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學測社會
114學測社會試題_03
某國實施不在籍投票,讓無法返回戶籍地的選民,可透過網路投票。表1 是該國實施這項制度前、後的相關統計資料。依據表1,若不考慮該國其他情況,上述制度實施後,對於選民投票參與的影響,下列推論何者最合理?
| 比較項目 | 實施前 | 實施後 |
| 候選人總數 | 324人 | 400人 |
| 實際投票人數 | 1200萬 | 1400萬 |
| 選民總投票率 | 60% | 70% |
(A)不在籍投票明顯提升選務工作效率,使選民更願意參與投票
(B)科技進步增加選民投票的便利性,有助於選民表達政治意志
(C)不在籍投票有助於年輕世代參與選舉,使選民總投票率增加
(D)實際投票人數增加,顯示社會大眾對民主運作的滿意度提升
114學測社會試題_04
114學測社會試題_05
甲和乙兩人在溪邊戲水,乙不慎落水,甲會游泳但見溪流湍急未下水救援,後乙不幸溺斃。恰巧有路人在高處錄下影片上傳網路,引發輿論一片譴責,並要求檢察官起訴甲。也有部分網民主張修法,將此種行為入罪化。依刑法基本原則判斷,偵辦此案的檢察官最可能如何判定是否起訴?
(A)依從舊原則,僅能依現行法律辦理起訴事宜
(B)因犯行明確,可逕行起訴甲再啟動修法程序
(C)因犯行明確,故可以類推適用類似法院起訴
(D)依罪刑法定,須依據新修正的法律來起訴甲
114學測社會試題_07
114學測社會試題_08
114學測社會試題_10
一位史家認為:在啟蒙運動中,重要的思想家通常出身貴族,或者與貴族有密切聯繫,很少挑戰當時的政治與社會秩序。這位史家還發現在 1780 年代法國大革命前的暢銷書,多是一些八卦式的虛構文學,主題如「教宗的私生子」、「皇后的奢靡生活」等。這些作者透過撰寫捏造上流人士醜聞的小冊來養活自己並抒發心中的苦悶。從上文可知,史家認為這類暢銷書與法國大革命之間的關係最可能是:
(A)啟發人民以爭取民主自由
(B)打擊了王室與教會的權威
(C)敵國為顛覆法國故予支持
(D)為了賺錢以支持革命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