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 社會111學測社會試卷01 某國媒體報導,該國原住民族罹患心理疾病比率、自殺率、平均壽命與全國之比較,如表1。該報導在未詳查原住民族生活困境的情形下,即宣稱這是因為原住民族不注重身心健康如偏好高脂肪、高度垃圾食物所致。類似此種缺乏同理與理解的報導,最可能引導社會大眾對原住民個人或民族形成何種更加不利的社會印象? (A)原住民個人常缺少改變傳統習慣的意願 (B)原住民個人缺少為自己健康負責的態度 (C)原住民族缺少傳統飲食文化的知識傳承 (D)原住民族缺少改變現代生活步調的策略 答案 報導將健康問題歸因個人行為而非社會結構因素,易形成原住民個人不為健康負責的負面印象。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試題內容 試題內容 答題卷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 加入最愛清單 加最愛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 社會111學測社會試卷02 圖1是某國政治宣傳的圖片,有學者指出:此圖呈現該國執政領袖、執政黨和人民主者的關係,可清楚看出民主國家運作與該國存有最根本的差異。請問下列何者應為該學者所指的最根本差異? (A)存在多黨競爭,難有全民效忠服從的政黨 (B)肯認多元認同,不易服從單一的政治領袖 (C)執政領袖和執政黨皆是國家管理人,而非效忠對象 (D)執政領袖和執政黨只是代表政府,人民應效忠政府 答案 民主國家統治者為人民公僕,非效忠對象;極權國家則要求人民效忠領袖與政黨。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試題內容 試題內容 答題卷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 加入最愛清單 加最愛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 社會111學測社會試卷03 小安研究某國財產制度,蒐集該國某年遺產繼承統計資料(表2)。她推論造成男女數據差異的成因,除與該傳統社會觀念有關外,與其民法繼承法律的規定亦有關聯。下列該國繼承制度所採取的原則,何者與表中數據所呈現之性別差異最為相關? (A)民法繼承法律在繼承權利方面採取性別平權的原則 (B)准許被繼承人在生前以遺囑自由處置一定範圍財產 (C)以特定親屬繼承為原則,並以配偶為當然的繼承人 (D)繼承人償還被繼承人的債務,以繼承所得遺產為限 答案 表中男性繼承比例明顯高於女性,反映繼承制度可能存在性別不平等,非單純平權原則。答案需進一步分析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試題內容 試題內容 答題卷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 加入最愛清單 加最愛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 社會111學測社會試卷04 表3是某市府對購買新型低汙染機車,以及報廢舊機車換購新型低汙染機車(汰舊換新)的補助。若這兩年新購置機車的數量與品質皆相同,僅有政府補助金額改變,則今年相較於去年,對消費者行為和空氣汙染的影響為何? (A)更多人願意汰舊換新,但去年的政策比較能改善空汙 (B)更多人願意汰舊換新,且今年的政策比較能改善空汙 (C)更多人願意新購機車,且今年的政策比較能改善空汙 (D)更多人願意新購機車,但去年的政策比較能改善空汙 答案 提高汰舊換新補助會鼓勵更多人淘汰舊車,直接減少高汙染車輛,更能改善空汙。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試題內容 試題內容 答題卷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 加入最愛清單 加最愛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 社會111學測社會試卷05 某校歷史課程進行「歷史考察」學習時,要求同學事先蒐集族譜、臺灣總督府旅券(護照)、同鄉會名簿等史料,並進入內政部網站閱讀人口和戶口調查資料。該「歷史考察」的主題最可能是:(A)人群的移動與交流(B)國家的建立與形塑(C)文化的類型與變遷(D)宗教的起源與傳播 答案 族譜、旅券、同鄉會名簿、戶口資料均與人口移動相關,反映人群遷徙與交流歷史。答案為(A)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試題內容 試題內容 答題卷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 加入最愛清單 加最愛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 社會111學測社會試卷06 一位學者提到:過去歷史研究的主體,往往偏重於統治者的歷史,比較忽略人民的歷史,其實,人民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主體。下列哪個主題最接近這位學者主張的研究方向?(A)鄭氏王朝在臺的屯田政策(B)清代臺灣職官制度的演變(C)清代臺灣沿海的王爺信仰(D)日本在臺殖民體制的建立 答案 王爺信仰屬民間宗教活動,反映常民生活與文化,符合"人民的歷史"研究取向。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試題內容 試題內容 答題卷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 加入最愛清單 加最愛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 社會111學測社會試卷07 二十世紀初期,某人嚴厲抨擊貨幣的使用:「誰還需要該死的貨幣?生活意味著食物、衣服、房子與休息,沒有貨幣這種金屬與碎紙片,我們依然可以快樂生活。貨幣將會失去意義,政府應以實物取代貨幣,作為工作所得」。此人的論述反映下列哪個主義的觀點?(A)重商主義(B)自由主義(C)共產主義(D)法西斯主義 答案 主張廢除貨幣、以實物分配,符合共產主義對貨幣制度的批判觀點。答案為(C)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試題內容 試題內容 答題卷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 加入最愛清單 加最愛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 社會111學測社會試卷08 中國傳統政治制度歷經漢、唐的演變而大備,日、韓等國立國較晚,其各種制度參酌中國者甚多,也有徒取其形式而忽略其精神的。例如:有某個制度在中國具有公平與促進社會流動的意義,在東亞的日本、朝鮮卻成為保障特定對象的工具。這個制度最可能是:(A)戶籍(B)律令(C)賦役(D)科學 答案 科舉制度在中國促進社會流動,在日本、朝鮮則成為保障貴族世襲的工具。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試題內容 試題內容 答題卷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 加入最愛清單 加最愛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 社會111學測社會試卷09 十五至十六世紀間,某王國曾興建一座大型的宮殿,此建築物分為三部分:正殿為國王舉行各種典禮和議政的場所;北殿專為接待中國的冊封使之用;南殿則自十七世紀初期開始,用來接待日本薩摩藩官員。該宮殿最可能位於:(A)朝鮮(B)暹羅(C)安南(D)琉球 答案 琉球王國同時接受中國冊封與日本薩摩藩控制,建築反映雙重從屬地位。答案為(D)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試題內容 試題內容 答題卷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 加入最愛清單 加最愛
Posted in 111學測社會 社會111學測社會試卷10 某校歷史課進行「歐洲與非、美兩洲的交流」探究學習時,以一幅歐洲十七世紀流傳的蔗糖生產過程圖(圖2),說明當時蔗糖逐漸取代蜂蜜,成為歐洲人最重要的甜味來源。圖中糖廠最可能在何地區? (A)北非的阿爾及利亞 (B)中美洲西印度群島 (C)北美洲的紐芬蘭島 (D)中部非洲剛果盆地 答案 十七世紀蔗糖生產主要集中在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的種植園。答案為(B)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試題內容 試題內容 答題卷 選擇題答案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 加入最愛清單 加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