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1

假定有許多勞工團體對於《勞動基準法》的部分修正條文不滿,認為其損害勞工權益,進而發起公投要求廢除新修訂的相關條文;有某勞工團體主張,新法涉及60多萬的外籍移工福祉,他們也應有參與公投的權利,不應被排除在外。該團體認為,任何勞基法的規定都是不分國籍直接衝擊所有的勞動者,雖然目前法律還不允許外籍人士參加公投,但可藉此項呼籲行動讓政府、社會大眾看見移工的意見,而且歐盟各國已有先例,允許非國籍人士擁有部分參政權。下列哪項說法最能詮釋上述勞工團體的主張?
(A)各國應該不分國籍族群,讓人們享有相同的參政權以發展全球公民意識
(B)我國政府對重要國際人權公約內容已經進行國內法制化,應當積極落實
(C)公民投票具有直接民主和主權在民的實踐意義,全體住民皆有參與權利
(D)權益受到新政策制訂影響的人們,均應能夠享有參與制訂該政策的權利

答案

勞工團體主張權益受政策影響者應有參與權,符合民主參與原則。答案為(D)權益受到新政策制訂影響的人們,均應能夠享有參與制訂該政策的權利。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2

有學生正在觀賞司法院的宣導短劇。劇中角色甲說:「庭上,本次我方所以代表國家起訴被告,是因為被告違反了刑事法律。」劇中角色乙立刻表示反對意見:「抗議!並沒有明確的證據足以證明我的當事人有罪。」假定角色不更換,學生繼續觀看下去將有可能會看到下面哪一個場景?
(A)角色甲出現在行政法院中,負責審理行政法院之案件
(B)角色甲在普通法院擔任國家委託民事訴訟案件代理人
(C)角色乙接受法律扶助基金會委託,代理民事訴訟案件
(D)角色乙在偵查庭中,指揮警察調查被告有無犯下罪刑

答案

角色甲為檢察官,角色乙為辯護人,屬刑事訴訟程序。答案為(D)角色乙在偵查庭中,指揮警察調查被告有無犯下罪刑。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3

我國《民法》對於子女姓氏應從父姓或母姓的規定,歷經數次修正,由原先「子女應從父姓」,改成可以由父母書面約定子女姓氏。但目前依據內政部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子女仍以從父姓為主。下列哪一個論點最能用來說明此一現象?
(A)法律未強制子女從父姓,係因社會習慣與法律具有一致性
(B)因習慣法的效力優先於法律規定,故此現象合乎法律要求
(C)社會大多數人重視家庭倫理,認為家庭是社會規範的基礎
(D)社會傳統風俗習慣形塑了人們的行為,其影響比法律更強

答案

傳統習俗對行為影響深遠,即使法律修改仍多從父姓。答案為(D)社會傳統風俗習慣形塑了人們的行為,其影響比法律更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4

有關我國《民法》對結婚雙方的法定權利義務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雙方同居時出生之小孩,結婚後自動視為婚生子女
(B)依據法定夫妻財產制,夫妻全部財產皆為夫妻共有
(C)婚姻期間出生之小孩為婚生子女,不可改變其身分
(D)夫妻雙方取得對方遺產繼承權,離婚後也有繼承權

答案

婚生子女身分原則上不可改變,但可透過否認之訴推翻。答案為(C)婚姻期間出生之小孩為婚生子女,不可改變其身分。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5

在國外曾出現有宗教信徒因為違反宗教戒律,雖沒有違反明確法律規定,但仍被法院判處刑罰的案例。在我國,法院並不能因為信徒單純違反宗教戒律的行為而判其有罪,這是因為我國法院受到下列哪一項原則的拘束?
(A)刑法謙抑
(B)罪刑法定
(C)程序正義
(D)宗教自由

答案

罪刑法定原則要求行為須法律明定為犯罪方可處罰。答案為(B)罪刑法定。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6

甲、乙、丙三國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啟動的雙邊貿易協定如下:甲國先與乙國協商腳踏車關稅稅率為4%,後與丙國重新協商腳踏車關稅稅率為3%;於同一時間,乙國對丙國的腳踏車關稅降為2%,丙國對乙國的腳踏車關稅調整為5%。最後,甲國對於乙、丙兩國所訂定的腳踏車進口關稅稅率應為多少,方能符合WTO的關稅規範?
(A)2%
(B)3%
(C)4%
(D)5%

答案

WTO最惠國待遇原則要求對所有會員國適用相同關稅。答案為(B)3%。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7

表1為小華對於某市場外部效果分析的作業,其中左半部的供給、需求價量關係未考慮外部效果,右半部的供給、需求價量關係考慮外部效果。根據表1資料判斷,有關此市場的外部效果,以下敘述何者正確?

價格 需求量 供給量 價格 需求量 供給量
10 30 160 10 50 160
9 40 140 9 60 140
8 50 120 8 70 120
7 60 100 7 80 100
6 70 80 6 90 80
5 80 60 5 100 60

(A)存在此外部性時,市場均衡產量過高
(B)存在此外部性時,市場均衡價格過低
(C)在該市場中生產者成本低於社會成本
(D)政府可透過課稅將市場的外部性消除

答案

考慮外部效果後需求增加,表示存在正外部性,市場均衡產量過低。答案需根據表格數據判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8

因為含糖飲料有增加民眾罹患肥胖、糖尿病及蛀牙的可能性,某國政府計畫對含糖飲料課徵「糖稅」,稅率隨飲料中含糖量增加而提高。此政策的手段與以下哪一個租稅政策最類似?
(A)對年收入愈高的人徵收愈高的所得稅
(B)對持有兩年內的豪宅交易課徵交易稅
(C)排氣量愈高的汽車課徵愈高的燃料稅
(D)對於酒精濃度高的烈酒課徵較高關稅

答案

隨含糖量提高稅率屬矯正稅,類似排氣量越高燃料稅越高。答案為(C)排氣量愈高的汽車課徵愈高的燃料稅。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09

9-11為題組
某小說背景為日治後期的臺灣南部山區,主角是受過較高教育、曾在都市生活的農場地主之子劉致平。他剛從都市回到農場工作時,覺得自己是以一個外鄉人和外行人的身分,跳進工人群中。他原本認為「和這一階層的人相處是無聊、枯燥而無益的。」但日子久了,他開始能用欣賞與理解的態度和工人相處。小說也描述農場的年輕男女工人常在山上一邊揮汗工作,一邊賣力對唱「山歌」同樂,歌詞隨性而機智,表達彼此間的愛慕或好感,劉致平認為「沒有什麼比山歌更能使你的情人感到魅力的了。」他後來和農場女工劉淑華相戀,卻發現二人的輩份與地位都不同,更觸犯當時「同姓不能結婚」的禁忌。有一天他領悟到:這山區的人都同屬劉氏宗親,成員間有種神聖的血緣紐帶不能逾越。他的生活世界是被組織嚴密的社會網絡牢牢籠罩著。最後他和劉淑華二人被迫遠走他鄉,去尋找屬於他們自己的新生活。請問:
若從自我與生活風格的關聯來看,下列何者最能詮釋劉致平與山區工人相處後的改變?
(A)個人的文化品味較容易受到主流文化和生活風格的影響
(B)封閉的農村社會組織,易造成自我和生活風格的侷限性
(C)個人生命歷程對生活風格與身分意識的形成具有影響力
(D)城鄉生活風格與教育程度差距,加深了彼此身分的區隔

答案

劉致平經歷改變對工人態度,顯示生命經歷影響生活風格與認同。答案為(C)個人生命歷程對生活風格與身分意識的形成具有影響力。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0

9-11為題組
依據題文資訊,下列敘述何者最能說明「唱山歌」的文化意涵?
(A)青年男女藉唱歌表達對自主情愛關係的嚮往
(B)山歌風格標示出山區工人非主流的文化位階
(C)工人藉由唱山歌以形塑勞動階層的群體文化
(D)唱山歌是山區青年男女成年的社會通過儀式

答案

山歌作為勞動階層表達情感與群體認同的方式。答案為(C)工人藉由唱山歌以形塑勞動階層的群體文化。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