化心靈深處的禁忌與壓抑之大解放,故人亦以「混世魔王」稱之。
《紅樓夢》以情為心的全盤架構,正契應湯顯祖「因情成夢,因夢成戲」、「世有有情之天下,有有法之天下」之說。在有法之天下中,有情之天下只能成其為夢,以寄諸於筆墨之間。賈寶玉癡魔怪僻的造型,固然是一種「情」的誇張強調、壓抑與反抗的姿態,然則另一面向,卻也依舊是一個掩飾的面具,一種畸零的姿態。故以之為魔為怪,為病為屙,正顯示正統禮法之約束力量依然存在。(改寫自張淑香〈頑石與美玉〉)
(A)「混世魔王」象徵賈寶玉雖不容於世,卻不願受拘束的反抗力量
(B)《紅樓夢》以情為心,藉由「夢」暗示情不被法所容的現實困境
(C)《紅樓夢》作者創造賈寶玉的畸零姿態,隱含對人生的一種幽獨懷抱
(D)魔怪病屙點出賈寶玉與眾不同的特質,用以暗喻耽情溺色實為一種病
(E)以神話為故事架構,是為了規避《紅樓夢》作者不接受傳統禮法的事實

答案

答案:(A,B,C)。略解:A「混世魔王」體現賈寶玉反抗傳統,正確;B「因情成夢」暗示情違禮法,正確;C「畸零人」隱含作者幽獨感悟,正確;D「耽情溺色為病」錯,是反抗姿態;E「規避不接受禮法」錯,是傳達掙紮,故選A,B,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22

22. 依據右詩,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白靈〈及時雨〉
滿江的濃墨自兩萬英尺的高空/瀉下,瀉─下/下到山頭丘陵盆地以及我家窗前卻是/烏雲洶湧/一似踢起煙塵萬丈/奔騰在宣紙下端的/萬匹黑馬/遲遲不肯下凡
新店溪的血壓正低/水龍頭們在我洗澡的當頭忽然/氣喘,太太守候門外的消防車旁叫著/水呀水呀/而昨天還在山上的/青潭直潭翡翠谷/今天都坐在報紙上飛進屋來
一道金鞭猛地抽了我眼睛一下/窗外千里之遠的山上馬蹄雷動/瞬間便殺到我浴室的窗前/為首的一匹,定睛看去/哎呀!好個宋江 宋江外號「及時雨」
(A)「奔騰在宣紙下端的/萬匹黑馬 /遲遲不肯下凡」,敘寫烏雲密布但始終未降雨
(B)「水龍頭們在我洗澡的當頭忽然 /氣喘」,描繪因水龍頭故障使水管壁發出異聲
(C)「青潭直潭翡翠谷/今天都坐在報紙上飛進屋來」,指報紙報導天降甘霖的消息
(D)「一道金鞭猛地抽了我眼睛一下」,描摹雨過天青時,虹橋乍現天際,光彩炫目
(E)「哎呀!好個宋江」,運用《水滸傳》的典故,抒發終降大雨的快意,具體點題

答案

答案:(A,E)。略解:A「黑馬遲遲不下凡」喻烏雲不散、未降雨,正確;E「宋江(及時雨)」喻大雨,點題,正確;B「水龍頭氣喘」指停水;C「報紙上飛進屋」指報導旱情;D「金鞭抽眼」指驟雨來臨的視覺衝擊,故選A,E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23

23.

武俠小說論及武術武道,多受傳統文化影響。依據古龍《浣花洗劍錄》中紫衣侯對劍法的論述,可與其觀點相應的選項是:
紫衣侯:我雖將天下所有劍法全部記住,我那師兄也能記得絲毫不漏,但他卻能在記住後又全都忘記,我卻萬萬不能,縱然想盡千方百計,卻也難忘掉其中任何一種。我那師兄將劍法全都忘記之後,方自大徹大悟,悟了「劍意」,他竟將心神全都融入了劍中,以意馭劍,隨心所欲。雖無一固定的招式,但信手揮來,卻無一不是妙到毫巔之妙著。也正因他劍法絕不拘囿於一定之形式,是以人根本不知該如何抵擋。我雖能使遍天下劍法,但我之所得,不過是劍法之形骸;他之所得,卻是劍法之靈魂。我的劍法雖號稱天下無雙,比起他來實是糞土不如!
(A)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B)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C)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D)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E)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答案

答案:(A,B,D)。略解:A「得意忘言」喻師兄悟劍意忘招式,正確;B「大象無形」喻無固定招式卻精妙,正確;D「為道日損」喻捨棄招式悟劍意,正確;C「受國之垢」、E「相忘於江湖」與劍法論述無關,故選A,B,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24

24. 下列二段文字論述曲的創作,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甲、秋燈明翠幕,夜案覽蕓編。今來古往,其間故事幾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瑣碎不堪觀。正是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論傳奇,樂人易,動人難。知音君子,這般另作眼兒看:休論插科打諢,也不尋宮數調,只看子孝共妻賢。正是驊騮方獨步,萬馬敢爭先?(高明《琵琶記》〈水調歌頭〉)
乙、何元朗,一言兒啟詞中寶藏。道欲度新聲休走樣。名為樂府,須教合律依腔。寧使時人不鑑賞,無使人撓喉捩嗓。說不得才長。越有才,越當著意斟量。(沈璟〈二郎神‧論曲〉)
(A)甲文主張傳奇宜透過故事的演出,達到移易風俗的作用
(B)乙文認為作者越是有才華,越當以通俗為標準斟酌文詞
(C)甲文強調戲曲的趣味性與娛樂性,乙文強調作家的才情
(D)甲文重視戲曲教化效果,乙文不太在意曲作是否受賞識
(E)甲乙二文皆主張作曲應費心經營,務必使曲文協合音律

答案

答案:(A,D)。略解:A甲文「只看子孝共妻賢」主張教化,正確;D甲文重教化,乙文「寧使時人不鑑賞」不重賞識,正確;B乙文重「合律」,非通俗;C甲文重教化,乙文不重才情;E甲文不重音律,故選A,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25

參考框線內的甲、乙、丙三則材料,發表你對「國際人才流動」的看法。文長限200-250字(約9-11行)。
甲: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彊者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齎盜糧者也。(李斯〈諫逐客書〉)
乙:本國人才受到他國提供的優渥薪資或居留條件所吸引,為他國效力,造成本國人才外流嚴重。
丙:輸入人才有助提升國家競爭力,但也會剝奪本國人才就業機會、瓜分社會資源、衍生文化衝擊。

答案

答案:國際人才流動是柄雙刃劍,需理性看待。如李斯所言,國家當如泰山不拒土壤,引進人才可提升競爭力,若閉門拒才,反如"藉寇兵而齎盜糧"。然其亦有隱憂:人才外流會削弱本國潛力,輸入人才或擠壓本國就業、引發文化摩擦。故國家應建合理機制:對內完善保障,留住核心人才;對外開放包容,善用國際人才,平衡流動利弊,方得長遠發展。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6指考國文考科-26

生命中,我們會經由各種方式與人相遇,也往往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真實性情、發展優勢、人際角色… … ,從而思考自己的可能或不能。你在人際互動中如何找到自己?對於所找到的自己,你有什麼期待?請以「在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為題,寫一篇文章,論說、記敘、抒情皆可,文長不限。

答案

答案:# 在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在人際互動中找到自己
記得初中時,我總是沈默地躲在課室角落,以為安靜就是我的標籤。直到一次班會,班長臨時請我負責黑板報的文字書寫——那是我第一次在眾人面前展露書法功底。同學們驚喜的掌聲、老師鼓勵的眼神,像一束光,照亮了我以為"只會安靜"的世界。從此,我開始主動參與文宣工作,在與同學討論版面設計、修改文字的互動中,我不僅鞏固了書法優勢,更發現自己擅長傾聽與協調,能將大家的想法整合為完整方案。 後來在社團活動中,我曾因堅持己見與夥伴爭執。冷靜後聽取他們的意見,才明白自己有"固執"的盲點。這次互動讓我學會謙和,懂得在堅持與妥協間找平衡。如今的我,不再是那個怯生生的角落少年。我知道自己熱愛文字,也能在團隊中發揮協調作用。未來,我期待在更多人際互動中,保持真誠,既發揮長處服務他人,也勇於正視不足,讓自己成為更溫暖、更成熟的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