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1

61-63為題組
◎ 某國的礦業一直是其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其政局長期紛擾不斷;1990 年,該國一位政治人物在演說中呼籲:「我國的未來只能是一個在不分膚色的基礎上,通過民主選舉而產生的機構來決定,也就是建立一個民主、不分膚色和統一的國家,白人壟斷政權的狀況必須結束。」該政治人物的理想逐漸成為事實,但國內經濟發展同時出現遲緩現象,直到21 世紀初才逐漸復甦。請問:
61. 該政治人物演說的內容,與下列哪一項權利保障的主張最吻合?
(A)民主國家應該保障多元族群的文化差異
(B)保障少數族群權益才能提升政府合法性
(C)保障多元族群的平等才能促進國家整合
(D)民主國家應該保障少數族群的自決權利

答案

主張不分膚色的民主選舉,強調族群平等與國家整合,反映後種族隔離時期南非追求族群和解與民主轉型的訴求。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2

61-63為題組
62. 該政治人物最可能是:
(A)歐巴馬(Barack Obama)
(B)曼德拉(Nelson Rolihlahla Mandela)
(C)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D)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答案

曼德拉領導南非反種族隔離運動,1990年獲釋後推動民主改革,1994年當選首任黑人總統,實現不分膚色民主。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3

61-63為題組
63. 該國最可能是下列哪個區域性國際組織的成員國?
(A)非洲聯盟(AU)
(B)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
(C)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
(D)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

答案

南非為非洲重要國家,是非洲聯盟(AU)創始成員國,礦業發達,經歷種族隔離到民主轉型的獨特歷史過程。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4

64-66為題組
◎ 圖 10 畫作的主題經常出現於某一時期的西歐與南歐,這類畫作的內容除貴族人物外,也常包括:地球儀、天體儀、四分儀、兩腳規、星盤等。圖 11 是根據地理位置把歐洲劃分為四區的地圖;表 3 是 2015 年四區的人類發展程度指數(HDI)。請問:
64. 根據畫作的內容,下列哪項推論最為合理?
(A)這是十三世紀的情況,說明時人熱衷航行前往耶路撒冷朝聖
(B)這是十六世紀的情況,說明航海已成為貴族交際的重要話題
(C)這是十八世紀的情況,說明巴黎沙龍聚會以天文星象為主題
(D)這是十九世紀的情況,說明工業革命後資本主義發展的盛況

答案

16世紀大航海時代,航海儀器成為貴族沙龍時尚話題,反映地理大發現對歐洲社會文化的深遠影響與知識傳播。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5

64-66為題組
65. 現代讀者在詮釋此畫作時,下列哪一概念最適合用來解釋該畫作代表的象徵意義?
(A)文化位階
(B)性別傾向
(C)文化涵化
(D)世界公民

答案

畫作展現歐洲中心視角下的世界探索,反映文化位階觀念,將航海發現視為文明進步的象徵,具殖民論述色彩。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7

67-69為題組
◎ 唐宋時期,隨著南海貿易的興盛,外國船隻停靠的貿易港也逐漸從廣州向北延伸到福建和長江流域。繼廣州之後,泉州、明州(今寧波)也發展成大商港。外國商船將香料、珊瑚、瑪瑙、寶石、象牙、藥材等商品輸往中國,並購買大量中國產品運回。請問:
67. 唐宋時期從南海來華貿易的外國商人,以下列何者為數最多?
(A)印度人
(B)馬來人
(C)義大利人
(D)阿拉伯人

答案

唐宋時期阿拉伯商人主導印度洋貿易,通過海上絲路大量來華,在廣州、泉州等地形成聚居區,推動東西貿易。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69

67-69為題組
69. 引文所述唐宋時期的貿易現象,最適合以下列哪一現代國際貿易特徵來詮釋?
(A)新通商港口的建立可降低交易成本
(B)貿易主要由商品的實用價值而發生
(C)海外貿易興盛可帶動國內產業升級
(D)國際貿易可帶動金融業的蓬勃發展

答案

貿易港口增加形成網絡,減少運輸與交易成本,促進貿易規模擴大,符合現代國際貿易中降低交易成本的經濟原理。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7學測社會試題-70

70-72為題組
◎ 近幾年,許多非洲難民湧入歐洲,國際移民組織(OIM)統計,2016 年湧入歐洲難民有364,000 人,其中約有半數從北非地區橫渡地中海偷渡入境,又以來自奈及利亞(占21.0%)、厄利垂亞(占11.7%)、幾內亞(占7.2%)和象牙海岸(占6.7%)四國者為數最多。大量難民湧入歐洲後,常面臨找不到工作、長期失業以及居住環境條件不佳的生活困境。面對此現象,歐洲某國政府官員對外發表言論,主張該國應停止收容非洲難民,否則將影響歐洲生活水準與歐洲文化。該言論一出,引發眾多輿論強烈的批評。請問:
70. 該國官員的言論招致眾多輿論批評,這些批評主要是針對:
(A)該官員反對主流文化
(B)該官員主張我族中心
(C)該官員反對全球在地化
(D)該官員支持經濟全球化

答案

反對收容難民並強調保護歐洲文化,反映我族中心主義與排外心態,違反多元文化價值,因而受到輿論批評。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