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1

某本歷史教科書在最後一節「未來的世界」中有如下結論:「國民黨領導的國民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準繩,三民主義將取代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成為領導人類建立大同世界的普遍理念,中國對於這一目標的實現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最可能是何時、何地的教科書?
(A)1910年代初的北京
(B)1930年代初的上海
(C)1960年代末的南京
(D)1990年代末的香港

答案

B。1930年代國民黨推行黨化教育,強調三民主義優越性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2

日本某位天皇在位期間,曾將國有土地分授給人民,並規定不得買賣,死後必須歸還政府;同時,政府也向人民徵收穀物、布匹,以及要求貢納各鄉土的特產。上述措施,最可能受到中國哪個制度的影響?
(A)三國戶調制
(B)西晉占田制
(C)唐代租庸調法
(D)明代一條鞭法

答案

C。租庸調法與日本班田收授法相似,均為土地分配與稅收制度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3

亞洲某處沿海寺廟的建廟碑文寫道:「……崇祀聖母神像,我唐人所共建也。自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英吏斯臨,新聞是地,……謂可為商賈聚集之區。……數年之間,遂成一大都會。我唐人由內地帆海而來,經商茲上,惟賴聖母慈航。」從碑文判斷,此寺廟最可能的地點是:
(A)新加坡
(B)雅加達
(C)馬尼拉
(D)長崎

答案

A。新加坡1819年開埠,華人建立天福宮等媽祖廟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4

日本大阪西北方的「寶塚市」,為知名觀光旅遊勝地。遊客可在祭町的寶塚大劇場觀賞東西方歷史劇表演,在湯本町的寶塚温泉泡湯,參訪市郊紫雲山以祈求安產、護佑嬰兒聞名的佛寺中山寺,參觀武庫川町的手塚治虫漫畫紀念館。上述哪個地方的景點,最能說明東亞文化圈的擴散現象?
(A)祭町
(B)湯本町
(C)紫雲山
(D)武庫川町

答案

C。佛教從中國傳入日本,中山寺反映東亞佛教文化圈影響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5

北宋末年有詩云:「泉州人稠山谷潑,雖欲就耕無地辟,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該詩最可能說明當時泉州具有下列哪種社經發展特色?
(A)生產技術革新,促使沿岸漁業產量提升,居民財富得以增加
(B)土地贍養力低,人們多前往臺灣從事墾殖,在異鄉建立聚落
(C)產業升級快速,從事手工業以增加附加價值,提高人均收入
(D)人口壓力過重,居民透過對外貿易創造利潤,彌補家鄉生計

答案

D。詩文顯示泉州地狹人稠,居民轉向海外貿易謀生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6

在COVID-19疫情期間,社會上開始出現網購蔬菜箱的風潮。在地小農將自身生產的多樣蔬果放入蔬菜箱透過宅配到消費者手上,帶來更多的利潤。然而此情況卻可能阻礙下列哪種農業發展現象?
(A)精緻農業
(B)產銷履歷
(C)智慧農業
(D)農業專業化

答案

D。小農多樣化生產模式不利大規模專業化發展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7

某同學小論文探究臺灣某茶鄉的產業發展,採集到具有地方特色的閩南語「相褒歌」:「透早(清晨)出門上茶山,冷風吹來會畏寒(感到寒冷)。親像(好比)孤鳥揣(找)無伴,怎樣放我會孤單。」當地種茶事業的發達與1860年代「臺灣開港」有密切關係,1860至1960年代也是「相褒歌」最流行的期間。該小論文研究區域最可能位於下列何地?
(A)新北市石碇區烏塗窟
(B)新竹縣北埔鄉六份壢
(C)南投縣竹山鎮杉林溪
(D)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

答案

A。石碇為文山包種茶產區,相褒歌為當地特色茶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8

臺灣部分村落常在四周外緣設置東、西、南、北、中等五營的小廟,以彰顯守護的村落範圍,並象徵能避開災禍侵擾。照片1為某村落五營中的兩座小廟,其對聯呈現該村落常面臨的自然災害;若自然災害與自然環境有關,而地名可顯示當地自然環境特徵,這兩座小廟最可能位於下列哪組地名所在村落的外緣?
(A)大潭、後堀仔
(B)炭頂、馬頭山
(C)東澳、烏石鼻
(D)大坪頂、松柏崙

答案

A。大潭、後堀仔等地名顯示低窪水域特徵,易有水患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19

研究指出,某自然景觀帶廣布泥炭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該景觀帶具有終年潮濕積水的環境;而該景觀帶著進行大規模開採礦物、石油,或持續焚林種植油棕樹等作物時,將可能導致泥炭地乾涸,甚至消失,促使泥炭繼續分解,釋放大量二氧化碳至大氣中。為防患未然,研究者對位於該景觀帶的國家進行分析,最可能歸納出這些國家大多具有下列哪項社會經濟發展特色?
(A)居民組成以穆斯林為主,但受歐美干涉內政影響,國內宗教衝突頻仍
(B)政府以都市工作為誘因,吸引鄉村貧民移人,間接促使世界都市成形
(C)多探出口擴張經濟策略,但易受國際市場競爭影響,貿易額起伏量大
(D)受殖民地式經濟結構影響,國內生產毛額雖高,但國民所得往往偏低

答案

D。熱帶國家多受殖民經濟影響,GDP高但國民所得分配不均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3學測社會試題_20

地球上有袋類動物起源於北美洲,目前主要分布在澳洲,另外南美洲亦有少數分布,其棲地廣闊。關於澳洲有袋類物種遷移路線之一,學界有不同觀點,有的主張:早期地球有兩塊大陸,其中之一為岡瓦納大陸,有袋類在該大陸內部遷移,等到該大陸分裂成現今的數個大洲後,由於澳洲地理位置的特性,才使它成為絕大多數有袋類分布區。至於在亞洲、非洲發現的有袋類化石,則與歐洲的物種關係較為密切,與澳洲有袋類化石關係較遠。圖3為岡瓦納大陸復原圖,圖中哪條物種遷移路線,最符合上述學界的觀點?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甲路線顯示有袋類從南美經南極遷至澳洲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