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學測社會
113學測社會試題_15
113學測社會試題_17
某同學小論文探究臺灣某茶鄉的產業發展,採集到具有地方特色的閩南語「相褒歌」:「透早(清晨)出門上茶山,冷風吹來會畏寒(感到寒冷)。親像(好比)孤鳥揣(找)無伴,怎樣放我會孤單。」當地種茶事業的發達與1860年代「臺灣開港」有密切關係,1860至1960年代也是「相褒歌」最流行的期間。該小論文研究區域最可能位於下列何地?
(A)新北市石碇區烏塗窟
(B)新竹縣北埔鄉六份壢
(C)南投縣竹山鎮杉林溪
(D)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
113學測社會試題_18
113學測社會試題_19
研究指出,某自然景觀帶廣布泥炭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該景觀帶具有終年潮濕積水的環境;而該景觀帶著進行大規模開採礦物、石油,或持續焚林種植油棕樹等作物時,將可能導致泥炭地乾涸,甚至消失,促使泥炭繼續分解,釋放大量二氧化碳至大氣中。為防患未然,研究者對位於該景觀帶的國家進行分析,最可能歸納出這些國家大多具有下列哪項社會經濟發展特色?
(A)居民組成以穆斯林為主,但受歐美干涉內政影響,國內宗教衝突頻仍
(B)政府以都市工作為誘因,吸引鄉村貧民移人,間接促使世界都市成形
(C)多探出口擴張經濟策略,但易受國際市場競爭影響,貿易額起伏量大
(D)受殖民地式經濟結構影響,國內生產毛額雖高,但國民所得往往偏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