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1

50-51為題組
表4是甲、乙、丙、丁四個美洲國家的基本資料。依據表中資料判斷,上文所稱發生全球化現象的國家,其發展程度最可能與下列哪個國家相同?

資料(年度) 國家 都市化程度(2019) 死亡率(2018) 二級產業產值占總GDP比(2017) HDI指數(2018)
95.4% 9.4% 24.1% 0.808
92.0% 7.5% 28.1% 0.830
82.5% 8.2% 19.1% 0.920
72.7% 5.8% 27.7% 0.667

(A)甲
(B)乙
(C)丙
(D)丁

[單選題]
答案

已開發國家HDI高,服務業為主。答案為(C)丙。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2

52-53為題組
據報載,根據紐西蘭科學家的研究,牛羊等家畜打嗝或放屁所釋放的甲烷會造成全球暖化問題。為減緩甲烷排放量,該國科學家積極研發可以抑制家畜打嗝且對家畜無害的藥物或食物。請問:
下列示意圖包括游牧業、酪農業、放牧業、混合農業等四種生產方式。針對文中提到牲畜排放甲烷的問題,若僅考慮單位面積的經營集約程度,下列何者帶來的暖化效應可能最大?

[單選題]
答案

集約化畜牧業單位面積牲畜密度高,甲烷排放量大。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3

52-53為題組
假若畜牧業者可以免費的方式取得該藥,並且成功地讓國內所有家畜解決打嗝的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家畜服用新藥對於畜牧業生產面的廠商成本線與社會成本線將造成何種影響?
(A)廠商成本線上移,接近社會成本線
(B)廠商成本線下移,接近社會成本線
(C)社會成本線下移,接近廠商成本線
(D)社會成本線上移,接近廠商成本線

[單選題]
答案

減少甲烷排放降低社會成本,使社會成本線下移接近廠商成本線。答案為(C)社會成本線下移,接近廠商成本線。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4

54-55為題組
出生在南投的詩人陳千武,在二次大戰期間曾以「志願兵」的身分參與戰事;這段經歷成為他創作〈信鴿〉一詩的靈感。此詩的最後一段寫道:
我回到了,祖國
我才想起
我底死,我忘記帶了回來
埋設在南洋島嶼的那唯一的我底死啊
我想總有一天
一定會像信鴿那樣
帶回一些南方的消息飛來
根據上述內容,請問:
陳千武在參與戰爭時,最可能遭遇過下列哪種經歷?
(A)持續橫越高山相間的縱谷,勇渡河水,無懼奔流入海的長河
(B)無畏不斷吹襲而來的黃沙,頂風前行,不管是綠洲還是蜃樓
(C)緊盯草原深處的覓食獅群,匍匐前進,緊握槍枝並眼觀四方
(D)穿越一片茂密的熱帶雨林,披荊斬棘,開闢出一條林間小徑

[單選題]
答案

臺籍日本兵多派往南洋熱帶雨林戰場。答案為(D)穿越一片茂密的熱帶雨林,披荊斬棘,開闢出一條林間小徑。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5

54-55為題組
關於當時臺籍「志願兵」的討論,下列何者正確?
(A)在志願兵實施以前,臺灣人即有服兵役的義務
(B)志願兵是皇民化運動中,戰爭動員的一種方式
(C)志願兵沒有條件限制,只要願意為國犧牲即可
(D)考量地緣及民族因素,志願兵大多被派往華北

[單選題]
答案

志願兵為皇民化政策一環,動員臺灣人參與戰爭。答案為(B)志願兵是皇民化運動中,戰爭動員的一種方式。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6

56-57為題組
某一時期起,商人從外地運來棉花,農家女子在家將棉花紡成棉紗,再織成棉布。農民家庭男耕女織的運作模式日漸明顯,而商人定期收集棉布,運往城鎮染色、整平,即可上市販售。請問:
題文中這種生產形態,最可能出現於何時?
(A)戰國時期,男耕女織成為編戶齊民的主要生產形態
(B)魏晉時期,以布帛為貨幣,故紡織成為重要的產業
(C)宋代,為追求北方邊境和平,需不斷提供遠夏布帛
(D)明代,商業發達,產銷棉布為主的專業化市鎮興起

[單選題]
答案

明代江南出現棉紡織專業市鎮,形成農村家庭手工業。答案為(D)明代,商業發達,產銷棉布為主的專業化市鎮興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8

58-59為題組
某一時期,一艘駛向中國的外國船隻在冬天航行時,遇上暴風,漂流至中國東南沿海某地,船中乘客獲救,送往官府途中,險被民眾毆殺。這位乘客懂漢字,在與中國官員筆談後,得知該地長期以來受到外國海盜侵擾,村民誤認他是海盜,所以群情激憤。這個區域除了經常有外國海盜騷擾外,且因環境條件不佳,謀生不易,導致人口常住海外移出。請問:
題文中的這位乘客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日本派到長安的遣唐使者
(B)元代到泉州的阿拉伯商人
(C)明代到中國遊歷的朝鮮士人
(D)清初到北京考試的越南士人

[單選題]
答案

明代倭寇猖獗,朝鮮使節懂漢字可能被誤認為倭寇。答案為(C)明代到中國遊歷的朝鮮士人。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59

58-59為題組
當地人口常住海外移出,最可能與其具有下列哪項環境特色有關?
(A)位處缺水區,環境負載力不足
(B)山多平原少,農業生產力較低
(C)多峽灣海岸,外來船隻易停泊
(D)針葉林廣布,造船材料較豐富

[單選題]
答案

東南沿海多山少平原,農業條件差促使海外移民。答案為(B)山多平原少,農業生產力較低。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09學測社會試題-60

60-61為題組
地圖幫助人們以空間的方式來理解世界中的事物、概念、情況、過程或事件。圖13為一幅繪製於某時期的世界地圖,蘊含著當時人對世界的觀察與理解。圖面正中間的區域,一直是東西文化交流頻繁之地,在現代也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2018年甲處水域的鄰近各國召開會議並簽署公約,以確保各國的政治、經濟利益。請問:
根據圖13中出現的陸塊及其形狀、大小、方位等,推論這幅世界地圖最可能繪製於何時?
(A)八世紀,阿拉伯帝國從北非進入伊比利半島後
(B)十一世紀,羅馬天主教廷發動十字軍運動之時
(C)十六世紀,哥倫布最後一次探訪美洲新大陸後
(D)十九世紀,歐洲的列強協議瓜分非洲大陸之時

[單選題]
答案

地圖陸塊形狀反映大航海時代後的地理認知。答案為(C)十六世紀,哥倫布最後一次探訪美洲新大陸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