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指考
105指考國文考科-14
[題組:第14題到第15題]
越甲至齊,雍門子狄請死之。齊王曰:「鼓鐸之聲未聞,矢石未交,長兵未接,子何務死之?為人臣之禮邪?」雍門子狄對曰:「臣聞之:昔者王田於囿,左轂鳴,車右請死之,而王曰:『子何為死?』車右對曰:『為其鳴吾君也。』王曰:『左轂鳴者,工師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車右曰:『臣不見工師之乘,而見其鳴吾君也。』遂刎頸而死。知有之乎?」齊王曰:「有之。」雍門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鳴吾君也,豈左轂之下哉?車右可以死左轂,而臣獨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頸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齊王有臣鈞如雍門子狄,擬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歸。(《說苑‧立節》)
14. 依據上文,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齊王指責雍門子狄臨陣脫逃,未善盡人臣之責
(B)雍門子狄認為使君王陷於危殆,實為臣子之罪
(C)齊王對於雍門子狄有所誤解,致使他自刎明志
(D)車右為無力督導工匠製車而自責,故刎頸而死
105指考國文考科-15
105指考國文考科-16
[題組:第16題到第17題]
家常話固然親切,聽多了卻讓人生膩。詩人正是意識到這點,因而對習慣的語言形式進行改造。首先是省略,副詞、介詞等在詩中消失,使詩句的結構關係變得鬆散;其次是錯綜,使詩句中的詞彙可以相互易位。詞語的省略與錯綜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原來直線呈現的詩境轉變為平行疊加,而疊加、組合的方式,全可憑讀者的審美經驗。例如杜甫的「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詩人的所思所見,也許是「微風(吹動)岸(上)細草,舟(上的)危檣(在)夜(中)獨(自矗立)」,或者是「微風(吹動著)細草(之)岸,獨(立)夜(中的)危檣(之)舟」,或者是「岸(上的)細草(在)微風(中擺動),舟(上的)危檣(在)夜(中)獨(立)」。它們省略了「的、在、上、中、吹動、矗立… … 」,詩境於是「還原」為物象平列雜陳的視覺印象,並由此產生理解的歧義,為讀者留下想像的「空白」。然而,倒也不用擔心讀者誤解詩的意脈,歐陽脩《六一詩話》引梅聖俞評「雞鳴茅店月,人跡板橋霜」雲:「作者得於心,覽者會以意,殆難指陳以言也。」既然能「會以意」,就不至於誤解;縱然誤解,也是在那幅既定的視境中誤解;視境既有範圍,意義也就有所限制。那麼,能在這個範圍中多出若幹理解與體會,恰恰是詩歌所追求的藝術效果。(改寫自葛兆光《漢字的魔方》)
16. 上文引用杜甫詩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說明:
(A)省略和錯綜的靈活運用,使杜詩能別樹一幟
(B)杜詩長於經營視覺意象,豐富讀者審美經驗
(C)儘管讀者嘗試多種想像,仍難理解詩人原意
(D)詩人刻意改造語言形式,提供詩境疊加空間
105指考國文考科-17
105指考國文考科-18
18. 依據右表,下列「」內的字義,符合甲骨文「涉」的字形本義的選項是:
(A)園日「涉」以成趣
(B)約 行 二 三 里 , 渡 兩 小 溪 , 皆 履 而 「 涉 」
(C)杭 有 賣 果 者 , 善 藏 柑 , 「 涉 」 寒 暑 不 潰
(D)追 懷 先 德 , 眷 顧 前 途 , 若 「 涉 」 深 淵 , 彌 自 儆 惕
(E)僕 自 到 九 江 , 已 「 涉 」 三 載 , 形 骸 且 健 , 方 寸 甚 安
105指考國文考科-19
19. 下列各組文句「」內的字,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
(B)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
(C)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
(D)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乘驢而去,其行若飛,回「顧」已遠
(E)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或」勸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
105指考國文考科-20
20. 關於右圖(五〇年代臺灣新詩),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內應填:紀弦
(B)由「縱的繼承」可大略推知,藍星詩社認為新詩應吸收古典傳統
(C)相對於「縱的繼承」的時間概念,「橫的移植」應是指學習外國的詩學思潮
(D)余光中〈橄欖核舟〉:「擊空明,泝流光,無論怎樣/那夜的月色是永不褪色的了」甚具「橫的移植」風格
(E)「橫的移植」和「縱的繼承」雖然觀點互異,但皆對新詩的風格有所反思,影響日後臺灣新詩的發展
105指考國文考科-21
21. 下列文句畫底線處的詞語,運用恰當的選項是:
(A)這份文件纖芥不遺地記錄當天所有人的進出時間,從中必能找出線索
(B)雖然案情一度陷入膠柱鼓瑟,但在偵探柯南的努力下,終於出現曙光
(C)格雷操作雷射切割加工已遊刃有餘,但仍不斷在精密技術上尋求突破
(D)土壤液化潛勢區公布後,不少人安土重遷,打算搬遷到較安全的地區
(E)服務人員因路上塞車而延誤時程,但客戶不以為然,仍願意繼續等候
105指考國文考科-22
22. 曹丕〈典論論文〉中「常人貴遠賤近」的「貴」,是「以… … 為貴」的意思。下列文句「」內的字,與「貴」字用法相同的選項是:
(A)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B)孟嘗君「怪」之,曰:此誰也
(C)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D)「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E)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