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1

某人想在交通幹道附近尋找開設飲料店的理想店址,他先利用地理資訊系統以交通幹道兩側 200 公尺內的特租店面為條件進行分析並選取。下列哪項進一步的查詢,最可能使用與上述相同的 GIS 分析功能?
(A)店面所在鄉鎮市的消費人口數
(B)店址所在的土地使用分區類別
(C)店家至周圍公園最短距離路線
(D)周圍特定距離內的飲料店數量

答案

D。兩者均使用"緩衝區分析"功能,以特定距離範圍進行空間查詢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2

「日治時期」為了支援製糖會社的發展,臺灣總督府協助會社興建「糖業鐵道」,以利農場運送甘蔗至糖廠,製糖後輸往海外。1990 年代開始,部分農場土地釋出,提供科學園區或相關產業使用;其他農場儘管仍維持農業使用,但轉為栽種毛豆等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外銷,部分糖業鐵道也轉型為觀光使用。」僅依題文資訊,上文最可能是下列哪個研究的摘要?
(A)糖業發展與國際貿易關係之研究
(B)糖業專業分工與產品標準化之研究
(C)經濟全球化與糖業地景變遷之研究
(D)知識經濟下糖業產業系統轉變之研究

答案

C。從殖民糖業到全球化下的產業轉型與地景變化,符合經濟全球化影響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3

1980 年以前,泰國透過減稅促使日本公司與當地企業合作組裝汽車;1990 年代後,曼谷北側許多汽車相關產業在此設廠,從零組件到整車都可以完成,因而吸引國際大廠至此投資,銷往東協各國的日系車輛大多由泰國生產。依據題文,1990 年代泰國汽車產業的發展特色,最適合用下列哪個概念解釋?
(A)進口替代
(B)工業慣性
(C)聚集經濟
(D)產品生命週期

答案

C。相關產業集中設廠產生聚集經濟效益,降低運輸與交易成本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4

照片 1 是猶加敦半島上被水淹沒的洞穴,洞穴之間彼此相連,發展出特殊的潛水活動(如照片 1 中央的潛水人)。該地景發育的作用力,與臺灣下列哪種地形的成因最相似?
(A)澎湖西嶼的柱狀節理地形
(B)屏東墾丁公園的溶蝕地形
(C)臺東長濱沿岸的海蝕地形
(D)東沙渦湖外圍的環礁地形

答案

B。猶加敦半島洞穴為石灰岩溶蝕地形,與墾丁珊瑚礁石灰岩溶蝕地形成因相同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5

某人想要了解美國休士頓都會區的都市發展歷程,因此蒐集 2000 年與 2013 年該都會區的人口資料,並繪製成不同年度都會區的人口分布統計圖(圖 2)。該圖最適合以下列哪個地理概念解釋?(A)都市化

(B)都市計畫
(C)都市成長
(D)都市機能

答案

C。都市成長包含人口總量增加與空間分布變化,符合圖表顯示的郊區人口增長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6

「循環經濟」強調資源能夠循環再利用,以減少廢棄物,例如將使用過的資源,重新導入新的產業系統,朝向永續經營。下述何種做法,最符合上述概念?
(A)將清理好的漁網尾龍紗再製成為環保購物袋
(B)尖峰時間實行汽車共乘來降低塞車與排險量
(C)企業群聚共享必要的基礎建設並強化產業鏈
(D)降低生活的消費與生產來源少對環境的傷害

答案

A。廢棄漁網再製為新產品,符合"廢棄物資源化"的循環經濟核心概念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7

全球各殖民地在獨立後,有些殖民地成為富國,有些卻深陷貧窮。對此,某書指出「北美、澳等地區,原為人口相對稀少且技術較落後,被殖民後,經濟快速成長。中南美洲人口相對密集,但被殖民後,到近代卻發展遲緩。」該書從體制、自然環境、人口密度與人口移動等角度,解釋上述殖民地獨立後呈現經濟發展不均的現象。下列何者最能解釋該書的說法?
(A)英國法制較注重個人財產權,有助繼承制度的北美與澳領人民勇於投資
(B)西、葡種植咖啡需大量資金,使得中南美洲的此類栽培業擁有較多企業
(C)黃熱病、瘧疾容易導致死亡,因而屬於熱帶氣候區的殖民地較缺乏勞力
(D)古文明地區環境負載力較低,促使地處於古文明的殖民地發展較為遲緩

答案

A。制度經濟學強調殖民者帶來的制度差異影響長期發展,英國重視財產權制度有利經濟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8

2024年,伊朗與俄羅斯長期支持的敘利亞政府垮台。而該國政府垮台的原因之一,實際上與許多國家暗中資助敘利亞境內的反政府勢力聯盟有關,沙烏地阿拉伯即是其中一員。沙國支持上述聯盟的原因,最可能與下列何者有關?
(A)敘利亞在底格里斯河上游興建水庫,將可能導致沙國水資源供應嚴重不足
(B)敘利亞在波斯灣發現豐富石油鹽藏,沙國對國際石油價格的掌控優勢降低
(C)沙國與什葉派的伊朗政權存在對立,不願伊朗介入敘利亞政治以擴大勢力
(D)沙國境內庫德族長期追求獨立建國,擔心分離主義導致王室政權遭受挑戰

答案

C。沙烏地阿拉伯為遜尼派領袖,與什葉派伊朗對抗,敘利亞為伊朗盟友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29

【題組29-30】朱一貴事件後,隔年(1722)某官員於《論國粵民人》的文告中提及:「以後不許再分黨羽,再尋仇釁,各釋前怨,共救新好。」1764 年《重修鳳山縣志》收錄這份文告時,不僅將篇名改為《國粵相似論》,內容也改成:「以後不許再分黨羽,再尋仇釁。清、泉、海豐(廣東惠州府)、三陽(廣東潮州府)之人經過客莊,客民經過洋、泉村落,宜各息前怨,共救新好。」請問:根據《論國粵民人》所述,族群衝突的起因應與下列何者有關?
(A)朱一貴事件係因為國粵城門而起,故事件後國粵族群關係緊張
(B)事件時粵籍移民協助官府鎮壓朱一貴,導致國粵族群關係緊張
(C)事件後官府屬行渡臺禁令,粵籍移民僅能偷渡來臺故多有衝突
(D)事件後官府劃設番界,卻無力約束外界不同族群私鑿者的衝突

答案

B。朱一貴事件中粵籍義民協助清軍鎮壓,導致閩粵族群對立加深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Posted in

114學測社會試題_30

【題組29-30】朱一貴事件後,隔年(1722)某官員於《論國粵民人》的文告中提及:「以後不許再分黨羽,再尋仇釁,各釋前怨,共救新好。」1764 年《重修鳳山縣志》收錄這份文告時,不僅將篇名改為《國粵相似論》,內容也改成:「以後不許再分黨羽,再尋仇釁。清、泉、海豐(廣東惠州府)、三陽(廣東潮州府)之人經過客莊,客民經過洋、泉村落,宜各息前怨,共救新好。」請問:《重修鳳山縣志》內容提及的「客民」,並未包括海豐、三陽,且將這兩個族群與洋、泉並列,由此判斷當時人最可能是以何種方式來區別族群?
(A)省籍區別
(B)來臺先後
(C)血緣宗族
(D)語言習俗

答案

D。客民指客家人,以語言習俗區別;海豐、三陽雖同屬廣東,但語言不同而被排除 報錯
ChatGPT    DeepSeek

我要來個錯題通知
Powered by