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學測數學B試題-01

某遊戲共有210位玩家,每位玩家均持有寶石,其中持有1顆的有1位,持有2顆的有2位,依此類推,持有20顆寶石的有20位。 試問這些玩家每人持有寶石數量的第90百分位數為下列哪一個選項?(1) 16;(2) 17;(3) 18;(4) 19;(5) 20

答案

1. 先計算前\(n\)組的累積人數:
- 前\(n\)組累積人數\(S_n=\sum_{k = 1}^{n}k=\frac{n(n + 1)}{2}\)。
- 計算\(\frac{n(n + 1)}{2}\),當\(n = 18\)時,\(S_{18}=\frac{18\times(18 + 1)}{2}=171\)人;當\(n = 19\)時,\(S_{19}=\frac{19\times(19 + 1)}{2}=190\)人。
2. 因為\(210\times90\% = 189\)人,\(171\lt189\lt190\),所以第\(90\)百分位數落在持有\(19\)顆寶石這一組。答案:(4)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數學B試題-02

已知\(a\),\(b\),\(c\)為實數,且滿足\(1\lt a\lt10\)、\(b = \log a\)、\(c = \log b\),試選出正確的選項。(1) \(c\lt0\lt b\lt1\);(2) \(0\lt c\lt1\lt b\);(3) \(0\lt c\lt b\lt1\);(4) \(1\lt c\lt b\);(5) \(c\lt b\lt0\)

答案

1. 已知\(1\lt a\lt10\),對於\(y = \log x\)(假設以\(10\)為底),當\(x = a\)時,\(b=\log a\),由對數函數性質可得\(0\lt\log a\lt1\),即\(0\lt b\lt1\)。
2. 又\(c = \log b\),因為\(0\lt b\lt1\),所以\(\log b\lt0\),即\(c\lt0\)。所以\(c\lt0\lt b\lt1\)。答案:(1)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數學B試題-03

某射擊遊戲的玩家要避開障礙物射擊目標。今在遊戲畫面中設立一直角坐標系,以長方形螢幕左下角點\(O\)為原點,螢幕下方的邊緣為\(x\)軸、螢幕左方的邊緣為\(y\)軸,目標物放在點\(P(12,10)\)。畫面中有兩面牆(牆厚度可忽略不計),一面牆由點\(A(10,5)\)水平延伸到點\(B(15,5)\),另一面牆由點\(C(0,6)\)水平延伸到點\(D(9,6)\),如右圖之示意圖。若玩家在點\(Q\)可直線射擊點\(P\)的目標物,不會被兩面牆阻擋。下列哪一個選項有可能是點\(Q\)的坐標?(1) \((6,3)\);(2) \((7,3)\);(3) \((8,5)\);(4) \((9,1)\);(5) \((9,2)\)

答案

1. 分別求出直線\(AP\)、\(BP\)、\(CP\)、\(DP\)的方程。
- 直線\(AP\)的斜率\(k_{AP}=\frac{10 - 5}{12 - 10}=\frac{5}{2}\),方程為\(y - 5=\frac{5}{2}(x - 10)\),即\(y=\frac{5}{2}x - 20\)。
- 直線\(BP\)的斜率\(k_{BP}=\frac{10 - 5}{12 - 15}=-\frac{5}{3}\),方程為\(y - 5=-\frac{5}{3}(x - 15)\),即\(y=-\frac{5}{3}x + 30\)。
- 直線\(CP\)的斜率\(k_{CP}=\frac{10 - 6}{12 - 0}=\frac{1}{3}\),方程為\(y - 6=\frac{1}{3}(x - 0)\),即\(y=\frac{1}{3}x + 6\)。
- 直線\(DP\)的斜率\(k_{DP}=\frac{10 - 6}{12 - 9}=\frac{4}{3}\),方程為\(y - 6=\frac{4}{3}(x - 9)\),即\(y=\frac{4}{3}x - 6\)。
2. 將各選項代入判斷,只有\((7,3)\)不在兩面牆所在直線與目標物\(P\)連線的阻擋區域內。答案:(2)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數學B試題-04

已知坐標平 面上有一向量\(\vec{v}=(-2,3)\)及兩點\(A\)、\(B\),且點\(A\)的\(x\)坐標和\(y\)坐標、點\(B\)的\(x\)坐標和\(y\)坐標都落在區間\([0,1]\)內 ,試問\(\vert\overrightarrow{AB}\cdot\vec{v}\vert\)的最大值為下列哪一個選項?(1) \(\sqrt{13}\);(2) \(2\sqrt{13}\);(3) \(3\);(4) \(5\);(5) \(\sqrt{13}+2\)

答案

1. 設\(A(x_1,y_1)\),\(B(x_2,y_2)\),\(0\leq x_1,y_1,x_2,y_2\leq1\),則\(\overrightarrow{AB}=(x_2 - x_1,y_2 - y_1)\)。
2. \(\overrightarrow{AB}\cdot\vec{v}=-2(x_2 - x_1)+3(y_2 - y_1)=-2x_2 + 2x_1 + 3y_2 - 3y_1\)。
3. 求\(\vert\overrightarrow{AB}\cdot\vec{v}\vert\)的最大值,\(\vert\overrightarrow{AB}\cdot\vec{v}\vert=\vert-2x_2 + 2x_1 + 3y_2 - 3y_1\vert\leq\vert-2x_2\vert+\vert2x_1\vert+\vert3y_2\vert+\vert-3y_1\vert\)。
- 因為\(0\leq x_1,x_2,y_1,y_2\leq1\),所以\(\vert\overrightarrow{AB}\cdot\vec{v}\vert\leq2 + 2 + 3 + 3 = 5\)。答案:(4)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數學B試題-05

設二次函數\(f(x)=x^{2}+bx + c\),其中\(b\),\(c\)為實數 。已知\(f(x – 2)=f(-x – 2)\)對任意實數\(x\)均成立,且當\(-3\leq x\leq1\)時,\(f(x)\)的最大值會是最小值的4倍,則\(f(x)\)的最小值是下列哪一個選項?(1) \(0\);(2) \(1\);(3) \(3\);(4) \(4\);(5) \(6\)

答案

1. 由\(f(x - 2)=f(-x - 2)\)可知二次函數\(f(x)\)的對稱軸為\(x=-2\),即\(-\frac{b}{2}=-2\),解得\(b = 4\)。
2. 所以\(f(x)=x^{2}+4x + c=(x + 2)^{2}+c - 4\),在\(-3\leq x\leq1\)上,\(f(x)\)在\(x=-2\)取得最小值\(c - 4\),在\(x = 1\)取得最大值\(1 + 4 + c = 5 + c\)。
3. 已知最大值是最小值的\(4\)倍,即\(5 + c = 4(c - 4)\),解得\(c = 7\)。所以最小值\(c - 4 = 3\)。答案:(3)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數學B試題-06

聖誕樹燈飾相似三角形題”,”某大樓居民在大樓外牆展示聖誕樹造型燈飾,如圖所示,從五樓外牆某處\( P \)向四樓地板的兩端\( A,B \)拉小燈泡形成等腰三角形\( PAB \),其中\( PA=PB \);向三樓地板的兩端\( C,D \)拉小燈泡形成等腰三角形\( PCD \);向二樓地板的兩端\( E,F \)拉小燈泡形成等腰三角形\( PEF \)。假設每層樓等高且樓地板長度相等,若五樓地板在三角形\( PAB \)內部所截出的線段長度為樓地板長度的\( \frac{1}{3} \),則五樓地板在三角形\( PEF \)內部所截出的線段長度是樓地板長度的幾分之幾?(燈飾粗細可忽略不計)
(1) \( \frac{1}{7} \)
(2) \( \frac{1}{6} \)
(3) \( \frac{1}{5} \)
(4) \( \frac{1}{9} \)
(5) \( \frac{1}{4} \)

答案

(1)考慮點P到五樓地板的高度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數學B試題-07

有一城市分為東、西兩區。兩區各有一個氣溫偵測站,該城市當天的最高溫 (單 位:攝氏度) 是取這兩區當天氣溫的最大值來記錄。下表顯示東、西兩區某月(共30天)每日最高溫分布的情形。

溫度\(t\) \(18\leq t\lt24\) \(24\leq t\lt30\) \(30\leq t\lt36\) \(36\leq t\)
東區(天數) 0 11 14 5
西區(天數) 3 12 15 0

根據上表,該城市當月每日最高溫分布的情形如下表。

溫度\(t\) \(18\leq t\lt24\) \(24\leq t\lt30\) \(30\leq t\lt36\) \(36\leq t\)
天數 \(A\) \(B\) \(C\) \(D\)

試選出有可能為數組\((A,B,C,D)\)的選項。(1) \((0,15,15,0)\);(2) \((3,12,15,5)\);(3) \((0,9,16,5)\);(4) \((3,7,15,5)\);(5) \((0,12,13,5)\)

答案

(3)由最高溫度36,介於30-36考慮下來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數學B試題-08

已知正實數數列\(a\),\(b\),\(c\),\(d\),\(e\)為等比數列,且\(a\lt b\lt c\lt d\lt e\),試選出下列為等比數列的選項。(1) \(a\),\(-b\),\(c\),\(-d\),\(e\);(2) \(e\),\(d\),\(c\),\(b\),\(a\);(3) \(\log a\),\(\log b\),\(\log c\),\(\log d\),\(\log e\);(4) \(3^a\),\(3^b\),\(3^c\),\(3^d\),\(3^e\);(5) \(abc\),\(bcd\),\(cde\)

答案

1. 設原等比數列公比為\(q\),\(q\gt1\)。
- (1):是等比數列。
- (2):\(\frac{d}{e}=\frac{1}{q}\),\(\frac{c}{d}=\frac{1}{q}\),\(\frac{b}{c}=\frac{1}{q}\),\(\frac{a}{b}=\frac{1}{q}\),是等比數列。
- (3):\(\log b-\log a=\log\frac{b}{a}\),\(\log c-\log b=\log\frac{c}{b}\),若\(\log\frac{b}{a}=\log\frac{c}{b}\),則\(\frac{b}{a}=\frac{c}{b}\),原數列是等比數列,所以\(\log a\),\(\log b\),\(\log c\),\(\log d\),\(\log e\)是等差數列,不是等比數列。
- (4):\(\frac{3^b}{3^a}=3^{b - a}\),\(\frac{3^c}{3^b}=3^{c - b}\),\(b - a\neq c - b\),不是等比數列。
- (5):\(\frac{bcd}{abc}=\frac{d}{a}=q^3\),\(\frac{cde}{bcd}=\frac{e}{b}=q^3\),是等比數列。答案:(1)(2)(5)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數學B試題-09

已知多項式\(f(x)\)除以\(x^{2}+5x + 1\)後,所得出的商式為\(x^{3}+7x^{2}+x + 3\),試選出下列可能為\(f(x)\)的選項。(1) \(2(x^{3}+7x^{2}+x + 3)(x^{2}+5x + 1)\);(2) \((x^{3}+7x^{2}+x + 3)(x^{2}+5x + 1)-x\);(3) \((x^{3}+7x^{2}+x + 3)(x^{2}+5x + 1)+x^{2}\);(4) \((x^{3}+7x^{2}+x + 4)(x^{2}+5x + 1)-x\);(5) \((x^{3}+7x^{2}+x + 4)(x^{2}+5x + 1)-x^{2}\)

答案

我們已知:

\[
f(x) = (x^2 + 5x + 1)(x^3 + 7x^2 + x + 3) + r(x),
\]
其中 \( r(x) \) 是餘式,且 \(\deg r(x) < 2\)。 所以 \( r(x) = ax + b \),其中 \( a, b \) 是常數。 --- **檢查選項:** (1) \( 2(x^3 + 7x^2 + x + 3)(x^2 + 5x + 1) \) 這相當於 \( f(x) = 2Q(x)D(x) \),商式是 \( 2Q(x) \),不是 \( Q(x) \),不符合題目給的商式。 ❌ --- (2) \( (x^3 + 7x^2 + x + 3)(x^2 + 5x + 1) - x \) 這相當於 \( f(x) = Q(x)D(x) - x \),商式 \( Q(x) \),餘式 \( -x \),符合條件。 ✅ --- (3) \( (x^3 + 7x^2 + x + 3)(x^2 + 5x + 1) + x^2 \) 餘式 \( x^2 \),但 \(\deg x^2 = 2\),不滿足餘式次數 < 2,所以商式會改變。 ❌ --- (4) \( (x^3 + 7x^2 + x + 4)(x^2 + 5x + 1) - x \) 設 \( Q_1(x) = x^3 + 7x^2 + x + 4 \),比題目給的商式 \( Q(x) \) 多 1(常數項差 1)。 \[ f(x) = Q_1(x)D(x) - x = [Q(x) + 1]D(x) - x = Q(x)D(x) + D(x) - x. \] 這相當於商式 \( Q(x) \),餘式 \( D(x) - x = (x^2 + 5x + 1) - x = x^2 + 4x + 1 \),次數 2,不行。 ❌ --- (5) \( (x^3 + 7x^2 + x + 4)(x^2 + 5x + 1) - x^2 \) \[ f(x) = [Q(x) + 1]D(x) - x^2 = Q(x)D(x) + D(x) - x^2 = Q(x)D(x) + (x^2 + 5x + 1 - x^2) = Q(x)D(x) + (5x + 1). \] 餘式 \( 5x + 1 \),次數 1,商式 \( Q(x) \),符合條件。 ✅ --- 所以正確選項是 **(2)** 和 **(5)**。 --- **答案:** \(\boxed{2,5}\)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數學B試題-10

有兩個光點在一條長度為120公分的直線形軌道上移動,碰到端點就反向繼續移動。一開始兩點分別在軌道的兩端相向而動,光點\(A\)、光點\(B\)的移動速率分別為每秒5公分及每秒10公分。 試選出正確的選項。(1) 兩個光點第一次相遇的位置,與其中一個端點的距離為40公分;(2) 光點\(A\)的位置呈週期現象,週期為24秒;(3) 當光點\(A\)回到\(A\)的出發點時,光點\(B\)也在\(B\)的出發點;(4) 兩個光點第二次相遇在其中一個端點上;(5) 兩個光點在軌道上共有3個不同的相遇位置

答案

我們先整理已知條件:

- 軌道長 \( L = 120 \) 公分
- A 從左端(位置 0)出發向右,速率 \( v_A = 5 \) cm/s
- B 從右端(位置 120)出發向左,速率 \( v_B = 10 \) cm/s
- 碰到端點就反向(彈性碰撞,速度反向)

---

## 1. 第一次相遇

初始相距 \( 120 \),相對速度 \( 5 + 10 = 15 \) cm/s
第一次相遇時間 \( t_1 = \frac{120}{15} = 8 \) 秒

A 移動 \( 5 \times 8 = 40 \) cm,從位置 0 到 40
B 移動 \( 10 \times 8 = 80 \) cm,從位置 120 到 40

所以第一次相遇在位置 40。

**(1)** 說「與其中一個端點的距離為 40 公分」
從左端 0 到 40 是 40 cm,從右端 120 到 40 是 80 cm,所以「與其中一個端點」的距離是 40 cm 沒錯。 ✅

---

## 2. A 的週期

A 從 0 到 120 需 \( \frac{120}{5} = 24 \) 秒,再從 120 回到 0 需 24 秒,所以回到原位置且速度方向相同(向右)的週期是 \( 48 \) 秒。
但題目 (2) 說「位置呈週期現象,週期為 24 秒」:
位置函數(不考慮方向)在反彈後會對稱,但從 0 到 120 再回到 0 的「位置圖」是三角波,半週期 24 秒回到原點但速度反向,全週期 48 秒才完全重複(位置與速度方向都相同)。
如果只考慮位置(不考慮速度方向),週期是 24 秒嗎?
檢查:
A 在 t=0 位置 0,t=24 位置 120,t=48 位置 0,所以位置函數 \( x_A(t) \) 滿足 \( x_A(t+24) = L - x_A(t) \),不是 \( x_A(t+24) = x_A(t) \),所以位置本身週期不是 24,而是 48。
因此 (2) ❌

---

## 3. A 回到出發點時 B 是否也在出發點

A 回到出發點(位置 0)的時間:
從 0 到 120 需 24 秒(在右端),再回到 0 需 48 秒(在左端),所以回到出發點的時間是 48 秒的整數倍: \( t = 48k \) 秒。

B 的運動:從 120 向左到 0 需 \( \frac{120}{10} = 12 \) 秒,再從 0 向右到 120 需 12 秒,所以 B 回到出發點(位置 120)的時間是 \( t = 24m \) 秒(因為每 24 秒回到右端一次)。

A 回到出發點的時間:48, 96, ...
B 回到出發點的時間:24, 48, 72, 96, ...
在 48 秒時,A 在 0(出發點),B 在 120(出發點)嗎?
檢查 B:
0–12 秒:B 從 120 到 0
12–24 秒:B 從 0 到 120(t=24 在 120)
24–36 秒:B 從 120 到 0
36–48 秒:B 從 0 到 120(t=48 在 120) ✅
所以 t=48 時兩者都在出發點。

**(3)** 說「當光點 A 回到 A 的出發點時,光點 B 也在 B 的出發點」
我們只驗證了 t=48 秒成立,但題目意思是「每次 A 回到出發點時,B 也在出發點」?
A 回到出發點時間:48k
B 回到出發點時間:24m
48k 必是 24 的倍數,所以 B 在端點,但不一定在「B 的出發點(120)」?
B 的出發點是 120,B 在端點有兩個:0 和 120。
B 在 t=24m 時在 120,在 t=12+24m 時在 0。
48k 是偶數個 24,所以 m 是偶數? 48k/24 = 2k 是偶數,所以 B 在 120。
所以確實每當 A 在 0 時,B 在 120。

因此 (3) ✅

---

## 4. 第二次相遇在端點?

第一次相遇在 t=8,位置 40。
之後兩者交換速度嗎?不,是實際的物體,不是交換速度的質點,所以各自繼續運動(但反向)。
第一次相遇後:
A 在 40 向右 5,B 在 40 向左 10。
B 先到左端 0:從 40 到 0 需 4 秒(B 向左 10 cm/s),此時 t=12。
A 從 40 向右走 4 秒到 60。
B 在 0 反彈向右 10,A 在 60 向右 5。

從 t=12 起:
A 在 60 向右 5,B 在 0 向右 10,B 追 A? 相對速度 5,距離 60,需 12 秒,在 t=24 時追上。
位置:B 從 0 向右 10×12=120,到 120(右端),A 從 60 向右 5×12=60,到 120。
所以第二次相遇在 t=24,位置 120(右端)。

**(4)** 說「第二次相遇在其中一個端點上」✅

---

## 5. 共有 3 個不同的相遇位置

第一次:位置 40
第二次:位置 120
第三次相遇:
第二次相遇在 t=24 位置 120 時,A 本來向右到右端 120,B 向左? 不對,檢查 t=24 時:
A 在 120 正要反彈向左 5,B 在 120 正要反彈向左? 不對,B 在 t=24 時從右端 120 反彈向左 10,所以兩者都在 120 反彈向左,但速度不同(A 向左 5,B 向左 10)。
所以第三次相遇:
t=24 後,B 速度 10 向左,A 速度 5 向左,B 在前面? 不對,位置相同,B 更快向左,所以 B 會在前面,那怎麼相遇?
其實它們在端點相遇後,B 較快向左,A 較慢向左,所以 B 在前面,不可能再相遇,除非 B 到左端反彈向右再追上 A。

我們改用相對運動分析:
在坐標系中,把反彈展開成直線運動(鏡像法):
A 的展開位置函數:\( X_A(t) = 5t \)(模 240 的三角波轉成直線 5t 再折回)
B 的展開位置函數:\( X_B(t) = 120 - 10t \)(模 240 的三角波)
相遇時 \( 5t \equiv 120 - 10t \pmod{240} \)
即 \( 15t \equiv 120 \pmod{240} \)
\( 15t = 120 + 240k \)
\( t = 8 + 16k \)

k=0: t=8(位置 40)
k=1: t=24(位置 120)
k=2: t=40(位置 40)
k=3: t=56(位置 120)
… 交替在 40 和 120 相遇。

所以只有 2 個不同相遇位置:40 和 120。

**(5)** 說「共有 3 個不同的相遇位置」❌

---

**正確選項:** (1)(3)(4)

---

**答案:** \(\boxed{1,3,4}\)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