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1

我國「紀念日及節日實施辦法」規定,臺灣原住民族各族的歲時祭儀日期,依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公告,定為法定民俗節日,各該族原住民應予放假。從公民權利與社群資源分配的角度思考,該立法用意與下列何者最為相近?
(A)民法規定父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要從父姓或母姓
(B)國家語言發展法將臺灣手語納入國家語言的範圍
(C)國籍法解除限制新住民歸化未滿十年不得參選公職之規定
(D)廣播電視法規定無我國國籍者不得為股東或擔任董監事職務

答案

B。兩者均為保障少數族群文化權利與認同的立法措施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2

某甲未婚無子女,僅有一兄長,父母過世後,仍繼續與兄嫂及姪兒姪女共5人同住。其兄過世後,甲善待嫂嫂,視姪兒姪女如己出,長年承擔其生活費用。如甲亦不幸身故,且生前未曾遺囑,依我國民法規定,下列何者會是甲之遺產的繼承情形?
(A)無法定繼承人且無遺囑故遺產歸國有
(B)由其血親卑親屬姪兒與姪女共同繼承
(C)因其兄已逝故由姪兒與姪女代位繼承
(D)其嫂及姪兒姪女應繼分各為三分之一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3

小宜在書上讀到一段資料:「十七世紀以後,咖啡風行歐洲,帶動咖啡消費風氣,使之成為大眾化飲料,歐洲各國其後也開始在殖民地大量種植咖啡。」依據此段歷史敘述,小宜推斷當時的咖啡市場價格應該會下跌。依市場分析,其推論之依據應為下列何者?
(A)咖啡已經成為大眾化飲品,消費市場便容易發生短缺
(B)咖啡消費需求增加,但殖民地大量種植供給增加更大
(C)歐洲各國在殖民地種植咖啡後,同步刺激了消費成長
(D)政府預期咖啡價格將有大波動,採取了價格管制政策

答案

B。供給增加幅度大於需求增加幅度,導致價格下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4

十七世紀荷蘭人來臺後,西班牙官員的報告提到:「荷蘭與日本帶給我們極大的損失,如去年荷蘭人擄獲一艘我國船隻,船上載著大量銀兩。……我建議在臺灣的另一個港口取得據點,便可將荷蘭人逐出他們的現居地。如果國王能在那裡建一商館,將使我們的根據地回復舊時榮光。」報告中「另一個港口」和「根據地」分別是指:
(A)打狗、澳門
(B)基隆、馬尼拉
(C)安平、麻六甲
(D)淡水、巴達維亞

答案

B。西班牙在北台灣建立基隆據點,與荷蘭競爭,根據地為馬尼拉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5

在歷史課程中,某生找到一份有關南宋繁華城市的資料:城中的民家緊鄰壕溝,甚至跨溝造屋而居,人們多將垃圾、穢物等丟棄溝中,不僅處處汙穢潮濕,偏街窄巷的氣味更讓人掩鼻難耐。根據上述資料分析,下列哪個推論最合理?
(A)政府忙於抗金,無力管理居民
(B)癢癲盛行,導致城市惡臭潮濕
(C)坊市瓦解,無力維修城郭街道
(D)城市人口密集,公共衛生欠佳

答案

D。描述顯示城市人口密集導致公共衛生問題惡化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6

美國前國防部長檢討越戰失利,指出:「美國錯以為當地人會為自由民主而戰,我們以為好的,對越南人而言,未必一定是好的,這反映我們對當地歷史、文化、政治的無知。我們又不肯承認現代軍事科技在面對北越陣營士氣高昂時,仍有力不從心之處。」他認為美國的錯誤最主要是:
(A)美國出兵越南不符合國家利益
(B)美國軍事科技的能力有侷限性
(C)越南因信奉共產主義而反民主
(D)忽略越南人民的民族獨立意志

答案

D。美國忽略越南民族獨立意志,過度自信軍事科技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7

某生進行探究學習時,根據明代《寧波府志》的資料,整理出1522至1542年間鄧縣等地的人口資料(表1)。比對史書記載,發現此時期該地區並無大的天災或戰亂,按理戶數和人口數應會增加,但實則不然。針對上述現象,以下哪個解釋最合理?

嘉靖1年(1522) 嘉靖11年(1532) 嘉靖21年(1542)
戶數 人口數 戶數 人口數 戶數 人口數
鄧縣 58,345 193,380 58,350 193,385 58,355 193,395
慈溪 21,000 37,525 19,300 32,501 18,732 27,455
定海 12,517 37,450 13,026 38,808 14,017 38,701
象山 3,802 17,812 3,802 17,812 3,802 17,812

(A)明代簡化賦役為按土地人丁徵銀,官員不再精算戶、口數
(B)當地官員為維持轄下治安,強制將新增加的人口遷移他處
(C)當地鄰近海口,大量人民搭乘海船前往遠東地區開墾荒地
(D)明代實施海禁,當地由於海盜猖獗,政府乃限制移民進入

答案

A。一條鞭法實施後,戶口統計重要性降低,數據失真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8

學者分析歐洲某一時期某地600名社會菁英的職業類別及其家庭背景,如圖1、圖2所示。這種情況最可能出現於下列何時、何地?
(A)西元前一世紀,亞歷山卓
(B)西元十一世紀,拜占庭
(C)西元十五世紀,義大利
(D)西元十九世紀,日耳曼

答案

C。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城市出現新興商業與專業菁英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09

為開發山林資源,日治前期延續清代臺灣山區的隘防政策,以防堵原住民。根據表2呈現的官隘與民隘人數變化,可說明日治前期隘防政策的哪種發展趨勢?

時間 隘勇人數
官隘 民隘 合計
1895 568 568
1897 159 437 596
1903 3,054 0 3,054

(A)官方僱用平埔族人防禦
(B)山區防禦漸由官方主導
(C)從武力鎮壓到安撫教化
(D)山區居民漸被官方撤離

答案

B。官隘人數大幅增加,民隘消失,顯示官方主導防務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0

1960年美國總統候選人尼克森表示:中國共產黨聲明,攻擊沿海小島只是拿下臺灣的前奏。一旦中共發動對臺灣的攻擊,美國將站在盟友這邊,如同對歐洲某個城市的支持一樣。他說的沿海小島和歐洲城市分別指:
(A)金門、柏林
(B)大陳、倫敦
(C)澎湖、巴黎
(D)馬祖、華沙

答案

A。金門為台海前線,柏林為冷戰對峙象徵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