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1

9-11為題組
如果從「社會規範」的角度出發,下列敘述何者最適合用來解釋劉致平的「領悟」及其被迫遠走他鄉的情節?
(A)階層界線太明確,妨礙地主與勞工之間發展出平等互惠的關係
(B)傳統社會中的財產繼承,使得子女無法依自己的興趣選擇職業
(C)血緣宗親力量若成為重大的人際壓力,將會限制個人自由發展
(D)家庭為整體幸福並傳遞文化價值觀,常要求子女犧牲個人利益

答案

同姓不婚的宗親規範限制個人婚姻自由。答案為(C)血緣宗親力量若成為重大的人際壓力,將會限制個人自由發展。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2

12-14為題組
某財經專業雜誌,刊出下列新聞:

輕鬆減肥 生技藥廠營收突破可期【本刊記者陳大平專訪】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都以外食為主。衛福部發布我國成年人體重過重比例逐年增加,鼓勵民眾多運動維持適當體重。美鮮麗公司過去三年投入五千萬美金,專門為外食族研發成功一款健康纖維添加劑,實驗證明可有效抑制飲食過量,目前正在申請歐盟食品健康管理機構的販售許可。公司高層表示,一旦審查通過預計將增加公司盈餘三成。〔投資定有風險,以上報導不代表本雜誌投資建議〕

新聞發布後,市場投資人對該公司股票加價購買的意願增高,股票價格因而上漲。該公司大股東某甲趁機將手上低價擁有的股票以高市價賣出而獲利。事後衛生機構發現所謂添加劑只是一般消化酵素,並非生技研發新成果,且歐盟也無該公司申請販售許可的紀錄。消息一出,股票價格大跌,導致當時以高價買進的投資人蒙受巨大損失。檢調單位因此展開調查是否有詐欺與操縱股價的犯罪行為。另一方面有受害人認為,要防止媒體刊登不正確或疏於查證的消息而導致閱聽人權益受損,政府應制定專法,對失職的媒體以及相關記者,課以刑事責任。請問:
上述受害人主張立專法管制,與下列何種政府作為最類似?
(A)規定停車場增設親子停車位
(B)免除投資人證券交易所得稅
(C)將運動中心授權給民間經營
(D)以保證價格將綠能發電購回

答案

主張立法課以刑事責任屬政府管制行為。答案為(A)規定停車場增設親子停車位。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4

12-14為題組
對於不瞭解企業經營實情,且資訊不對稱的廣大讀者而言,如何判斷上述報導可能不實且應予存疑?
(A)標題過於聳動而且與內容無關聯
(B)引用政府資訊影響投資人的判斷
(C)文末出現「投資定有風險」警語
(D)報導所提到的利多消息來源不明

答案

報導利多消息但來源不明確應予存疑。答案為(D)報導所提到的利多消息來源不明。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5

美國於1954年9月聯合英國、澳洲、法國、紐西蘭、巴基斯坦、泰國和菲律賓組成「東南亞公約組織」,其組織的目標與內容都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類似,總部設於曼谷。美國原本希望我國也加入,但因各種原因而未果。美國補救的方式是:
(A)另與我簽訂共同防禦條約
(B)支持我成為聯合國會員國
(C)要求各國遵守聯合國憲章
(D)支持我國加入東南亞國協

答案

1954年東南亞公約組織成立後,美國與中華民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答案為(A)另與我簽訂共同防禦條約。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6

表2為臺灣自民國55年到60年某項資料。這項資料最可能是:

年代(民國) %
55年 58.95
56年 62.29
57年 74.66
58年 76.04
59年 79.81
60年 81.39

(A)農業生產占全國生產總值的比例
(B)農村地區電力照明設備的普及率
(C)美援麵粉成為國民主食的普及率
(D)小學畢業生進入初(國)中的比例

答案

1960年代臺灣推行九年國教,國中升學率大幅提升。答案為(D)小學畢業生進入初(國)中的比例。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7

學者認為:國家失道,將敗之際,上天會先降下災害,以為警惕。如果人君無法領受天降災異的教訓,把政治導正,那麼天就有權力來奪取君王的權位。如果君王行為得當,五行運轉便正常。他因此主張:「天道」運行變化,主要是為了建立「人道」。這位學者最可能是:
(A)主張民貴君輕的孟子
(B)主張天人感應的董仲舒
(C)主張格物致知的朱熹
(D)主張知行合一的王陽明

答案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學說,主張天象與人事相應。答案為(B)主張天人感應的董仲舒。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8

1871年,西洋人在上海敷設了電報線;1877年,丁日昌在臺灣架設了電報設備,成為中國第一條自行架設的電報線。1879年,李鴻章也在天津與大沽及北塘之間架設電報設備。當時架設電報設備的主要動機是:
(A)西洋商社在中國投資,希望中國提供電信設備
(B)中國報業為求現代化,希望引進電報通信設施
(C)清朝官員認為電報設施有助於國防,因此架設
(D)朝廷認為電報為國家現代化象徵,故極力支持

答案

自強運動期間引進西方科技以強化國防,電報用於軍事通信。答案為(C)清朝官員認為電報設施有助於國防,因此架設。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19

許多關切教育的地方人士指出:國家建設百廢待舉,傳統知識已不敷使用,需借重歐美先進國家的政治經驗、學術思想與科學技藝等專門知識,才能提升國家建設的效率。國家先前雖曾多次派選學生出洋念書,但人數不足。為便於學習歐美先進國家的專門知識,建設家鄉,我們也應廣派學子出國留學。呼籲主事者籌設「留學歐美預備學校」,招收學子,先在國內學習歐、美語文,以便將來出國學習。該文章反映哪種時代背景?
(A)簽訂《南京條約》後,政府需培養對外交涉人才
(B)民國初年,擴大學校教育,也培育各種專門人才
(C)八年抗戰期間,同盟國資金援助,學生可赴歐美
(D)韓戰爆發以後,美援開始,故派遣學生赴美學習

答案

民國初年新文化運動時期,重視學習西方知識,設立留學預備學校。答案為(B)民國初年,擴大學校教育,也培育各種專門人才。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8學測社會試題-20

1862年,德川幕府派官員到上海考察,隨行一位藩士寫下《遊清五錄》,描述當時上海的情形:「歐羅巴諸邦商船軍艦數千艘停泊江上,桅檣林立,填滿津口;陸上則有諸邦商館,粉壁千尺,殆如城郭,其雄大壯偉,筆紙難以表述。」另一方面他也觀察到:「中國人到處被外國人牽制著。……與其說上海是中國人的土地,還不如說是英法兩國的殖民地。……雖然說我們是日本人,但對於這樣的局面也應該關心留意。因為這不僅是中國之事。」他指出中國受侵略的根源是國策失誤:「當權者只知守舊……沒有製造軍艦大砲在戰區裡抵禦敵人,才造成如此衰敗的結果。」這位日本人寫此書的目的最可能是:
(A)日本已是先進國家,自認為是高級文化代表,故多批評
(B)日本也相當落後,看到中國情況,希望能避免重蹈覆轍
(C)日本自以為遠較中國富強,希望也能效法列強瓜分中國
(D)日本自知無法抵抗列強,主張閉關自守,拒列強於境外

答案

幕末日本見中國遭列強侵略,引以為戒推動明治維新。答案為(B)日本也相當落後,看到中國情況,希望能避免重蹈覆轍。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