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3 為題組 ◎ 根據學者研究,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日本 的進出口生意,於 1633 年後再度開張, 並 在 1638-1639 年達到高峰,成為日本 最主要貿易夥伴之一。圖 3 為東印度公 司與日本貿易興盛時期,販售所有商品 及生絲的毛利潤(銷售收入-購買成 本),其中生絲資料表示東印度公司賣 生絲給日本所賺的錢。請問:
比較圖 3 中 1633 和 1638 年生絲毛利潤的變動,假設此期間其他條件不變且東印度公司對日本國內生絲的供給不變,針對此期間日本國內生絲市場供需的推論,下列何者最合理?
(A)因價格提高,市場呈現供不應求
(B)因價格提高,促使日本減少進口
(C)因需求增加幅度大於供給增加,市場價格提高
(D)因需求減少幅度大於供給減少,市場價格提高
112學測社會
112學測社會試卷_23
22-23為題組
◎ 根據學者研究,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日本的進出口生意,於1633年後再度開張,並在1638-1639年達到高峰,成為日本最主要貿易夥伴之一。圖3為東印度公司與日本貿易興盛時期,販售所有商品及生絲的毛利潤(銷售收入-購買成本),其中生絲資料表示東印度公司賣生絲給日本所賺的錢。請問:
某生在估計1638年日本的GDP時,疏忽了題文與圖3的相關貿易資料,經提醒納入後重新計算得到較高的GDP估計值。該生補上的必須是下列哪項資料才能得到這個結果?
(A)東印度公司該年度對日貿易的總收益高於總成本
(B)東印度公司該年度對日貿易的總金額高於上年度
(C)東印度公司販售商品給日本的金額低於向日本買入的金額
(D)東印度公司賣生絲給日本的金額高於買入其他商品的金額
112學測社會試卷_24
24-26為題組
◎ 民國109年間,我國中央政府開放進口美國含有萊克多巴胺(萊劑)的豬肉。為管制萊劑殘留標準,中央先修訂食安法,再依照新條文公告「動物用藥殘留標準」,另規定含有豬肉及豬可食部位的原料,須標示原產地,讓國人選購時清楚產地來源。針對開放萊豬的政策,部分地方政府採取因應措施,例如:某市在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自治條例規定,豬肉及其相關產製品不得檢出萊劑;經檢出者,依其含量處以不同罰鍰,並得按次處罰。但行政院於同年底,函告該市政府上述自治條例相關內容無效。請問:
題文中,中央必須「先修訂食安法、再公告殘留標準」背後的法理考量,與下列何種情況的法理考量最為相似?
(A)憲法規定命令如違反國會所制定的法律則無效
(B)課徵人民稅捐涉及憲法上財產權應由法律規範
(C)子女從父姓或母姓在民法規定由父母自行約定
(D)少年犯罪應優先適用少年事件處理法而非刑法
112學測社會試卷_25
112學測社會試卷_27
27-29為題組
◎ 某國政府擬推動全民換發數位身分證計畫,整合戶口、醫療、租稅等資訊,提供人民更便捷的政府服務。認同此計畫的支持者期望藉此實現「數位國家」願景;但有公民團體質疑政府缺乏審慎規劃,擔憂該政策將導致人民喪失個人資訊的控制力,主張必須先制定特別法律,明訂授權範圍、加密機制、跨部門讀取資訊的條件與監督機制。因爭議擴大,該國政府最後放棄換發計畫。某高中生瀏覽相關爭議的網路留言後,心生疑惑:「先前民間團體利用政府資訊製作疫苗數位地圖,協助民眾查找疫苗施打場所,廣受社會稱許,為何數位身分證卻飽受質疑?」請問:
對於該國數位身分證計畫引發的爭議,某公民團體發表聲明指出:國家的 ,因此政策制訂過程應該更審慎。依據題文資訊,下列何者最適合填入該聲明的空格內?
(A)資訊服務涉及特別的跨部會合作機制
(B)職責在於提供人民更便捷的政府服務
(C)願景實現攸關能否讓人民產生認同感
(D)權力行使範圍及其影響既廣泛且深遠
112學測社會試卷_28
27-29為題組
針對該高中生的疑惑,從資訊利用行為與個人權利的角度來看,下列何種見解最為合理?
(A)疫苗地圖增強人民行動自由,數位身分證增強人民知的權利,應予相同評價
(B)疫苗地圖增強人民知的權利,數位身分證削弱人民的隱私權,應予不同評價
(C)疫苗地圖削弱人民的隱私權,數位身分證增強人民人身自由,應予不同評價
(D)疫苗地圖削弱人民人身自由,數位身分證削弱人民行動自由,應予相同評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