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學測社會
109學測社會試題-12
12-13為題組
某國政府頒布新法令,以為了防杜假新聞擾亂社會秩序為理由,規定凡於媒體散布不實訊息者,將由行政主管機關逕行審訊截罰。此規定引發大量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撤回此侵害人權法案。雖經警察強力鎮壓,民眾未散,甚至逐漸形成團體,持續組織動員,規劃不同抗爭行動以呼籲民眾捍衛人權、推翻該法案。該國某些媒體在報導此事件時,不斷強調「大規模抗議行動,已癱瘓該國經濟,行動引發的混亂,更造成龐大社會成本,令人憂心不已」。
從媒體識讀角度,檢視題文中所述之媒體報導內容與方向,下列詮釋何者最適當?
(A)媒體報導未能善盡查證責任,僅一味隨著輿論起舞
(B)報導內容嘩眾取寵,僅追求收視率但忽略社會責任
(C)新聞編製者持特定立場,導致新聞僅傳遞部分訊息
(D)媒體能對社會事件進行批判分析,有效實現公共性
109學測社會試題-13
109學測社會試題-14
14-15為題組
2013年時,英國女王依據英國法律授權,宣布特赦現代電腦科學先驅者艾倫‧圖林(Alan Turing)。圖林在二次大戰時因為成功破解納粹的密碼,對當時的盟方有極大貢獻。但是他後來卻因為被警察發現有同性戀行為,而依英國刑法法律定罪。在該法條被廢止前,估計有4萬9千名男同性戀被判有罪。圖林後來接受化學去勢,以避免坐牢,他的工作也被剝奪。小風和小雲二人對此事有以下的討論:
小風:我不太能認同的是為何要以刑法處置同性戀?為何兩名男子間的愛情行為,與他人無涉,會受到國家的處罰?他們有傷害到其他人嗎?
小雲:我不太能認同的地方在於,為何面對過去的不正義,但是結果卻只有圖林一人獲得特赦?
小風對於刑罰的觀點,最接近下列哪一個法律意見的觀點?
(A)刑法應以維護社會傳統習俗接受的情感道德為規範目的
(B)喝酒為個人嗜好,但酒駕影響交通安全,應該加以處罰
(C)刑事處罰應對特定犯罪採取有效遏止的手段,不應濫刑
(D)應以刑罰禁止個人攝食太多甜食,以避免個人健康受損
109學測社會試題-15
109學測社會試題-16
16-17為題組
某甲與某乙用兩人共同的零用錢100元在本國網路書店購買了一本全新的小說。某甲與某乙口頭約定,由某甲先看該本小說。某甲看完後,因為認為該小說內容無聊,某乙應該也不喜歡看,因此將該小說以80元的價格賣給二手書店,並且以換購的方式貼了40元購買另一本由本國出版社新發行的漫畫。
關於這本小說涉及的購買和處分行為,下列敘述何者符合我國民法的規定?
(A)因為某甲與某乙的口頭約定沒有書面契約,所以雙方的契約並未成立
(B)某乙對於某甲無法主張債權請求權,但可主張某甲違反誠實信用原則
(C)某甲既然違背約定,就不再是該書的所有人,沒有轉賣這本書的權利
(D)某甲未經某乙同意即逕自賣出該本書,已經侵犯某乙對該書的所有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